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别人留印象的话(平讲评说:想给别人留下深刻的印象)(1)

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每天说的话都很多,但是给别人留下鲜明印象的并不多,被别人记住的那就更少了。那么在日常的沟通交流当中,如何能做到突出重点,给别人留下鲜明的印象,让对方一下就记住,这确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今天我们就来谈谈具体的方法。

在《水浒传》当中有一段非常精彩的故事叫“燕青打擂”,在这段故事当中,为了突出浪子燕青的机智勇敢和武艺高强,作者在叙事过程中使用了一种特殊的技巧,叫做反向铺垫。那么什么是反向铺垫呢?就是当我们想强调一件事的时候,我们并不是一上来就展示这个事情的具体过程或具体内容,恰恰相反,我们一开始要从反面去展示这个事情遇到的怀疑,遇到的阻力,甚至于要展示这件事情本身存在的各种危机和风险。通过这些反面的危机、风险、怀疑、阻力的呈现,从而最终能烘托出这件事情本身的精彩,进一步就能给别人留下鲜明的印象。

我们可以来看一看《水浒传》这一段具体是怎么写的:听说燕青要去打神州擂,宋江首先表现出的就是怀疑和反对,他是这样说的,“贤弟,闻之那人身长一丈,貌若金刚,约有千百斤气力,你这般瘦小身材,纵有本事,怎地近傍得他?”大家看到燕青要去打“擎天柱”,首先梁山大哥宋江就表示怀疑,这是第一次反向铺垫。

接下来燕青到了泰安,住在小店里边,店小二听说他要打擂,当时就表态,“看你这身量,擎天柱一口就把你吞下去了,你怎么可能是踢场子的”?燕青乐了,对店小二说,“明天你自然知道我的本事,现在不与你争论”。当时店小二看他吃完晚饭,收了碗筷,自去厨房洗碗,心中只是不信,这是第二次反向铺垫。

随后在第二天,燕青打听到擎天柱就住在迎恩桥下的大客店,他就特意上门来看擎天柱。对于擎天柱任原的样子,《水浒传》是这么描述的:“只见任原坐在亭心之上,真乃有揭谛仪容,金刚貌相。坦开胸脯,显存孝打虎之威;侧坐胡床,有霸王拔山之势”。当时有人认出燕青就是昨天踢场子的,擎天柱起身喝道,“哪一个不怕死的过来与我较量!”此时我们都以为燕青要冲上去跟他斗一斗,没有想到在擎天柱狂妄的挑战和叫嚣之下,燕青把帽子压得低低的,侧身就溜走了。明明到了可以动手的时刻,却偏偏撤退了,而且看起来还有点胆小和慌张的样子,这是第三次反向铺垫。

接着又过了一天,燕青和擎天柱在擂台上相见,只见燕青飞身上的擂台,脱掉长衫,露出一身花绣,摆了个架子往那一站,那真是玉树临风,好似山头的青松傲雪,又像菩萨身边的金童下凡,这一个亮相,引得台下的看客齐声喝彩。

当时在台下观战的还有地方上的太守,他看了燕青的样子就动了爱才之心,所以特意派人把燕青传唤到自己跟前,然后跟燕青商量,“这一番打擂何等凶险,你就不要跟擎天柱分出高低了,我出面调停你俩和平解决,把奖金、奖品一分为二,你们俩人一人一半,然后你干脆以后就在我身边做个长随,这样岂不是好”?你看太守也不相信燕青能打过擎天柱,这是这段故事的第四次反向铺垫。当时燕青就表态了,“我要的不是金银财宝,我要的是打败擎天柱,名扬天下,博得大家一声喝彩”。这说明燕青打擂的动机不是低层需求,而是高层需求,他要的是荣誉尊严和自我实现。

在四次反向铺垫之后,一场龙争虎斗一触即发。此时《水浒传》的作者又进行了一番场景的描写:台下有上万人都鸦雀无声、静悄悄的看着台上二人。此时宿雾尽收,旭日初升,天光大亮,露水已经干了,草木都闪耀着光芒,一轮红日从东方升起,阳光如水一样铺满了大地。在这样壮丽的场景当中,燕青跟擎天柱在擂台上上演了一出龙争虎斗,最终他使出绝招“鹁鸽旋”,一招就把擎天柱扔到了台下。

经过了四次反向铺垫之后,我们对燕青的武艺高强和机智勇敢就有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其实这样的表达方式也特别值得我们借鉴。在平时的工作生活沟通交流的过程当中,当我们想突出一个重点或强调一件事情的时候,可以提前进行一次或两次的反向铺垫,然后再把事情讲出来,一定会给别人留下鲜明的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