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色感是实像还是虚像(墨像里的光色和结构)(1)

田明珍《家在深山》

文/尚辉

田明珍在一幅焦黑的山水画中题写到:“知黑当也可以守白乎?”当他发出这样的设问时,他的很多作品已经在墨像的世界里走得很远了。

的确,在传统的绘画中,主流的审美趣味倾向于知白守黑,强调留白的诗意和价值,即便是黄宾虹的黑,也是在留白中表现墨色的华滋厚重,而墨色在画面中则只具有单纯笔墨对于情感的书写趣味,并没有结构的关系性质。

光的色感是实像还是虚像(墨像里的光色和结构)(2)

田明珍《大树底下好乘凉》

在已有的绘画建构中,墨像是一个客观的实像的存在,而留白则是虚像的表达。黑白关系就是虚实关系。因此通常讲究计白当黑的艺术选择。但是,对于田明珍来说,黑色即墨像同样是一种虚像,它同留出来的白色具有同样甚至更加空灵的虚像意义。墨色的华滋和厚重,于田明珍来说有着独特的类似于块面的结构意义,画面被平面化。简单直接的画面审美来自于简洁的平面结构。这不仅是一种绘画技巧,还是一种绘画语言和观念。

田明珍早年对油画和水彩进行过深入的研习,于结构和色彩明暗有着深入的认知。尽管后来进入陈子庄的门庭,于陈子庄的画理精神已经窥探堂奥,但他的绘画大量融入了自己的画理精神,事实上已少有陈子庄绘画的趣味。

在墨色的变化上,田明珍不仅对墨色的丰富变化呈现出繁复的形态,还在色彩结构上表现出坚实的空间质量,在平面化的图像中建立起稳固的空间关系。田明珍的笔墨常常形成一种块面形态的叠加,在反复的重叠中建立起非常明确的结构,有点像塞尚那种只有色彩和结构的绘画。的确,在看上去无处不在的墨色图像里,我们很难否定田明珍在绘画中融入明暗关系的水墨诠释,尤其是那种明暗的对比,我们甚至可以感受到黑白版画中那种高光效果带来的强烈而有力的视觉动力。这种对光感的水墨诠释,让我们不仅可以在墨色中感受到光感,而且可以在看似密不透风的墨色里感受到墨色之间轻松的纯粹水墨的抒情气氛。田明珍说:“江山雾里看不清,不清里面无穷尽。”的确,绵密的墨色本身里面就有着不尽的美学意趣。

光的色感是实像还是虚像(墨像里的光色和结构)(3)

田明珍《蜀江牧鸭图》

不过,因此就以为田明珍的绘画只有漆黑的图像效果肯定是一种片面的认知。即便我们只在大量以墨色为主的作品里,也能很容易的看到色彩对于画面意境的重要性。比如《蜀江牧鸭图》《大树底下好乘凉》中蓝色色调对墨色的光感的显现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从而使整个画面泛化出光影流动的动态意境。田明珍大量的绘画里,其墨色的透光感都是这样产生的。由于田明珍对色彩的理解不仅来自于本土传统绘画对比强烈的装饰性效果,更是来自于其对油画水彩在客观色彩审美性质的理解,因而画面色彩表现出自然而柔和的色阶变化,比如《春夏秋冬山水四条屏•秋熟》。色彩对于田明珍来说,是能够增加墨色质感的重要部分。

光的色感是实像还是虚像(墨像里的光色和结构)(4)

田明珍《春夏秋冬之秋》

田明珍认为:“理是自然形成的规律,即可容情,亦可容法。”“情不废理,情景相融,乃画作之真谛。”因此,我们能够在田明珍的绘画作品中,除了感受到华滋厚重多变的墨色外,还能感受到精致多样丰富的色彩效果,从而在绘画中建立起知性的人文体验。在田明珍的绘画中,线条,墨色,线条,色彩,共同构成的墨像平面体现的是坚实且丰富的图像世界。

田明珍的绘画用坚实的墨像和结构关系,为我们呈现了一种厚重华滋的生命形态,不仅稳定,而且诗性。

注:田明珍,四川画家,陈子庄弟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