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是我国的第一大粮食作物,在2012年反超水稻,成为了我国产量最高的谷物2020年,我国的玉米生产大获丰收,总产量高达2.6亿吨,平均亩产量也再创新高,达到了843斤,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美国玉米最高产量是多少?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美国玉米最高产量是多少(美国的玉米一亩能产多少斤)

美国玉米最高产量是多少

玉米是我国的第一大粮食作物,在2012年反超水稻,成为了我国产量最高的谷物。2020年,我国的玉米生产大获丰收,总产量高达2.6亿吨,平均亩产量也再创新高,达到了843斤

然而,我国玉米的总产量与美国仍有1亿吨的差距,平均亩产也只有美国的57.3%。这就意味着,同样的面积,两国的产量却相差1.7倍。在这背后,美国的玉米高产竞赛值得引起重视。

1914年,美国的印第安纳州首次举行了首届玉米高产竞赛,消息一散出就得到了广大农户的积极响应。此后,赛事范围不断扩大,迅速遍及中北部各州,爱荷华州、伊利诺伊州、密苏里州、威斯康星州等地的专业种植户一次次刷新了高产纪录。

中北部的玉米带(Corn Belt)是美国玉米的主产区,当地的自然条件可以说是得天独厚。玉米带的土地深厚而肥沃,有机质含量高达3%~6%,夏季平均气温为21~27℃,降雨均匀而充沛,高度契合了玉米的生长发育特性。得益于先天优势,玉米高产竞赛的冠军往往都是在玉米带的各州中产生。

截至2020年,这项竞赛已经进行了56年,汇聚了美国一流玉米种植户的智慧,获得了丰硕的成果。2020年的参赛者共有7844人,个个都是玉米种植高手,所用技巧不尽相同。最终,27名优胜者脱颖而出,平均产量基本都超过了20000kg/h㎡,换成亩产量则在2600斤以上。而在国内,亩产1200斤以上就算得上是高产了。

除了各州冠军以外,这项竞赛最终还会产生一位全国冠军,这也是所有参赛者的终极目标。经过激烈角逐,冠军奖杯最终被来自密歇根州的Don Stall夺得,他的农场平均每公顷玉米产量达到了29380kg,折算成亩产量就是3917斤

这还不是最夸张的。在历年的全国冠军中,最高的纪录由David Hula于2019年创下,至今未被打破:每公顷产量高达38000kg(含水率14%),换成亩产量则为5066斤。而在我国,目前最高的纪录由新疆兵团第六师的奇台农场创造,亩产量为3326斤,比2017年的纪录提高了约300斤。

不难看出,美国的最高亩产量明显比我国更高,两者大约相差1700斤。抛开这一极大值来看,美国的平均产量也更有优势:美国玉米的平均亩产量为1400~1600斤,而我国的平均亩产量则为800~900斤,相差约700斤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去年部分玉米产区的天气状况并不理想,有的地区气温比往年更低,有的则干热少雨,但这些地区都不乏高产田块,2500斤以上的测产实例有很多。究其原因,还是科学的田间管理发挥了重要作用。

经分析,各州优胜者的田间管理有一定共性,或多或少都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

选择适合当地的玉米品种(所有优胜者种的都是转基因品种);在播种时注意控制株距和播种深度,确保密度适宜,做到一播全苗,苗齐苗全;对植株和土壤成分进行定期检测,根据肥力状况制定追肥方案;使用生物改良剂改良土壤,维持土壤pH的稳定;聘用专业的农业技术指导等等。

这些经验为产量一般的玉米种植户提供了借鉴和参考,形成了很好的示范效应。经过选取地块、测定种子的水分、验收产量等一系列严格的步骤,评选出的赢家不仅可以拿到高产证明书、受到大力表彰,还能获得优厚的奖金,种植技术也会予以登报、推广。

重赏之下,各州农场主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这在无形之中对玉米生产起到了推动作用。比如在上世纪30年代,美国玉米的平均亩产量只有区区200来斤,竞赛高产田块能达到1000~1200斤,向其他农户展示了玉米高产的诱人前景。另一方面,这也有利于选育出高产的玉米品种,大大缩短了品种更新换代的时间。

视线再回到中国。近年来,中国玉米的亩产量只有美国的50%~60%,这背后的原因令人深思。

先从自然环境上来看。和美国的玉米带类似,我国的高产纪录也具有地缘性,往往由以新疆为代表的西北产区创下。西北地区的优势在于光热资源充足,昼夜温差大,土层深厚,病虫害轻,有利于夺取全国玉米高产。但不利因素也同样存在,比如干旱缺水、土壤贫瘠、水土流失严重等等,土壤条件不佳。

新疆建设兵团农场

如果单论土壤条件,国内最好的玉米产区当属东北,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高达2%~3%。东北产区是我国目前产量最高的“玉米粮仓”,但是单产迟迟提不上去,以至于成为了瓶颈问题。东北玉米的最高亩产量只有2674斤,和新疆的3300多斤还有不小的差距。

客观来看,西北和东北都有各自的优势和劣势,要想克服自然条件获得高产,还是要从人为管理入手。

我国的玉米生产相对分散,农户的平均耕地面积不到8亩,地块规模小,很难像美国的农场一样实现规模化生产。农户在选种、播种时各有各的主张,不重视后续田间管理,经营相对粗放、分散,不利于玉米良种的推广以及高产技术的普及。

有专家指出:我国的玉米在育种、栽培、植保以及农机生产等方面显然落后于美国,小农户经营依然是主流的栽培耕作方式。我国现阶段虽然正在普及机械化,但机械作业的水平还是有所欠缺。

首先,我国的玉米播种机出现漏播和重播的概率较高,综合下来保苗率还不到85%;其次,在收获阶段,玉米籽粒机收过程中破碎率高达6%~10%,非常不利于玉米的后期储存。客观来看,我国机械作业的精细化水平还有待提高,摘穗、脱粒、清选等各个环节都有可能对玉米产量造成一定损耗。

应当说,我国的玉米产量还有很大的潜力,提高亩产量是一个重要的突破口。参考美国的高产经验,我国也可以因地制宜举行类似的高产竞赛,根据西北、东北等各自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对高产田块的种植品种、技术进行分区域推广。

对于中国和美国的玉米亩产量,您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