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自微信公众号:记忆承载3,欢迎关注阅读全文,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不可能的灯下黑?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不可能的灯下黑(今天来聊灯下黑)

不可能的灯下黑

文章来自记忆承载3,欢迎关注阅读全文。

之前聊过<敌人不一定都在你看得见的地方>,我们接着聊灯下黑。

所谓灯下黑就是问题往往藏在你看不到的地方,因为看得到的地方你会很警惕,反而不容易出问题。

这个话题最经典的是隔壁日本在战国时代的一段历史。

日本战国时代我们聊过很多人物,信长,家康,秀吉,谦信,信玄等等。

那今天这个典故就是信长之死。

我们曾经聊过信长出道时的桶狭间之战,他一战成名,从尾张大傻瓜一举成为天下闻名的大名。毕竟他打败了企图上洛也就是前往京都开创幕府的今川义元。

在这一战的前夜,他舞了一曲能剧,叫做敦盛,里面有一歌词:“人生五十载,如梦亦如幻”。

没到一语成谶,信长因为部下明智光秀的谋害,被烧死在本能寺,时年49岁。

纵观信长的一生,非常牛B。

天文三年(1534年)6月23日,织田信长出生于尾张国那古野城(今名古屋市),幼名为吉法师。是尾张守护代旗下三奉行之一的织田信秀的嫡长子,他有个庶出的哥哥。

6岁,信长成为那古野城的城主,15岁,娶了邻国,也是织田家宿敌,人称“蝮蛇”的斋藤道三的长女浓姬。

17岁,继任家督。

要知道这时候的局面是母亲很不喜欢他,偏爱他的弟弟,信胜。而家臣基本上都支持信胜,连他的老师平手政秀也剖腹劝谏,离他而去。

从这时候开始,直到25岁,信长通过一系列手段拉拢大臣,打击信胜,并且取得了道三的支持,终于统一了尾张国。

紧接着,下一年,就面临了今川义元的25000大军的上洛,途经尾张,而此时,信长举国之力,只有3000人。

一战成名之后,信长登上历史的舞台,与后来的德川家康缔结同盟,从此信长向西,家康向东。

30岁的时候,信长把战国第一美女,自己的妹妹阿市嫁给了北近江的浅井长政,缔结同盟,共同攻略美浓。

这时候美浓已经不在他老丈人手里,也不在他大舅哥手里,而在他的外甥手里。

等到33岁的时候,信长取得美浓,成为尾张,美浓两国的国主,他迁居稻叶山城,改名岐阜。

这是有典故的,中国的周朝就建立在岐山。也是这一年正亲町天皇正式封织田信长为“古今无双名将”予以褒奖。

从此,33岁的信长拉开了天下布武的序幕。

所谓天下布武,是他刻了一枚打印,上面就这四个字。

当然,我们以前在大号里聊过,信长这人很鸡贼,对着上杉,武田,这种惹不起的大大名的时候,很低调,送礼,联姻,想尽一切办法拉关系。

只有对着那些他准备打的小大名的时候,他才盖上这枚印。

这个意思就是说,他要通过武力结束日本战国时代。

接下来的故事就更牛B了,信长在短短的两年之内,打败京畿地区的六角,逼服三好,松永等势力,拥立足利义昭为第15代将军上洛。

随后,信长并没有接受副将军的任命,而是以白身继续四处攻略,比如他打败北畠,神户等势力,吞并了伊势国。

在此期间,他还收了一员大将,就是今天的主角,明智光秀。

信长到此时为止手下有几员特别有名的大将,是不得不说的。

后来天下闻名的丰臣秀吉,此时还是他手下的羽柴秀吉,他的首席家老是柴田胜家,这哥们后来与秀吉曾经争天下。另外几位有名的就是丹羽长秀,泷川一益和明智光秀。

这五个人就是信长手下五大将,个个独挡一面。

接下来信长遭遇了第一次包围网,是将军义昭组织的,因为义昭觉得信长野心太大,给个副将军都不干,弄不清这哥们到底想要啥。

这次的结果是信长的妹夫浅井长政反了。

反的原因是信长不顾约定,进攻了浅井家昔日的恩主朝仓家。

联合德川一起灭了朝仓与浅井之后,信长解除了第一次被包围的局面。

紧接着,信长就遭遇了第二次包围网,这次面临的是三好,石山本愿寺以及武田信玄。

日本的佛教是很有意思的,它是不出世的,战国时期日本的佛教有自己的兵,有自己的地盘,有自己的势力,甚至娶媳妇生孩子,啥都行。

所以石山本愿寺实际上是一只军事力量,和武田家,三好家这种大名没啥不同,甚至更猛一些,因为僧兵悍不畏死。

这次包围网最终以信玄死去,信长火烧比睿山而告终,比睿山是日本著名的佛教圣地,从此信长成了第六天魔王。

接下来,他又遭遇了第三次包围网。主要是毛利,上杉等势力开始集中与信长对抗。

信长的安排是秀吉负责西南的毛利攻略,光秀负责西北的毛利攻略,泷川负责东部攻略,柴田胜家负责针对上杉的北部攻略,而丹羽长秀负责针对四国的攻略。

日本分本州,九州,四国等等地区。那时候本州的大部分已经被信长占据。

这次包围网最终以上杉谦信的死,毛利不敌秀吉告终。此时此刻,信长走上人生巅峰。

他铸造了一座城,叫做安土城,有五层七重天守阁,耶稣教会的传教士在寄回母国的信上赞叹:“即使欧洲也没有如此豪华的城堡”。

在这个时候,我们所有读这段历史的人,都以为日本的战国要结束在信长手里了,我相信日本人也这么认为。

但历史非常有意思的就是这一点。

明智光秀忽然造反了,他高呼敌在本能寺,然后率领上万人杀了过去,当时信长只带着近百人在本能寺小憩,丝毫无法防备。

这件事在后世引起了很多思考,很多人都觉得毫无道理。

你看下信长的安排就知道他很信任光秀,比如此时此刻秀吉在与毛利作战,胜家在与上杉作战,实际上,只有光秀带着上万人在京畿一带,他的作用就是保护信长。

信长呢,虽然剥夺了光秀的领地,勒令他立刻出兵,和秀吉一起攻略毛利。

但他也没当回事,因为他把还没打下来的毛利的更大的领地封给光秀作为补偿。

信长没想那么多,此时此刻的大环境,日本战国时代结束只是个时间问题,他认为把没到手的领地许给光秀也没什么问题,这几乎是囊中之物。

等战国时代结束了,怎么分封还不是他说了算么。

可光秀未必这么想,他失去全部领地,带着士兵踏上未知的征途,以往的不满通通浮现了出来。

也许是光秀压抑的太过分了,也许是其它各种原因,历史众说纷纭,总之,光秀做了一件让所有武将们都目瞪口呆的事情。

他结束这一切。

这一切如果详细讨论,估计三个月都说不完,关于信长是否真的被烧死了;关于光秀当时是否已经被害,行动的是个影武者;关于这一切是否光秀与天皇的密谋;甚至关于这一切的背后是否有秀吉的影子若隐若现,各种历史爱好者的论坛上都有讨论。

甚至还有说信长没死,穿越了的都有。

但有一件事的意见是一致的,这就是教训。

信长的一生就像一盏灯,他是一位战略大师,几乎照清了所有的敌人,以一人之力改变了日本战国的局势。

但是,灯下黑,真正的敌人却藏在信长从来也没有想过的地方。

这个故事非常像我们古代王猛留给符坚的遗言。

王猛与符坚就像郭嘉与曹操,他平定李俨、击破桓温、灭前燕,辅佐苻坚统一北方。

他临终的时候告诉符坚,最大的敌人并不是南边的东晋,而是潜藏在身边的鲜卑人。

鲜卑人哦,就是慕容复他老祖宗。

后来果不其然,淝水之战中,东晋以少胜多打败了前秦,

此后,鲜卑的慕容垂在河北建立后燕;

羌人姚苌在关中建立后秦;

鲜卑的慕容泓在山西建立西燕;

鲜卑的拓跋珪在塞外建立代国(北魏);

匈奴人赫连勃勃在河套地区地区建立夏国;

鲜卑人乞伏国仁在甘南地区建立西秦;

而在甘肃地区又先后出现了后凉(氐人吕光)、北凉(匈奴人沮渠蒙逊)、南凉(鲜卑人秃发乌孤)、西凉(汉人李嵩)等一系列凉国。

最后,经过一系列的征战,鲜卑人拓跋氏建立的北魏再一次统一了北方。

此时距离王猛的遗言,已经过去了五十多年......

文章来自记忆承载3,欢迎关注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