来源:杭州日报

昨天,我们报道了傍晚杭城遭遇大风大雨时,一位年轻女子在西湖边被蛀空柳树砸到的事情。

同一时间,在钱塘江对岸,一位“蜘蛛人”则面临着他这辈子最可怕的生死瞬间。狂风暴雨中,他因为在紧急下降撤离时绳索意外卡住,被困在大楼37层的窗外无法移动,真正是“风雨飘摇”!

在地面的同事,看到情况不对,赶紧给消防报了警。

“我同事现在被困37楼窗外,救救他......”

1

杭州突降暴雨高速(狂风暴雨时杭州一)(1)

7月25日17时16分,杭州高新消防救援站接到支队指挥中心调度称:滨江区信雅达国际2幢36层东北角外立面,有一名外墙清洁工人被困。初步了解,因为作业时遭遇天气突变,他在紧急下降撤离时绳索卡住,被困36层窗外,离地面近百米高空位置。

信雅达国际就位于滨江沿江的闻涛路附近。接到报警,以及消防员赶到现场这短短几分钟时间里,乌云压境,狂风大作,暴雨来袭只是时间问题。

17时23分,高新消防救援站3车18人到达现场。

建筑一共43层,被困男子所在位置是37层,从地面往上看,只能远远看到外立面上一个极小的身影。

杭州突降暴雨高速(狂风暴雨时杭州一)(2)

报警的是被困男子的同事。他告诉消防员,楼顶由于没有遮挡,风力要比地面更强,估计“六级大风”肯定有的,必须要赶紧把人救下来,不然太危险了!

被困的“蜘蛛人”保护措施其实已经做了。2根从楼顶43层下挂的绳子作为牵引保护,绳子末端在地面上做了锁死固定,防止甩动。

但这些保护措施在狂风面前似乎都不那么可靠,最怕的还是万一暴雨来袭,被困的蜘蛛人要是体力不支,后果不堪设想.....

2

救人要紧,高新站指挥员立刻下令有高空作业经验的班长及战斗员携带绳索,先坐电梯去36层距离“蜘蛛人”最近的窗口进行救援。

大家赶到楼上,又碰上一个大麻烦。虽然只和对方隔了一层玻璃,而且被困的小伙子状态还不错,但落地玻璃没法破拆,消防员也没法爬出去展开救援。

说话间,暴雨来了。一阵阵雨水打在“蜘蛛人”身上,他也有些急了。要命的是,他的手机很快被雨水打湿,开不了机,之前还和同事电话沟通,现在完全没法联系了。

好在,大楼物业人员给了一个建议,36楼,靠南侧有一个通风窗口,虽然空间不大,但至少可以尝试一下!于是大家隔着玻璃,用手势告诉“蜘蛛人”:“再下降一点!下方有窗口!”

“蜘蛛人”好在经验丰富,迅速明白意思,大家立刻再次转移到了楼下。

这个窗口,实际上是一个长方形,有些窄的通风窗口。

杭州突降暴雨高速(狂风暴雨时杭州一)(3)

消防员们打开窗,把绳索递给“蜘蛛人”,手伸出窗户,帮助“蜘蛛人”腰部进行安全固定,随后在风雨中,大家小心翼翼,让他上半身先拉回,再一点一点拽进屋子里,最终施救成功。

整个过程,非常危险,所有人都紧紧抓住“蜘蛛人”,生怕他一个松手,出现意外。

等整个人狼狈翻身进来,早已经浑身湿透的“蜘蛛人”一脸惊恐,缓了会儿后,才慢慢露出一点笑容,“得救了啊........”

3

他告诉消防员,自己从事高空作业十几年了,但这次是真的第一回碰上被困狂风暴雨中。“经验再丰富,碰上这个情况,也是大脑一片空白。”

雨最大的那会,他紧紧闭着眼睛,不敢面对脚下的百米高空,心中非常绝望,但看到消防员们出现在自己的窗前和自己说话时,“真的有了活下去的希望”,真的非常感谢救援人员。

今天上午,记者也联系上了当时给消防员报警的“蜘蛛人”同事,他也回忆了昨天傍晚的惊魂一刻。

刘先生(化名)说,他和当时在高空作业的同事属于一个团队,长期进行高层建筑的相关作业。昨天下午,他们是来到这栋大楼,进行外立面的灯光更换工作。

“一般来说,如果是正常天气,从楼顶开始一路下降作业,整个过程差不多需要持续40分钟时间。”刘先生讲,如果单纯从楼顶安全下降到地面,这个过程也需要20分钟。”

他还透露,当时就只有同事一个人在高空,他从业已经12年了,其实经验算是非常丰富。“大家都是轮流作业,这一次是你上楼,下一次就换我,其他人就在地面做好安全和警戒工作。”

可为什么当时被困的“蜘蛛人”会表示,这是头一次碰上这样的恶劣天气?

刘先生也很无奈。他解释说,一般作业前,大家都会仔细看好天气预报,每个人手机里一定都安装了天气提醒软件。如果接下来天气不好,是绝对不会作业的。

“我们昨天中午看天气预报,还显示是晴天,等到五点那会,突然APP就推送说,会有大风预警,我赶紧和他(蜘蛛人)打电话,说你赶紧下来!他那会还在楼顶,下来一半,风就大起来了,大风大雨实在太突然,我们没碰上过这种。”

所以当乌云大风迅速来袭,在地面的同事们都急到了嗓子眼,赶紧第一时间打119求救。等到消防赶到,他们把绳索在地面上再次固定,就跟着消防员上了楼。

当时消防员和刘先生一行人来到37楼,看了看玻璃,就知道很麻烦。落地窗比较特殊,很难从内部打碎,只能从外侧去破拆。哪怕后来36楼的户主为了救人,愿意让消防员进行玻璃拆除,可大家最后还是选择了另一种救援方法。

“我们怕这种天气,破拆的玻璃会随着大风砸向地面,我们不能造成二次伤害,所以还是选择把人从从狭窄空间试着拉回来。”

好在经过十几分钟的救援,人终于平安回到了室内。

刘先生跟记者说,当时被困的“蜘蛛人”同事万幸没有受伤,不过还是让他这几天休息休息。昨天在高空坚持了这么久时间,他因为怕被大风吹,双手紧紧抓住外立面的边缘,体能都耗尽了。也是让他好好休息,状态恢复好再说。再次谢谢消防员的救援。

通信员 王旭东 记者 李维和 视频 钟旭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