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视剧多以富豪、老总等高端阶层人物为主角,下层百姓被忽视的今天,《心居》把镜头对准了进城的打工者,并以他们中的一员为主角,倾情塑造了弱势女子冯晓琴。

这就显得极其可贵。不仅体现了《心居》制作者的良知,也使这部电视剧具有了深远的社会意义。

我们该如何看待冯晓琴,她是心术不正的“坏人”,还是进城打工的奋斗者和成功者呢?

心居冯晓琴怎么成功的(如何看待心居中的冯晓琴)(1)

海清在《心居》中饰演的冯晓琴

1.冯晓琴是进城打工者的一个缩影。

无疑,《心居》塑造的冯晓琴是一个真实的外来打工妹形象,或者说是打工者的一个缩影。

冯晓琴身上既有农民工的朴实与善良,也有迫于生存而滋生的精明与心机。所以在她15岁到上海打工经历了一番坎坷后,就聪明地选择了一条能够在上海生存下去的捷径——与上海本地人结婚。

心居冯晓琴怎么成功的(如何看待心居中的冯晓琴)(2)

《心居》中冯晓琴的丈夫顾磊

冯晓琴的丈夫顾磊算不得有钱,也不能干,但老实憨厚,自然被精明的冯晓琴捕获,使他对冯晓琴言听计从。

这桩婚姻付出的代价就是冯晓琴侍候顾家四代人。

冯晓琴没有埋怨,而是用自己的勤劳把一个大家庭料理得井井有条,老少满意。

为了讨老奶奶的欢心,晓琴学会了做上海菜,还把老人家要吃的药安排得妥妥当当;为了让公公高兴,晓琴把公公的眼镜修好,把公公的衣服熨得整整齐齐。

为了体现冯晓琴的价值,剧中专门给她设置了一个外出几天的桥段,结果顾家乱得一塌糊涂,充分显示了冯晓琴在顾家的重要位置。

心居冯晓琴怎么成功的(如何看待心居中的冯晓琴)(3)

海清在《心居》中饰演的冯晓琴

经过8年的卧薪尝胆,冯晓琴可以实现她内心的愿望了:买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独立门户。

这是一切外来打工族的共同愿望。唯有在城市里有了房子,才能站稳脚跟,属于真正的城市人。多少打工者的艰辛付出和流血流汗不都是为了这一目的吗?

这也是冯晓琴的正当要求。她没有抛弃丈夫和儿子,而是给自己的小家创造一个独立的空间。

心居冯晓琴怎么成功的(如何看待心居中的冯晓琴)(4)

《心居》中海清饰演的冯晓琴和童谣饰演顾清俞

但是,在房价飞涨的当下,冯晓琴没有购买的能力,她只有鼓动丈夫向他姐姐顾清俞借钱。

顾清俞是一家外资企业的高管,她有这个能力,又是在帮助她弟弟,按情理她应当帮忙。但是,精明的顾清俞看出了冯晓琴的心机,高高在上的顾清俞更不想让冯晓琴自立门户。

嫁到顾家,有了上海的户口,已经是一个外来打工者的福气了,买房子是非分之想。

在她眼里,像冯晓琴这样的外来打工者就应当寄人篱下。

所以,顾清俞不但自己不借,还鼓动顾家人劝说顾晓琴打消这个念头。

心居冯晓琴怎么成功的(如何看待心居中的冯晓琴)(5)

《心居》中顾家大聚会

顾清俞料想不到的是,倔强的冯晓琴竟然当众驳斥了顾家人的说法,更没料到顾家人在冯晓琴一番慷慨陈词后,无言以对。最终是顾清俞的父亲怀着愧疚的心理借给冯晓琴50万,帮助冯晓琴实现了买房的愿望。

高人一等的心理决定了顾清俞不会善罢甘休,她又教唆弟弟顾磊冯晓琴离婚。

冯晓琴忍无可忍了,她下决心离开顾家。顾磊自然离不开老婆,他拼命阻拦,结果滚下楼梯身亡。

与其说这是一个意外,实际上是顾清俞的狭隘心理所造成的恶果。

心居冯晓琴怎么成功的(如何看待心居中的冯晓琴)(6)

海清在《心居》中饰演的冯晓琴

丈夫死了,冯晓琴必然有离开顾家,一切从零开始的危机。

但是,冯晓琴没有屈从这一命运安排,也没有接受公公的施舍,把顾清俞给予儿子小虎的学费也退了回去。自己跑外卖养活她和儿子。

冯晓琴每天按往常那样做好全家人的早饭,送儿子上学,然后骑着电动车疯跑,以赢得更多的收入。在刚刚播出的一集中,冯晓琴还遭遇车祸,受了轻伤,因此回家晚了又受到顾清俞的奚落......

《心居》仅仅播出了三分之一,一个坚韧、聪明、善良的冯晓琴已经立起来了。随着剧情的深入,冯晓琴的形象一定会更完善、更感人,海清也因为塑造这一人物而人气暴涨。

心居冯晓琴怎么成功的(如何看待心居中的冯晓琴)(7)

海清在《心居》中饰演的冯晓琴

2.《心居》带着偏爱的感情塑造冯晓琴。

显然,《心居》的编导偏爱冯晓琴这个人物。

他们给冯晓琴的戏份最多,几乎占了全剧的一半。

冯晓琴设置了许多重头戏。如冯晓琴舌战顾家、冯晓琴出走、冯晓琴买房子、冯晓琴醉酒、冯晓琴跑外卖等等,都是剧中的高潮,都让观众感动。

心居冯晓琴怎么成功的(如何看待心居中的冯晓琴)(8)

《心居》中的冯晓琴和顾清俞

冯晓琴顾清俞的对手戏中,编导的感情都倾向于冯晓琴这边,使这个弱势女子的风头始终压着强势的顾清俞。

如在顾磊死后,冯晓琴顾清俞说道:

是你那番挑唆性的话,迫使我离家,才发生了顾磊阻拦,不慎摔下楼而身亡的悲剧。所以,顾磊的死你是有责任的。

从骨子里歧视冯晓琴顾清俞自然不服,她用盛气凌人的口吻说了许多侮辱冯晓琴的话。

冯晓琴更加来劲,她从出身、命运、性格等许多方面把顾清俞说得体无完肤。再加上海清的激情发挥,使冯晓琴的表情、语速、肢体等等都强于对方,有一种居高临下之感。

心居冯晓琴怎么成功的(如何看待心居中的冯晓琴)(9)

《心居》剧照

《心居》的编导还给冯晓琴身边设置了许多帮助她的好人。

善良的公公始终看好冯晓琴,他认为儿子顾磊乃至顾家能有这样的媳妇是福气。在冯晓琴买房时,尽管有女儿的阻拦,他还是支持了50万元。

儿子死后,女儿鼓动他把冯晓琴赶走,他始终没有表态,也没有任何行动的迹象。日常生活中,他还主动给冯晓琴买菜钱、给孙子小虎学费,以减轻冯晓琴的负担。

心居冯晓琴怎么成功的(如何看待心居中的冯晓琴)(10)

《心居》中的冯晓琴和展翔

展翔看似玩世不恭,但他能分清人的善恶,对冯晓琴充满了同情和好感。冯晓琴买房时,他借出100万;顾磊死后,冯晓琴违约不买房了,房主不退3万元的定金,展翔出面搞定此事,解决了冯晓琴的燃眉之急。

剧情还预告展翔资助冯晓琴20万元,帮她办起了一所养老院,使冯晓琴有了自己的事业和稳定的收入。

心居冯晓琴怎么成功的(如何看待心居中的冯晓琴)(11)

《心居》中的冯晓琴和展翔

展翔也是冯晓琴心事和苦恼的倾听者。冯晓琴在展翔这里得到了情绪的宣泄和精神的放松,展翔也从冯晓琴的倾诉中,得知了这个女人的善良和能干,乃至产生了爱慕之情。

至于两人能否走在一起,还不清楚,也不重要,编导对于这个弱势女子的偏爱已经十分清晰了。

心居冯晓琴怎么成功的(如何看待心居中的冯晓琴)(12)

海清在《心居》中饰演的冯晓琴

3.关注和尊重打工者使《心居》具有社会意义。

那么,怎样看待冯晓琴,怎样看待进城打工族这一群体呢?

有人说冯晓琴心机太重,过于精明,也有人同意顾清俞冯晓琴的评价,认为她与顾磊结婚就是为了扎根上海。

我以为冯晓琴是善良和坚韧的女性,剧中也有许多这方面的细节。如邻居给冯晓琴赔款时,她不要;公公给他买菜的钱多了,她立即把多出的部分退还。在展翔帮她要回买房的定金时,她专门叮咛房主也不容易,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等等。

至于冯晓琴的坚韧与能干,在剧中展示了很多,就不赘言了。

心居冯晓琴怎么成功的(如何看待心居中的冯晓琴)(13)

《心居》中冯晓琴母子俩

冯晓琴想在上海立足,无可非议,她找顾磊结婚是一个女人在城市打拼的无奈捷径,也合乎情理,何况冯晓琴的个人条件要比顾磊好得多,傻乎乎的顾磊能有这样的媳妇已是烧高香了。

其次,冯晓琴顾磊也是有感情的,她促使顾磊进步、精心养他们的儿子都有感情的因素。

更重要的是,冯晓琴在顾家任劳任怨地干了8年,也是出于真心实意,剧中展现她在这个时候的形象都是乐观和积极的。

心居冯晓琴怎么成功的(如何看待心居中的冯晓琴)(14)

海清在《心居》中饰演的冯晓琴

冯晓琴的心机太重,过于精明是她的生存现状所致。

她没有可以依赖的父母,也没有旱涝保收的铁饭碗,丈夫还是一个窝囊废。要生存、要发展、要把孩子养大,她只有精明算计,否则随时就会有危机。

顾清俞这样有着高收入、好颜值的女人自然不用算计了,也没必要为生活小事费尽心机。

所以,冯晓琴顾清俞这两位剧中主角谈不到谁好谁坏,她们都是编导赋予的真实的人。若在现实中,她们也是由各自的生存条件所决定的不同类型的人。

心居冯晓琴怎么成功的(如何看待心居中的冯晓琴)(15)

建筑工地的农民工

看看我们身边有多少类似冯晓琴的进城打工者。

城市里的一栋栋高楼是他们筑起,一条条道路是他们清洁,一单单外卖由他们送到,一份份快递由他们运走。几乎所有的行业、所有的地方都能看到他们忙碌的身影。

正因为他们,城市干净了,城市人方便了。

心居冯晓琴怎么成功的(如何看待心居中的冯晓琴)(16)

外卖小哥

但是,他们未必能得到应有的尊重。

孩子上学要掏额外的费用,全家住房根本不敢考虑,多数人都住在廉价的城中村或简陋的工棚里,啃几个馒头、吃一碗面条是家常便饭,在大街上行走也会遭受鄙夷的目光......

心居冯晓琴怎么成功的(如何看待心居中的冯晓琴)(17)

《心居》中的四个主要人物

《心居》能关注他们,能以他们群体的一员为主角,就是对他们的尊重和敬意,是积德行善的大道。

从这个意义上讲,《心居》已超越了电视剧本身,是为普通百姓构筑的“广厦千万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