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君莫开口原唱(劝君莫唱摇啊摇)(1)

实际上,摇摆歌是宁夏海原、西北乃至整个国人心中的痛!摇摆歌与大地震有不解之缘?

2007年至今,王绎龙舞曲专辑中《摇啊摇》始终在舞曲排行榜上居高不下,歌迷很是迷恋而疯狂。一时间大街小巷、村头车内处处浸透在《摇啊摇》的激昂乐曲当中。《摇啊摇》歌词:“灯光闪烁 不必啰嗦,我就是传说中的那个摇摆哥,我是摇摆哥 音乐会让我快乐,我是摇摆哥 我已忘掉了寂寞,我是摇摆哥 音乐会让我洒脱,我们一起唱这摇摆的歌,其实快乐就是轻松摇摆……”

1920年12月16日 ,中国固原地区海原县发生了人类历史上最悲惨的一次大地震。此震是中国内陆地区近代历史上发生的最大地震,损失极大,波及面极广。全球地震目录定此震为8.6级,地震的有感范围远达北京、上海、重庆。极震区内村镇埋没,地面或耸成高陵或陷为深谷,山崩地裂,黑水横流,海原、固原等4城全毁。仅海原一县死者就达7.3万余人,全区因地震而死者不下20万人。据1949年以后调查,地表断裂带从海原县李俊堡开始向西北发展,经肖家湾、西安州和干盐池至景泰,全长200千米。此震为典型的板块内部大地震,地震释放能量相当于1200枚原子弹爆炸!而且这次地震重复期很长!

这次近代以来全球震级最强、死亡人数最多的大地震,遗留下的许多悬念至今没有破解。和所有的自然灾害一样,海原大地震后,谣言、神话四起!

地震过后,当地人认为,这首在当地曾经颇为流行的一首“摇摆歌”,而这首歌是地震前兆,冥冥之中有一种力量在暗示要发生地震。 关于“摇摆歌”怎么在地震前流行起来有两个版本。

版本一:据幸存者回忆,那年春夏之际,海原地震带来了个形似和尚的货郎,他边走边唱,见到什么就唱什么,每唱完一句,就在后面缀一句:“摇摇摆,摆摆摇,地摇了,哗呀哗啦摇,咯呀咯噔摇”的造势词,“地摇了”其实就是海原人对地震的最通俗称呼。由于孩子们好奇好学,再加之此歌不讲究韵律,见什么唱什么,孩子们很容易学会,因此,“摇摆歌”就像风一样在海原地震带流行了起来。

版本二:兰州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员郭增建说“‘摇摆歌’在地震前在海原一带流行的现象很怪,说不清,很可能是孩子的某种感知天性没有受到后天的影响,感知到地震在那要来临,但孩子们又不能明白地说清怎么回事,便以歌谣的形式传达感知到的信息。

我们搜集整理的摇摆歌歌词:

《摇摆歌•园子里的绿韭菜》(其一)

园子里的绿韭菜

摆摆摇

货郎子哥哥快挑来

摇摇摆

咯呀咯噔摇

哗哩哗啦摇

货郎子哥哥不挑来

摇摇摆

地摇了

稀哩哗啦塌散了

哗啦哗啦摇

咯呀咯噔摇

《摇摆歌•一碗浆水》(其二)

一碗浆水咽下去

摆一摆

心上的火气败下了

摇一摇

咯呀咯噔摇

哗呀哗啦摇

四六的毛毡上躺下了

摇摇摆

地摇了

稀哩哗啦塌散了

哗呀哗啦摇

咯呀咯噔摇……

《摇摆歌•一碗羊肉》(其三)

一碗羊肉摇一摇

白花了

世上的好人摇摇摆

贼杀了

咯呀咯噔摇

哗哩哗啦摇

《摇摆歌•大豌豆开花》(其四)

大豌豆开花

摇一摇

麦出穗;

不是王法吆

摇摇摆

咱两个睡。

《摇摆歌•大脚片子》(其五)

大豌豆开花摇一摇

没出穗。

大脚片子摇摇摆

没处去

咯噔咯噔摇

哗啦啦摇

丝线帘子摇一摇

甩着呢

尕尕脚儿摇摇摆

栽着呢

咯噔咯噔摇

哗啦啦摇

《摇摆歌》是地震前兆还是巧合?后人根据地震幸存者的悲惨经历和代代口述记录下这一蹊跷古怪的史实。其中的玄机无人可解!

弹指一挥间,96年风风雨雨,大地震幸存下来的“海原地震老人”一个个地离去了,带着魂飞魄散的灾难记忆。大地震留下的先知先觉的“摇摆歌”、吞没驼队的地裂、神秘出没的水怪、无法定论的地震成因……被扭曲的田埂、崩塌的滑坡、劈为两半的老柳树、浩瀚的震湖等地震遗址,成了海原乃至整个西北人心中永远解不开的疙瘩!

地震是有周期的,大约100年一次,这是科学定论!

当然有的地震是没有周期的!

我们愿意选择后者,更愿意没有地震!

我们坚持发对迷信,更加崇尚科学!可是,我们还是劝君莫唱《摇啊摇》!

劝君莫开口原唱(劝君莫唱摇啊摇)(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