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有人说,在跳下的那一刻深切地知道自己还活着,也有人说,在失重和近乎撞地时终于知道了自己其实是怕死的。

但或许,更多人在重力加速度下坠落的时候,脑袋只是一片空白。

来一次重生

今年1月份,随着黄果树坝陵河大桥世界最高商业蹦极的地位被吉尼斯世界纪录官方认证成功,来自北京十渡的蹦极教练晋海生也再次刷新了自己的蹦极高度。

村里没有人知道,他从370米的高台,大约相当于抬头几乎望不到顶的123层楼高的地方,跳了下来。有的甚至不知道吉尼斯世界纪录意味着什么。更没有人关注到,他笑起来的样子酷似演员王志文。

晋海生悄无声息地去了贵州,在众人列队欢迎,合影留念和一片尖叫声中,留下了他标志性背跃而下的身影,过了几天又悄无声息的回到了村里。视频直播平台上是120多万粉丝的疯狂点赞,网络之外一切很快又都归于平静。

忘战必危出自哪个兵书(背跃而下晋海生)(1)

被大山环抱的村庄在冬日里更显平和,他手揣裤兜站在阳光下安静微笑,黝黑的脸上起伏着一道道褶子。“除了下落时间长一点,似乎也并没有其他特别的感受”。

十渡,在佛教里有“十方世界,普渡众生”的意思。晋海生工作的地方就在十渡的上一个渡口——九渡,依麒麟山悬崖而建的国内首家蹦极跳台。

以极具仪式感的高空跃下来宣告人生某个阶段的完结或开始。蹦极,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常常被蹦极者当做人生的一个“渡口”。

4年前,当晋海生走上蹦极台的时候,还并未认真想过柴米油盐之外的“诗和远方”,来这里也仅仅只是为谋得一份养家糊口的差事。

第一次站在55米高空26米悬挑边缘,晋海生也是害怕的。仅仅3秒左右的下落过程让他觉得无比漫长。“除了耳边呼啸而过的风以及悬在半空中仿佛跟不上身体速度的心脏,感觉周围的一切都在快速消失。那是触摸死亡的体验”他说。

如今,除了下落过程度秒如年的记忆,恐惧的感觉早已退去。在晋海生第四跳的时候,就已经能够做到一个漂亮的双脚后空翻了。

他粗略算了一下,从四年前站在蹦极台上到现在,差不多已经跳过1200多次。有一天当地电视台来拍节目,一连跳了7次。

正跳,倒跳,旋转跳,前空翻,后空翻,触水跳,各种蹦极动作对他而言都已不在话下,但他最喜欢的还是背跃而下。

忘战必危出自哪个兵书(背跃而下晋海生)(2)

没有繁杂多余的肢体表现,在自由落体的几秒钟,以完全放空的状态背向深渊,张开双臂,拥抱天空。

让晋海生不曾想到的是,自己一跃而下的样子不经意间竟成全了很多人内心的渴望。

那条在黄果树坝陵河大桥上背跃而下的视频,网上转发上万,留言上万,点赞近千万,有人说“感动,想哭”。

他想了很久要怎么回复,后来脑袋里蹦出了“信仰之跃”这四个字。“做任何事情都要相信自己,要有一颗勇敢的心,永不言弃。如果不去努力,就不会成功,甚至连失败的机会都没有。”这是他能想到的最好诠释。

点击发送后,他突然有了一种重新找到方向的感觉。

“往前一小步,人生一大步” 。 正如蹦极台上挂着的醒目条幅,这是晋海生跨越的一步,也是很多人想跨又不敢跨出去的一步。

高空“摆渡”

55米高的跳台上,方寸之间是另一种人生。面对生活的平淡亦或新奇,焦虑亦或麻木,越来越多的人渴望一场生命的冒险和突围。

有人为了告别,有人为了启程。有人为了释放压力,有人为了寻求刺激,有人想给自己送一份特别的生日礼物,也有人为了弥补心底的遗憾,想为故人“死”一次。

然而,能过“渡口”的只有自己。

在经过一系列严格的身体情况确认和协议签字手续后,基本都是令人充满期待的勇敢中的样子。但站在跳台上,勇敢却常常并不完美。

“10个蹦极的人,差不多有8个都是被推下去的”,虽然有点夸张,但也贴近事实。想象中的样子应该是张开双臂,然后潇洒跃下,留给世界一个意味深长的背影。可现实中,凌空而立,多数人还是会紧张哆嗦,需要教练的协助才敢完成。

晋海生听到最多的就是“教练,你别推我”“害怕”“不跳了”…… 甚至有抱着防护栏两腿发抖,紧张大哭的。

关于蹦极者是否要被推着跳下去的问题,其实也同样困扰着晋海生。

“钱都交了,大老远来了,都下了这个决心了,就差最后一步了”在他看来,如果不跳,对于远道而来的游客实在是一笔“不划算”的交易。

见多了各种情绪,很多时候晋海生基本都能判断出来哪些是真的不敢跳,哪些是特别想跳,又还有一点犹豫的。“就这一步,跳下去也没事儿,退缩了也就回来了”。话是这么说,但他最终还是会尊重对方的选择,实在不敢跳的,也不勉强。

忘战必危出自哪个兵书(背跃而下晋海生)(3)

也有人会选择教练陪跳。为避免两人在空中回弹摆动过程中发生碰撞。因此需要教练和游客各自绑脚,紧紧抱在一起。

“有的教练被紧紧勒着脖子不放手,还有教练肩膀被咬了两排大牙印子”这些情况,晋海生也没躲过。

尽管一些勇敢的人会选择单人跳,但是最后一刻还是会本能性的反手抓一下身后的人。

晋海生曾在同一天连续经历过3次,后来他总感觉每一个要跳的人都想抓住自己这个“救命稻草”。这样的动作不仅会给蹦极者自身带来危险,连同身后的人可能也会遭遇意外情况。

那天,没有人知道,他也害怕了。为了平复心情,他从在蹦极台“放人”换到了在水面“接人”。

在这个跳台上,或许就是那么一瞬间,晋海生无意中和很多人成了彼此生命中的一部分。

他有时候会想,如果当初没有来这里工作,生活又会是什么样子的。

意料之外的

发源于太行山麓的拒马河从河北省一路蜿蜒而来。渡口桥头,河水结成了好看的冰凌 。

十渡村是晋海生从小生长的地方。二十多岁的时候,他去了市里工作,后来又回到了这里。告别局促的出租屋和每日漫长而拥挤的通勤。群峦叠嶂的大山像一层层安全的屏障,把他与城市逐渐隔离。

晋海生花了12块钱,第一次直播蹦极时没敢露脸。

那天,他把手机时而对着远处,时而对着脚下,画面凌乱卡顿。只偷偷瞄了一眼镜头就又快速把头转了过去。

“北京十渡,260”他像个心虚的推销员,尴尬而小声地一遍又一遍重复着地理坐标和蹦极价格。

这是他辞职回家后做的第一件尝试与外界建立联系的事情。那个时候他在直播平台上只有几百个粉丝。一开始点赞寥寥,直播间也不怎么活跃。后来就干脆直接拍好视频,再上传。

没有了直视镜头的尴尬,晋海生不再紧张了。

各种惊险刺激的动作配上恰到好处的背景音乐,成全了越来越多人想去又不敢去的幻想。连续几天,粉丝数直线上涨。

直到某天早晨,当他靠在床头用一个多小时回复完粉丝留言后,突然间被吓了一跳,“自己居然跟几十万从未谋面的人就这样产生了交集?”

忘战必危出自哪个兵书(背跃而下晋海生)(4)

再到后来,当打开手机时,未读消息通知栏里就直接显示“9999……”一直顶到头。

他就这样意外地成了网红。然而,人红是非多。

看见下面的小船了吗?那是用来打捞尸体的。绳子多久换一次啊?什么时候断了什么时候换。价钱能便宜点吗?套脖子免费。

视频下的留言,常常让他觉得既生气又想笑。“每一根弹性绳都有严格的使用标准,满次数后,即便没坏也一定会换。而且每天都会反复检查。蹦极台下面的小船就是用来把跳下的人接上岸的。”面对误解,他很有耐心多解释几遍。

去年有一位女粉丝,专门从上海过来找他陪跳。结果这条视频被一个自媒体账号盗用,标题大意是“这个工作爽,大叔天天抱美女”。

“这样写太可恶了,何况我也不算大叔吧”他苦笑反驳。

也有网友说他“只抱长得好看的小姐姐一起跳”,他再次苦笑,“不好看的也没见有人说啊” 。

有时,他甚至会觉得一些揣测可笑到有点可爱。在需要教练辅助性推下去的蹦极视频中,有人留言,“够狠,姑娘把教练当现男友,教练把姑娘当前女友”。

晋海生又开通了直播,改为晚上八点,在家里。

除了把一些误解说清楚,他还是不知道说什么。如果没有人提问,就尬聊或冷场。有时在粉丝的要求下,也会用不大的声音唱几首歌。

关于网红,晋海生其实并没有太重的偶像包袱。直播的时候,不开美颜,不开特效,把最真实的一面完完全全地放在网络上。从今天吃的什么饭,到一个月工资多少钱,都无所保留。

他觉得自己就只是个普通的甚至有点Low的80后男青年。他觉得自己还不够努力。

不断突围

深冬时节,游乐园的设施全都停业,山里更见清冷。偶尔遇到村里的人,晋海生都会很有礼貌的打招呼,但也似乎并不多话。

村里人大多数都只知道他在十渡蹦极上班,但并不知道他每天都会做什么。即便是父母,也是后来才知道的。

每天蹦极跳台营业之前,第一跳都是由晋海生和其他蹦极教练去完成试跳,无论刮风下雨,这是晨检的惯例。试跳的目的主要也是为了测试设备的安全性。而在游客蹦极之前,最少还会有两道检查程序,安全带有没有绑紧,连接设备的带子有没有扣紧,

晋海生有一个QQ群,里面是全国各地的蹦极教练和爱好者。大家平时会进行技术上的切磋交流。有时候他也会琢磨出新的玩法,比如就绑住一只手,或一只脚去完成一系列复杂的动作。

忘战必危出自哪个兵书(背跃而下晋海生)(5)

他从不避讳自己笨拙的一面。空中做动作需要摘掉弹性绳上的海绵护体。100多斤重的弹性绳,沉重的金属卡扣经常会擦伤皮肤或打到自己。有一次不小心打到额头,眼睛上方肿了一个星期才消退,也有一次被打到眉骨,血流不止。

爱好一件事情的时候,就会不断地想去做一些新的尝试。就像打篮球一样,他总会琢磨今天用这个动作摆脱防守,明天用那个动作摆脱防守。“当然,一切都要在保证自己安全的情况下进行,评估动作的可行性。”

弹性绳怎么拿,下跃过程中身体如何保持平稳安全的姿态,前空翻和后空翻都需要注意什么,怎么翻,翻几次,固定体重下,前后左右摆动幅度有多大。他常常在脑海里反复琢磨。

蹦极台上更换了新的弹性绳,晋海生抱着换下的旧绳如获至宝。一根弹性绳里有一千根小红绳,而每一根小红绳的承重就是四斤,他亲自割开绳子测出了自己满意的结果。为了体验二保护受力,他还用小刀在弹性绳上密密麻麻划了很多条口子,尽管这样,这根承重上千斤的扁带最终也没用到。

冒险和谨慎在晋海生的性格中从来都不冲突。他喜欢这种既在掌控之中,却又不断突围的感觉。

忘战必危出自哪个兵书(背跃而下晋海生)(6)

去年12月,在黄果树坝陵河大桥上,除了成功完成单人最高蹦极外,他还进行了一次全新挑战,同河北来的蹦极选手用一根单人跳的绳子,完成370米高度的双人跳。

在晋海生的蹦极生涯中,这应该算是最惊险的一次了。双人跃下后,弹性绳拉到了极限。“咔”一声,来自脚踝拉扯的痛感随即涌上了脑门,二层保护绳最终受力。安全着陆后,同伴走了几步就崴到了脚,他没有受伤。

虽然蹦极多年的他对蹦极设施和弹性绳的安全性有十足的把握,但失去一层保护绳后,心里还是“咯噔”了 一下。

“生命只有一次,谁都会怕死” 他耸了耸肩。

在他见过的蹦极者中,年龄最大的72岁,最小的只有5岁。曾有一个七岁的小粉丝在家长的陪同下来找他蹦极,跳了三四次,越跳越开心。

“孩子的世界是单纯的,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拥有的越多,就越不敢去挑战那些对生命有威胁的东西。”

晋海生时常想,或许自己是幸运的,在人生庸庸碌碌找不到方向的时候也曾勇敢过一次。(文/孙晓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