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叶茂中聊营销之四(如何跨越知识和经验的鸿沟)(1)

叶茂中帮一个企业做咨询,把《营销12个方法》执行一遍的费用是不低于400万人民币的。

叶茂中说过,低于400万人民币的咨询案,他是不接咨询单的。

但是,叶茂中在《营销的12个方法论》这本书,就把12个方法完整表达出来了,这个确实是他多年来操刀和实践的工作方法。

这本书一共12章,基本上每一章就是讲一个方法,既然是讲方法的书,阅读起来,其实就非常简单。但是,正因为是“方法”,就是要使用了“方法“,用过了才知道,好与坏?才知道是否适合自己?才知道是否适合自己所在的企业?纸上得来终觉浅,需知此事要躬行。

如果你只是看了书,得到了知识,完全没有去使用,那肯定学不到什么东西,无论你是用什么样的学习方法,即使是用《费曼学习法》能让你掌握了结构化的新知识,那也是毫无用处的。

其次,即使你用了这本书的方法,也不一定就可以得到真理,当然,有使用会比没有使用好很多。为什么这么说呢?

叶茂中的营销方法,他已经实践很多年,成功推出了很多品牌,都是大名鼎鼎的杰作,比如:真功夫快餐品牌,黄鹤楼1916,七匹狼服装,劲霸男装,海澜之家,滋源洗头水等,这些都成了家喻户晓的国民品牌之一,真是”思想有多远,你就能够走多远“。所以,他的方法肯定是ok的,见效的。

为什么说,即使你用了,也不一定能得到真理呢?这个可能就是因为,书中只是讲案例,并没有讲操作程序,所以,你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不知道如何执行该项工作任务,这个要靠想象力,动手去摸索出来,是相当不容易的。这个操作办法,其实也是叶茂中的赚钱本领,他是不会透露出来的。所以,你看了这本书,肯定无法学到具体的操作方法。

其次,就是你所处的位置和知识层级可能还没有达到一定高度,即使是了解了这事,自己暂时也无能为力去渗透和领悟。见微知著的本事,只有经验丰富和层级很高的人才有。

第三就是,你可能做了几遍,但是,你做事情时候的深度、宽度、广度、颗粒度和时间的跨度不够,也没有办法完全掌握该项方法。

传音,在非洲做手机,他解决了2个问题,一是给黑人拍照的美颜算法问题,黑人因为肤色纯黑,拍照要拍得漂亮是很困难的。还有,传音给手机提供了较好的音乐解决方案,符合了非洲黑人爱好音乐的消费习惯。于是,非洲的手机之王,不是三星,不是苹果,不是华为,也不是小米,而是传音。

这个案例说明,如果你能够深耕某个市场,把经营的颗粒度做细,洞察到用户的需求和冲突,围绕用户的冲突,设计出解决冲突的相关产品,你就是这个细分市场的王者。这个案例听起来,似乎做市场也没有那么困难,只要你按照正确的方法来做就行。

以上三项,就构成了知识和经验的鸿沟,这个鸿沟是难以逾越的,如果没有高人指点,单靠自己去突破,那真的很难。

如果有叶茂中这个高人指点,你就容易跨越鸿沟了,但是,他会那么认真和仔细地指导你作业么?

知名商学院的学费都是很昂贵的,除了学费以外,还有很多各种应酬场合和社交的费用,但是,在知名商学院可以接触到比自己更高层次的人,这个就是价值不菲的人脉资源和思想盛宴来源。

如果你接触到的是身经百战的企业家,能够跟他们学习点东西是很好的,打开一片崭新的世界。如果接触到的是没有做过生意的,没有独立经营过企业,对企业经营一知半解的同学,也有可能导致你陷入一个又一个商业盲区,商学院出来做生意失败的人,也比比皆是。

对于大企业而言,相较走弯路,决策和投资失败带来的巨大损失,给叶茂中营销机构不低于400万人民币的营销咨询费用肯定是相当划算的。据说,他只要愿意接盘,基本上成功的概率是很高的。

我在2010年,听过叶茂中在珠海电视台的讲座,当时,我觉得400万人民币咨询费是很高。现在看来,他的收费真的不高,叶茂中到现在也没有变成富翁,54岁就逝世了,估计是工作费心和过劳,导致恶疾缠身,最后病逝的。但是,他辅导过的那么多品牌的老板们,到成了货真价实的亿万富翁。

所以说,知识到经验的鸿沟是巨大的,你学习到的知识,有可能是通往未来世界的桥梁,也有可能是一条难以跨越的鸿沟,死读书,纸上谈兵失败的案例,不计其数。

关于知识的学习、应用和吸收,要有自己的一整套方法才行,才不至于陷入知识的海洋,无法走到彼岸。

我们看看书的内容吧,第一章洞察、第二章冲突,第三章诉求,第三章劝诱,这是首四章,这四章的方法要是掌握透了,看明白了,知道怎么应用了,基本上就能解决企业的所有营销问题。

因为,这几章,讲的就是洞察用户的冲突和需求,以及怎么向用户表达冲突和你的解决方案。这些个问题掌握了,你就掌握了这个细分市场的营销导航地图,你基本上知道,“你现在的位置在哪里”,“你将要去哪里”,你的出发点和终点都明确了,那探索和找到合适的路径,是不会太困难的。

所以,看这本书的速度,要放慢一些为好,边看,边分析,边学习、边实践,边总结,边优化,把每一章的方法,都实践若干遍,变成自己的经验,作业方法,形成自己企业的营销方法。

今天没有办法写很多的内容,因为这本书讲的是“方法”,方法只有去执行了,才有读书心得和内容。

后面,估计,每一章,我都会认真学习,在企业里面执行,然后把方法进行演绎、优化和迭代,变成我们自己的方法,变成我们组织能力的一部分。

营销能力是每个企业都必须拥有的重要组织能力,它我们接下去需要突破的关键业务能力。我们不能长期只是做一个供应链企业,长期做国际搬运工。

这方面,我主要是打算学习“华与华咨询管理公司”、“叶茂中营销机构”、“华为系咨询公司的知识”,这些机构都撰写和发行了不少书籍。本土营销专家写的书籍比较通俗易懂,符合中国人的阅读习惯,案例也都是身边可以看到和发生的故事。

营销,其实不分线上线下,不分地域,不分时空,它永远是一门从用户心里来,到用户心里去的学问。它永远都处于变化和动荡之中,在变化之中,你就有机会,也有危机,这个就是这门学问有魅力和有价值的地方。

我们大概需要1-2年的时间,完整地学习、应用和吸收广泛的营销知识,并通过反复实践,形成自己的标准化作业体系。

世界上就没有简简单单,随随便便就能成功的事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