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阵,我在高铁上又重看了一遍著名的美国科幻灾难电影《人猿星球》三部曲,看过的,举个手!

当自己的对手是长臂猿(在他面前我们只能)(1)

电影讲的是人类为了治疗阿尔茨海默症进行了一系列的药物研发,实验室里被当做临床试验品的是我们人类的近亲灵长类哺乳动物黑猩猩;但在试验中一不小心,人类研究出来一种药物,开发了黑猩猩的智力,使他们成为有能力跟人类抗衡的物种;

而这种药物对人类却是一种致命的,具有极高传染性的毒药,就这样,地球上幸存的人与高级进化的黑猩猩之间爆发了战争…

整个电影看下来以后,我一直在想一些问题:人也是灵长类动物,我们到底跟黑猩猩有什么差别?我们很多东西,比如,贪婪,争权夺势,暴力,仁慈等,到底是我们后天养成的还是我们先天就有的?人之初到底是性本善还是性本恶?

像电影中所展示的黑猩猩生活的一面,他们的统领凯撒居然只有一个老婆,并且在统治自己族群的时候说了一句话,叫做“猿类不杀猿类”。

事实上在猿类族群中,他们真实的生活是这个样子么?

带着这些问题,我就开始找书,看有没有能够回答我这些疑问的,没错,又让我很找到了!这本书就是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猿形毕露》

对这方面的专业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来了解这本书中讲到的内容,让你大开眼界!

作者 荷兰灵长类动物学家,动物行为学家,弗兰斯·德瓦尔。德瓦尔教授现在是美国埃默里大学灵长类动物行为学教授,荷兰乌得勒支大学特聘教授,1993年起,陆续入选荷兰皇家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以及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2007年当选时代周刊评选的全球百大影响力人物,他的书已经被翻译成十多种语言。

德瓦尔通过二十余年对黑猩猩和倭黑猩猩的近距离观察,从个性特征,种群生活,权力斗争以及私生活等方面揭示了他们的种种真相,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这本书认认真真的来审视一下我们人类自己。

·这本书要探究的就是:

灵长类动物行为与人类行为之间,让人着迷却又令人骇异的相似之处

当自己的对手是长臂猿(在他面前我们只能)(2)

在作者的书中,人类就像是罗马神话里的双面神,两个脸庞各自朝着相反的方向,我们可能对自己这种双重性格感到困惑不解,以致对自己的本性产生过度简化的认知:要么就自吹自捧为万物之灵,要么就把自己贬低为一种真正邪恶的物种。

这本书研究的猿类有两种,一种是大家很熟识的黑猩猩,另外一种是20世纪初才发现的巴诺布猿,黑猩猩和巴诺布猿都属于大猿;

这里一定要注意,猿和猴子是不一样的,如果你对一名猿类专家说,哥们,我挺喜欢你的猴子,这是对他从事专业极大的不尊重。

大家可能会觉得,猿类不都一样么?等你看了这本书你就知道了,黑猩猩和巴诺布猿是有很多差别的。

比如你要是在野外遇到一只正在发脾气的黑猩猩,很有可能会被他直接撕成碎片,一只成年的雄性黑猩猩发起脾气来,人类根本拿他们没有办法,作者自己目睹过很多次黑猩猩之间的流血场面。

而相比之下,巴诺布猿就温和得多,如果偶尔有发脾气,那基本上都是母猿,对,巴诺布猿是母系氏族社会,群体间地位最高的是母猿,这一点黑猩猩完全不同。

他们的叫声也不一样,黑猩猩会发出低沉的 “呼呼”声,但是巴诺布猿的叫声声调会更高;如果遇到了危险,黑猩猩会在地面直接逃离,巴诺布猿则会在树顶来回穿梭,等到安全了,在回到地面……

当自己的对手是长臂猿(在他面前我们只能)(3)

在《人猿星球》中,猿类的领袖凯撒“猿类永远不杀害猿类”这句话很容易让人感动和沉思。看到这的时候很多朋友会说:你看看人家猩猩,人家都知道不自相残杀,再看看我们人类,每天杀来杀去的;

实际上,这更多的是电影中为了烘托氛围而设计的一句台词,很多人以为我们是唯一会杀死同类的灵长类动物,其实不是。

黑猩猩间为了争夺领袖地位,自相残杀的现象非常常见,甚至会更为残忍。在野外,黑猩猩会杀害同类的幼子,有些生物学家认为这种杀婴行为是公猿争夺母猿生育权的做法,不管在野外还是在动物园,杀婴行为都是黑猩猩的主要死因。这一切的源头都在于黑猩猩在成员之间对于权力的渴望。

成年黑猩猩在角逐首领的时候,其残忍程度可能是我们大多数人都想象不到的,书中就介绍了发生在美国阿纳姆动物园的黑猩猩的权力之争:一只年轻的新秀尼奇,另一只是年老力衰却工于心计的耶伦

他们之间的大选之争,比那谁谁谁更精彩,来听听啊~

后台回复关键词【高考】,

关注张雪峰老师的高考志愿填报课程进展及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