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有段名言,曾在中国互联网上流传甚广,他说:“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生活在中国的宋朝。” 虽然后世有人证明此言并非出自汤因比,而是后人以讹传讹,但从中也可看出“生活在宋代”是多少人心中的美好愿望。

如果可以穿越历史,宋代的确是最好的朝代之一。因为宋人的生活与我们熟悉的现代生活相当接近,穿越到宋代生活,你会更容易适应一些。尤其是10世纪的宋都汴京,天水一朝的文物之盛,无疑让许多人心往神追。

假如穿越回11世纪的东京汴梁,亦或12世纪的宋都临安,你会有怎样惬意的生活呢?

报晓声中的清晨

在宋代的都市生活,每天清晨你大都是在响亮的报晓声中醒来。报晓的通常是城市寺院的僧人,北宋的开封,每天清晨五更,诸寺院的僧人便开始打着铁牌,敲着木鱼,沿门报晓。需要早起上朝或者入市的人,听到报晓声后就开始起床了。到了南宋的临安府也是如此,每天才四更天,各山寺道观便已开始鸣钟,僧人道士循街报晓。听到清脆的铁板声响,你便知道天要亮了,可以起床洗漱了。

这些报晓的僧人,还会告诉你天气如何,比如“若晴则曰‘天色晴明’,阴则曰‘天色阴’;晦雨则言‘雨’”。这样,你躺在被窝里,不用起床开窗,便可以知道外面的天气。颇有现代天气预报的样子。

如果我们穿越回宋朝(假如给我一次穿越的机会)(1)

在僧人的报晓声中,整个城市也从沉睡中醒来,宋朝都城的早市开始喧哗起来。东京汴梁门桥市井已开,生肉作坊已宰杀好猪羊;入城卖麦卖面的农民,用小推车或驴马驮着货物,从城外守门入城售卖,至天明不绝;饭店已经点着灯开始售卖早餐,每份不过二十文,有粥饭有点心。还有卖洗面水,煎点汤茶药的,直到天明。

说到煎点汤茶药,这里补充一点。“煎点汤茶药”并非中药,而是宋朝的保健茶。早起喝一盏“煎点汤茶药”,是宋朝城里人的习惯。根据你的口味喜好,选择的余地也很大:盐豉汤、荔枝圆眼汤、缩砂汤、无尘汤、木星汤、木香汤、香苏汤、紫苏汤、干木瓜汤……

到了南宋的杭州,就更热闹了。“御街铺店闻钟而起,卖早市点心,如煎白肠、羊鹅肉、糕、粥、血脏羹、羊血、粉羹之类”;还有“卖烧饼、蒸饼、糍糕、雪糕等点心者,以赶早市,直至饭前方罢”。早市供应的物件应有尽有,遍布大街小巷,不论晴雨霜雪皆热闹非凡。

由于宋代市民已有刷牙的习惯,市场上也出现了贩卖牙刷的商铺,因此你大可像现在一样好好洗漱一番。

如果我们穿越回宋朝(假如给我一次穿越的机会)(2)

洗漱完毕,吃过早饭之后,如果你有看新闻的习惯,便可买一份新闻报纸,了解最近几天社会上发生的大事儿。是的,据《靖康录》记载,北宋末年起开封市场上便已出现了商品化的报纸,称为“小报”,每天凌晨在街上售卖。到了南宋,甚至出现了专门的报摊。

饭后小憩,手捧小报,岂不美哉?

所到之处皆有栖身之处

如果穿越到宋代城市,你完全无需担心是否能有舒坦的睡觉之处。对于一位生活在宋朝的人来说,外出经商、旅游、赶考,不用太担心会露宿街头或野外,因为宋代的旅店业相当发达,“州府县镇,驿舍亭铺相望于道,以待宾客”。只要你有盘缠,就不愁找不到舒适的宾馆、旅馆、民宿。

繁华的京城汴梁自然是客店如云。《东京梦华录》里说,开封的“临汴河大街”,“街西保康门瓦子,东去沿城皆客店,南方官员商贾兵级,皆于此安泊”;“以东向南曰第三条甜水巷,以东熙熙楼客店,都下着数”。

民宿业在宋代已经开始出现,展开《清明上河图》,在“孙羊正店”的斜对面,可以找到一块招牌,上书“久住王员外家”。这就是京师一位王姓员外开设的民宿。宋朝客店的住宿费也不算贵,一般的民宿,住一晚大约收费50文钱,折算成如今的人民币,大约二三十元。

如果我们穿越回宋朝(假如给我一次穿越的机会)(3)

假如你是个有功名的人,就更自在了。因为按照宋政府颁发给客店的管理条例,如果你是秀才,可以优先入住上等客房。如果稍微次一些,你是个商人,店家同样有义务向你告谕:“先赴务印税讫,方得出卖”。“止可令系籍有牌子牙人交易”。也就是说提醒客商,第一,不要忘记缴税;第二,交易请找有牌照的牙人(经纪人)。服务可以说是相当贴心了。

如果你在外出过程中不小心着了凉,或者因水土不服,不幸病倒在宋朝的客店,也不用太担心,因为宋政府对于客店的管理条例中,其中有一条规定:“客旅不安,不得起遣。仰立便告报耆壮,唤就近医人看理,限当日内具病状申县照会。”也就是说,店家如发现住店的客人生病,不得借故赶他离店,而是要告诉当地“耆壮”(宋朝民间基层组织的首领,类似于今日村支书),就近请大夫给他看病,并在当日报告县衙。如果病人身上没有带钱,这笔医药费将由政府来支付。

谁说社会主义在中国没有土壤?

便利的交通

在宋朝东京,如果你想出门游玩,交通也极便利。我们今日出个门,通常站在街边手一招,一辆出租车就停下来了。你在宋朝的话,则可以租马或者租马车,如同今日的租车。《东京梦华录》记载,都人“寻常出街市干事,稍似路远倦行,逐坊巷桥市,自有假赁鞍马者,不过百钱”。开封的市民出个门,路程稍微远一点,都会租马代步。即使是夜晚二更时分,市间也有马出租。

如果我们穿越回宋朝(假如给我一次穿越的机会)(4)

游玩中如果不认识路,也不打紧,因为宋代已经出现了专门的导游。宋朝京城还有一个叫“四司六局”的服务机构,也提供导游服务。当然你也可以自己买一份旅游地图。宋人将地图叫作“地经”“里程图”。在宋朝的各大知名景点附近,都有向游人兜售地图的商店。宋代的“地经”,已经比较接近今日的旅游地图了,图上标注有道路、里程、可供歇脚的旅店等,游客“按图索景”,相当方便。

吃货的黄金时代

宋代是美食的黄金时代,今天我们熟知的烹、烧、烤、炒、爆、溜、煮、炖、卤、蒸等烹饪技术,正是在宋朝成熟起来的。北宋东京更是美食的天堂,《东京梦华录》共提到一百多家店铺,其中酒楼和各种饮食店占了半数以上。《清明上河图》描绘了一百余栋楼宇房屋,其中经营餐饮业的店铺有四五十家,接近半数。所以,如果你如果是个吃货,穿越到北宋开封,便是掉进了天堂。

刚走进酒楼饭店,马上就有人招呼座位、提供菜单菜目。饭店的菜品非常丰富,且看这一份菜单:角炙腰子、鹅鸭排蒸、荔枝腰子、还元腰子、入炉细项、莲花鸭签、酒炙肚胘、入炉羊、羊头签、鹅鸭签、鸡签、盘兔、炒兔、葱泼兔、假野狐、金丝肚羹、石肚羹、假炙獐、煎鹌子、生炒肺……,甚至还有炒蛤蜊、炒蟹、炸蟹、洗手蟹等海鲜。饭店的服务都相当周到,高级的酒楼还会用银器来招待顾客。

有佳肴,自然也有美酒。宋代的酒楼饭店都会供应各个品牌的美酒佳酿,比如“眉寿酒”“和旨酒”“碧光酒”“琼浆酒”“玉液酒”“千日春”“流霞酒”“清风酒”“玉髓酒”,“羊羔酒”“美禄酒”“法清酒”……这些酒大致都是低度的糯米酒与果酒,大可放心痛饮。《水浒传》里好汉武松能痛饮十八碗酒,其实也是因为所饮之酒并非现代蒸馏的烈酒。

如果我们穿越回宋朝(假如给我一次穿越的机会)(5)

如果你不喝酒,来杯饮料也是没问题的。宋代的饮料叫作“汤”“熟水”。“熟水”相当于今日的广式凉茶。汤品则相当于今天的果汁饮料。据宋代笔记《事林广记》记载,宋人先将花果盐腌,晒干,烘焙,碾成细粉,然后装入器皿密封储存,招待客人时,取出若干冲泡成饮料,很像今天我们所喝的果汁粉。如果在炎热的夏天,你还可以吃到爽口的冰镇冷饮。《东京梦华录》说,每到六月,东京的大街小巷都有人叫卖“冰雪凉水、荔枝膏”,这“冰雪凉水”就是冰镇冷饮。

炎热的夏天,除了冰镇冷饮外,宋人还喜欢吃水果,还讲究用冰镇,譬如《宾从集藕花堂分韵得园字二十韵》中所载:“房青子碧甘剥鲜,藕白条翠冰堆盆。嚼之清泠醒醉魂,犹可招邀慰文园。” 把新鲜的水果剥开,和着鲜藕用冰块冰冻,真不愧是解暑美肴。

品茶看球两不误

宋时的城市,满大街都是茶坊、茶肆,就如当今城市中遍布的咖啡厅。

这些茶坊,档次不同。大众茶肆茶价低廉,多是城市佣工、卖艺人等候雇主的地点,你要是生活在宋朝,想雇请一些短工,可以到大众茶肆找“行老”介绍;高档一点的茶楼,是城市文艺青年和知识分子搞创作的地方;还有些比较清雅的茶肆,适合开展文艺与学术沙龙,是士大夫期朋约友会聚之处。

有些茶坊还会邀请艺人献艺,以招徕顾客,如蹴球茶坊内会有足球表演,当然了在当时还叫作蹴鞠。还有些茶坊会安排说书节目,偕一二好友品茶看艺,颇有点德云社的味道。

如果我们穿越回宋朝(假如给我一次穿越的机会)(6)

流连忘返的夜生活

几声暮鼓声响后,夜幕降临,宋朝市民的夜生活来了。

自北宋后期至南宋时期,虽然仍有夜禁制度,但基本名存实亡,市民的夜生活不再受限制,城市出现了繁华的夜市。东京汴梁的夜市一直开袋半夜三更,休息到五更,又开始开张成为早市,有时甚至通宵不绝。

宋代的夜生活相当丰富,逛街逛累了,便可坐下来,吃点美食,喝碗饮料。除了昼夜迎客的酒楼茶坊,宋朝夜市上还有各种饮食小摊,叫卖各色美食:姜豉、膘皮子、炙椒、酸儿、羊脂韭饼、糟羊蹄、糟蟹、香辣罐肺、香辣素粉羹、腊肉、细粉科头、姜虾……

即便是大雨大雪之日,夜市仍然开张盘卖。

当然仅仅吃是不够的,还要看节目。宋代都市都有一处叫做“瓦舍勾栏”的娱乐中心,可容纳数百乃至上千人。里面日夜表演杂剧、滑稽戏、讲史、歌舞、傀儡戏、皮影戏、魔术、杂技、蹴鞠、相扑等娱乐节目。旁边还有众多的“”货药、算卦、探博、纸画“等小摊,很是热闹。不管冬夏风雨,瓦舍勾栏中都有演出,决不让你感受到一丝无聊和寂寞。

这就是宋朝人的一天,历史上最具幸福感的朝代之一,如同宋瓷一般精致的生活。看到这里,你也想穿越回去吗?

参考资料

[1] 《原来你是这样的宋朝》,吴钩

[2] 《假装生活在宋朝:京都汴梁等地生活指南》,马骅

[3] 《东京梦华录》,孟元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