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2.5监测数据准不准

测量方法很重要

说到测量

手工重量法不得不提

它可是PM2.5监测的基准方法

带着采样器

到达监测点位

用采样器抽取空气

注意流量恒定

截留住PM2.5

就该给滤膜称重了

欧尼熊称体重(比头发还轻的这玩意儿)(1)

且慢,淡定

在采样过程中

不同采样点之间

甚至统一采样点不同时段

温度、湿度、震动都不尽相同

但是

只有同一个温湿度环境下

称重得出的数据才能保持一致性

所以滤膜回来后

也需要先“淡定”一下

统统呆在同样的环境下

平衡24小时

平衡条件则需要

温度保持在20℃±1℃左右

湿度保持在50% RH±5%RH左右

除了称重环境要求高

称重设施要求也不低

一片滤膜的重量很轻

只有145~150毫克

这只是滤膜的重量

颗粒物的增量就更少了

在0.1~11.5毫克之间

称这么轻的重量

所需的天平量级怎么也得

百万分之一吧

精度称量可达到1微克

1毫克是什么概念呢

大约就是1根10厘米长头发的重量

欧尼熊称体重(比头发还轻的这玩意儿)(2)

要从各个因素控制称量误差

高要求的实验室——称重中心

2015年6月筹建的

专门测量大气颗粒物

想走进称重中心

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呢

试想称重中

你随便挥一挥衣袖

可能滤膜上就多了几百毫克

所以

在进入称重中心最外围空间时

必须更换专用的鞋子

以减少对室内环境的影响

接下来

步入更衣室更换工作服

在智能风淋室开启风淋设备

通过急速风吹

进一步减少衣物携带的颗粒物

别说

还真有点进ICU病房的赶脚

可见数据科学准确有多重要

进入实验室

映入你眼帘的是

欧尼熊称体重(比头发还轻的这玩意儿)(3)

这是一台称重系统

承载了320片滤膜

可以进行编码、读码、称重

为了确保每片滤膜的唯一性

虽然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

可从320片滤膜中

找出哪个是你采集的

还是有点难度的

万一搞错了呢

所以每个滤膜都要办张身份证

14位编码

就想身份证包括省市出生年月日一样

滤膜身份证包括

站点编号、采样信息、年份月份等

为了尽量精确

每片滤膜要称重两次

每次误差需要保持小于0.04毫克

每片测量时间大概需要5分钟

再加上滤膜最初“休息”的24小时

也就是说

完成320片滤膜的测量

就需要3~4天的时间

欧尼熊称体重(比头发还轻的这玩意儿)(4)

不用担心不合格的称重

天平中会放置一块标准滤膜

相当于质控

很早称好了

如果测量结果显示变化很大

说明其中有污染

这时就会及时处理了

相比手动测量

自动监测就快多了

每五分钟出一个数值

常见的连续自动监测

就是一根长长的管子

一头连接监测仪器

另一头连接室外的空气

它的顶部有个采样头

上面有个切割器

通过切割器将PM2.5拦截后

顺着采样管进入监测仪器中

进入到颗粒物实验室后

能看到一个密闭舱体

里面是白色传输纸带

纸带上按照一定的间隔

已经分布了一些黑色的“补丁”

这一个个黑色的补丁

就是自动采样得到的PM2.5

欧尼熊称体重(比头发还轻的这玩意儿)(5)

原理是这样的

传输进来的空气经过纸带

把所含的颗粒物过滤在纸带上

仪器可以发射β射线

如果纸带上附着颗粒物

就会使射线能量衰减

衰减的量与颗粒物的浓度有直接关系

这样我们就测量出颗粒物的浓度含量

还有另外一种仪器

依靠振荡天平测量仪进行监测

听起来是不是很高大上

设计灵感也很高~~~

来自于太空航天技术

都知道在太空中会失重

有质量没重量

在太空里称重就的是振荡天平

振荡天平测量仪种的振荡原件

随着颗粒物的多少

出现不同的振荡频率

当颗粒物越来越重

振荡原件摆动的频率

就会越来越慢

通过实时测量振荡的频率

测算颗粒物含量的浓度

两种自动监测仪器

都可以进行实时测量

每隔几秒进行一次更新

每5分钟出一个数值

可以做到边采样边测量

工作人员要做的

就是每小时读一次数

欧尼熊称体重(比头发还轻的这玩意儿)(6)

手工重量法

是PM2.5监测的基准方法

基准是什么

衡量判定自动监测准确与否的标准

自动监测方法只有与手工重量法

监测结果比对一致

才能应用于测量PM2.5

因为手工法耗时较长

无法实时发布

所以主要还是采用自动监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