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主疏泄、主藏血,与人的情志活动有关,并促进人体的消化和气、血、水的正常运行。肝喜条达而恶抑郁。这个道理大家都懂,可是该怎么疏?却又不是很清楚。只知如果肝脏无法正常排毒,毒素就会滞留在体内,再美的女人也会变成“黄脸婆”,再强壮的男人也会萎靡不振,垂头丧气。那么我们该如何来辅助肝的运行呢!今天咱就分享一个可以帮肝来排忧解难的穴位,膻中穴。

肝俞穴和膻中穴对应关系(经穴之疏肝理气)(1)

膻中穴,经穴名,出自《灵枢.根结》。属任脉。足太阴、少阴,手太阳、少阳,任脉之会。心包之募穴,八会穴之气会。

“膻中穴”:“膻”,羊臊气或羊腹内的膏脂也,此指穴内气血为吸热后的热燥之气。“中”,与外相对,指穴内。膻中名意指任脉之气在此吸热胀散。本穴物质为中庭穴传来的天部水湿之气,至本穴后进一步吸热胀散而变化热燥之气,如羊肉带有辛臊气味一般,故名“膻中穴”。又,穴为心包之所在,喻为心主之宫城,故名膻中。别名元儿、上气海、元见。

肝俞穴和膻中穴对应关系(经穴之疏肝理气)(2)

膻中穴多用于调理胸部疼痛、腹部疼痛、心悸、呼吸困难、咳嗽、过胖、过瘦、呃逆、乳腺炎、缺乳症、咳喘病等。膻中为心包络经气聚集之处,是任脉、足太阴、足少阴、手太阳、手少阳经的交会穴,又是宗气聚会之处,能理气活血通络,宽胸理气,止咳平喘。因此,以此穴为主穴治疗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病证及其它疾患等。

肝俞穴和膻中穴对应关系(经穴之疏肝理气)(3)

定位:在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四肋间,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功效:按揉膻中,可以疏肝理气开胸解郁,使得肝气及全身气机条畅,利于情绪的稳定,对养肝护肝有很好的辅助作用。

手法:按摩时,先用大拇指按揉膻中3分钟,由轻到重,以能承受为度。然后把手掌伸直,用手掌靠小指的一侧,以膻中为中心上下按摩12次(一上一下为一次),每日早晚各2回。

肝俞穴和膻中穴对应关系(经穴之疏肝理气)(4)

膻中最擅长当属理气,它还可以用来调理小儿咳嗽,气喘。当孩子夜咳比较多,或者虽然咳得不多,但是有喘息的声音,也就是孩子的呼吸不通畅的时候,我们给孩子从天突吮痧到膻中,看到膻中有出痧的时候,可以在其四周再继续允痧,帮助排外邪。膻中有理气作用一旦气机通畅了喘息就会好转。

肝俞穴和膻中穴对应关系(经穴之疏肝理气)(5)

所以,日常生活中,有条理有规律地对膻中穴进行梳理,按摩,适时的打通“气闸”,让全身之气畅通无阻,对胸闷,气郁都能起到很好的预防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