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 题

1963年,人们刚经历了三年自然灾害,对于食物的渴望无以复加。

某北方钢厂机修分厂超额完成任务,上级奖励一头重达250斤的猪。全厂职工每人分得一张餐券,期盼着能吃上食堂香喷喷的肉菜。

梁拉娣(苗圃饰)是该厂电焊工,丈夫病故 ,一人拉扯着四个半大不小的孩子。她想方设法向旁人又讨得一张餐券。这不仅能让四个孩子开开荤,还想尽力满足女儿七岁生日能吃上四个热菜的愿望。

梁拉娣从食堂打回两份菜。儿子大毛带着两个弟弟也端回俩菜:一只烤熟的麻雀,一碗炖猪尾巴。原来兄弟仨偷割了那头猪的尾巴。此时,厂里也正把这事当作重案调查,还惊动了公安局。

动人心魄的画面(铭心刻骨的画面)(1)

动人心魄的画面(铭心刻骨的画面)(2)

四个孩子眼巴巴地瞅着桌上的饭菜。拉娣看着碗里的猪尾巴心惊肉跳。她不知道这饱餐一顿的后面等待他们的将是什么。

拉娣的心在挣扎,但她更不想让孩子们失望。

“吃!都吃干净,一点也不要剩!”

梁拉娣坐在床边,看着狼吐虎咽的四个孩子。

动人心魄的画面(铭心刻骨的画面)(3)

整部剧这才算是个开头,但母亲看着四个孩子吃饭的画面,却怎么也挥之不去。它不断地从我脑海跳出,甚至忽略了《大厨》全剧突出的主题是什么。

动人心魄的画面(铭心刻骨的画面)(4)

好熟悉的画面!

我仿佛看到,坐在床边的是我的母亲,埋头吃饭的是大哥、二哥、弟弟和我。所不同的是,梁拉娣满眼带着惊恐与悲伤,而我的母亲,身边并排坐着的还有我的父亲,他们的目光是那么的慈祥,慈祥里带着知足。

真的,在那个缺吃少穿的年代,要是能填饱肚子就很知足了。

我不曾记得有饿肚子的滋味,那是因为有疼爱我们的父母。他们宁肯自己饿着,也要填饱我们的肚子。

那时,一个家庭有四个孩子不算多。但在困难时期,是实实在在的几张嘴啊!父亲不止一次地安慰母亲:这四个孩子就是咱们的四块宝贝!

那时,父亲身体不是很好,是母亲为一家人能填饱肚子拼命地操劳。用鸡蛋换粮食,用细粮换粗粮。定量粮食不够吃,就买高价粮。粮食吃不到月头,东凑西借也不能饿着孩子们。

母亲发现,农村粮食相对便宜些。所以,在那段时间里,她每月至少两次要到五十里地外的郊区农村换粮食,背着半袋细粮去,扛着一袋粗粮回。每次都是天不亮就出发,沿着铁路徒步往返,天黑才进家门。还得防备着有人说是“投机倒把”。

母亲聪明能干,即便是地瓜干、菜窝窝、野菜饼,也都做的有滋有味。

母亲白天工作,晚上操劳家务。那时,日子过得紧巴,为了让孩子们穿的整洁体面,她手里的针线活从来就没有停下过。直到我们各自成家以后,她的孙辈们也是在缝纫机哒哒哒地伴随中一天天长大。

我们眼里的母亲,无论冻馁劳累,还是伤痛委屈,都没有压弯她的腰。为了儿女,她吃苦耐劳、无所不能。她骨子里透着一股韧劲,整个人永远都是那么的积极乐观、精神饱满。我想,她一定是对每一天都满怀着希望和梦想。

父母这辈子对儿女倾注了全部的心血与汗水。这种默默的、无尽无边的爱,像春风化雨入土,浸润我们每个人的心灵,潜移默化地引导我们向上、向善。

今天是大年初二,是出嫁闺女回娘家的日子。如今父母都走了,把娘家带也走了。

此时,我的心情比较复杂,整理出以上小文,不知道用什么标题更合适,就叫《无题》吧。

愿这篇小文化作一片白云,随风飘向天国,也飘进心中的娘家。

2021年1月13日

动人心魄的画面(铭心刻骨的画面)(5)

2017年与88岁的母亲合影,也是最后一张合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