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经常会将那些花拳绣腿的功夫,或是对略知各种技艺的皮毛功夫称作为“三脚猫”功夫,而将那些对各种技艺略知皮毛的人或是技术不到位、水平不高的人称为“三脚猫”。可是,猫和技艺水平有什么关系?为什么不是狗、猪之类的其他动物?而且猫是有四只脚的,为什么要用“三脚猫”来表示?

功夫猫是什么样的猫(为何我们将花拳绣腿的功夫叫做三脚猫功夫)(1)

据专家考证,“三脚猫”一词最早出自元末明初陶宗仪的《南村辍耕录》:“张明善作北乐府《水仙子》讥时云……说英雄,谁英雄;五眼鸡,岐山鸣凤;两头蛇,南阳卧龙;三脚猫,渭水非熊。”文中讽刺只有三只腿的猫,却被人当成飞熊。

后来,据明朝的郎瑛在《七修类稿》中记载:“嘉靖间,南京神乐观有三脚猫一只,极善捕鼠,而走不成步。”因而“俗以事不尽善者,谓之三脚猫。”就这样,“三脚猫”一词便成了做事技艺不精的意思,并一直沿用至今。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三脚猫”一词起源于地处江南的上海、江苏、浙江一带。据老上海说,“猫”系“锚”字之讹,原为“三脚锚”。“三脚锚”一词流行开来之后,便以讹传讹,成为今天的“三脚猫”了。

据说,在清代光绪年间,有一武林高手经常在上海十六铺江边卖艺,他十八般兵器无所不精。除此之外,他还有一个绝技,能将他船上的两个铁锚当作兵器,每锚足有五六十斤重量,他能舞动如飞,轰动了当时的上海社会。艺人走后,很多人都上前试提铁锚,但均败下阵来。

功夫猫是什么样的猫(为何我们将花拳绣腿的功夫叫做三脚猫功夫)(2)

由于铁锚有三只脚,于是人们便戏称那些信誓旦旦一定能够提起铁锚的人为“三脚铁锚”,后来人们便用“三脚铁锚”来比喻那些对某种技艺懂而不精的人。为了口语的方便,“三脚铁锚”后来简称为“三脚猫”。由于“锚”和“猫”谐音,时间一长,“三脚锚”便被以讹传讹,叫做“三脚猫”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