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震与八一农垦大学(王震与八一农垦大学)(1)

  农大要有“八一”特色  在祖国的东北角,有一片沉睡千年的荒原,人称“北大荒”。1954年6月,时任铁道兵司令员的王震到黑龙江汤原视察,面对茫茫黑土地惊叹不已:“北大荒真名不虚传。漠漠荒原,一望无边。这片未开垦的处女地,真是搞农业机械化的好地方!”  1956年5月,曾率部开荒南泥湾的王震被任命为农垦部部长。6月,王震就亲自带领20多名铁道兵师团干部乘火车赴黑龙江密山进行荒地考察。9月,他向党中央建议集体转业20个师的官兵参加农垦生产,充实农垦队伍。于是,在王震的精心策划下,铁道兵9个师和1个军官预备队共1.7万余名复转官兵,陆续开进密(山)虎(林)宝(清)饶(河)荒区。之后,他又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动员一批干部来到北大荒。  1958年3月,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在成都召开,通过了《关于发展军垦农场的意见》。在王震的组织下,中国人民解放军各总部、各军兵种、各大军区、各军事院校近10万转业官兵开进了黑龙江、乌苏里江和松花江下游流域,唤醒了北大荒的千里沃野,这一壮举史称“十万转业官兵进军北大荒”。大批部队集体转业到北大荒参加垦荒,成为当时的一件盛事。  在10万大军开进北大荒垦区后,国营农场一下子扩展了80多个,人口也达到近50万。在垦区生产迅速发展的同时,人才匮乏的问题突出地摆在农垦人的面前。  王震除了从全国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聘请农业专家,接纳中央国家机关的千余名“右派”到垦区来外,还建议创办一所北大荒垦区自己的大学,以适应农垦事业大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1958年7月19日,铁道兵农垦局农业大学宣告成立。从此,北大荒有了自己的大学。经王震提名,农垦部党组研究决定了校领导人选。校长由王震兼任,校党委书记由牡丹江地委书记、铁道兵农垦局局长兼党委书记王景坤兼任。  铁道兵农垦局农业大学选址在黑龙江密山县裴德镇。在抗战时期,这里曾是日军的兵营。学校初建时,仅有8栋旧平房、4台天平、24台显微镜、5000册左右的图书资料以及20余名教职员工,办学基础极为薄弱。农大第一期从垦区内部招生1000多名,绝大多数是部队转业干部。学生入学后,住的是日军旧兵营。面对艰苦的物质条件,学生们没有丝毫的怨言。虽然睡的是双层大通铺,毕竟比农场住的用树枝搭起的“马架子”强多了,而且这里还有电灯和自来水。大家关心的是好不容易上了大学,怎样在大学里好好学些东西。在谈论校名时,大家总希望有一个叫得更响的校名。  10月,王震参加了铁道兵农垦局在农大举行的草炭积肥现场会。学校举行全校师生员工大会,请王震讲话。王震在讲话中展示一张纸条,说:“有个同学建议我给学校取名……”他思考片刻后说:“就叫‘八一农业大学’怎么样?”王震接着说:“用‘八一’来命名,就是要农大保持和发扬我军的光荣传统,用共产主义精神来教育学生,培养又红又专的专门人才,以便用现代科学技术支援和武装垦区……”  1959年6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正式定名为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文革”中,八一农大的校名三次改名,曾叫东北农垦大学、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大学、黑龙江农垦大学,都去掉了“八一”两个字。1978年7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王震听到八一农大的汇报后,气愤地说:“校名不能改,不能改,是谁给改的?他们就是讨厌‘八一’两字。不行,要改回来!”1978年10月,学校正式恢复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的校名。   对学校关怀备至  王震对八一农大非常关心,经常过问办学事务。王震亲自给学生选定了《作物栽培学》、《肥料学》、《农业机械学》、《畜牧学》、《拖拉机构造与原理》等17本书为教材。  1958年夏秋,党中央发布了“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8月下旬开学后,八一农大开始只开两门课程:一门是整风,学习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统一思想;一门是生产劳动。当时有同学想不通,认为应以系统学习理论为主,生产劳动那么多,还不成了八一农场。  当时,学校将学生编成了一个民兵师,学生按民兵组织形式由原来的几个系改编成8个连,党支部建在连上,上自党委、政治部,下至各个党支部,思想政治工作是十分严密细致的。一次,副校长姜瑞元针对学生的思想状况,曾讲了一席话:王震部长对我说过,他参加了中央工作会议,参加了党的教育方针的制定。他说:旧中国大学培养的学生,脱离生产,脱离实际,书本知识学的再多也没有用。我们学校要和旧大学不一样,要翻过来办。教育要和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要和实践相结合,脑力劳动要和体力劳动相结合,这应作为我们办学的指导思想。  经过学校各级党组织的教育,同学们终于领悟到学校之所以只开整风和生产劳动这两门课的用意。  王震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八一农大坚持在生产基地办学,学生在校期间参加一个完整周期的农业生产劳动。学生首先要求取得熟练农业工人的资格。  八一农大的每个学生都要求学会开拖拉机,懂得现代化的机械化大生产。1959年春,根据王震的指示,农垦部给八一农大调拨了10台全新的斯大林-100号拖拉机。师生们高兴地说:“这是校长给我们送来的最好的新春礼物。”从此,上课、实习以至远征内蒙古呼盟和湖北荆州地区开荒,都用上了这些拖拉机。学校农机教师钱简可、狄超义、朱文莲、吴美云等人,手把手地教学生学习驾驶拖拉机。学校原来接收密山农校的耕地只有七八百亩。1959年,全校师生用这10台拖拉机开荒种地,当年就达到两万亩。  八一农大特意开辟了一块大豆高产试验田,同学们习惯地称之为“部长试验田”。王震看过这块试验田后曾风趣地说:“种大豆,第一年打100斤,第二年打200斤,第四年打400斤就毕业。”作物产量是不可能逐年翻番的,王震这句话只是强调学生要重视在实践中实习,要从生产成果上体现和检验学习成果。  建校初期,师资奇缺。因此农大只能上大课,学生为此提出了不少意见。学校也很无奈,表示:“农垦部早就知道,也与许多农业大学协商,想请他们支援,调些教师来,但愿意来的不多。”对此,王震针对在校学生以转业军官为主的特点,指出这批学生可以采取“自学为主,教师辅导”的办法进行学习。学校还挑选出一些文化程度较高、有一定生产实践经验的学生,担任“小先生”,在教师指导下,给同学们上一些辅导课。  在八一农大被改为全日制学校之后,师资短缺的矛盾显得更加突出。王震对副校长姜瑞元说:“你可以到垦区挑选一些“右派”来校当教员,他们都有真才实学,讲自然科学,怕什么?又不是叫他们讲社会科学。”姜瑞元立即责成学校人事部门派人下去选调,终于请来了34名教师,缓解了燃眉之急。王震还直接向国家计委和北京农业大学要应届毕业生,扩大教师队伍。他邀请北农大著名专家蔡旭、李竟雄、孙渠等教授来校讲学,并亲自向东北农学院换教师,使学校的教师迅速激增到235名。因为学校计划增设了中文系,王震把当时在北大荒劳动的著名诗人艾青、郭小川等人也带来了。  王震知人善任,各扬其长。1959年5月,王震在一次师生座谈会上说:“第一批入学的转业官兵学生,要培养成为垦区国营农场的各级指挥员。他们经受过部队的锻炼,受过党的多年教育,有实际工作经验,经过在学校4年学习提高以后,将来在国营农场的各级领导岗位上,要挑起全面责任。那3个系从社会上招来的高中毕业生,经过4年学习,要培养成为农学家、工程师和畜牧师,成为农垦战线上的参谋。”  学校教学条件的改善一直记挂在王震的心头。1960年,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的印刷厂下马。中宣部副部长张际春得知王震在北大荒创建了一所大学,就打电话问他要不要这个印刷厂。王震求之不得,非常高兴,马上通知八一农大立即派人到北京办交接手续。八一农大把印刷厂的厂长、技工和印刷设备全部接收回校。  王震对知识分子谦恭礼让,对师生关怀备至。每次到八一农大,总要召开教师、学生座谈会,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他视察过学生食堂和试验田,他到青年水库看望过参加修建大坝的学生,还曾和教师、干部代表一起合过影。姜瑞元每次去北京汇报请示工作,总要带上一名教师,因为王震习惯于直接听取教师们的意见。在建校过程中,王震特意关照,要给教授们盖一些比较好的住房。  王震很关心师生的生活。在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八一农大师生节衣缩食。王震给姜瑞元等校领导写信说:“社会主义建设前进中的严重困难,要求我们鼓舞士气,克服困难。”王震还说,校园里不要种那些花花草草,要都种上玉米,每穗棒子都长到一尺二,首先要让师生吃饱肚子。他对校党委副书记陈万才说:“要调低小麦的上交数,适当增加学生的口粮。”按《高校六十条》的要求,学校坚持课时不减,课余时间师生们坚持劳动,背豆秸,碾包米核,捞泥鳅,解决吃不饱饭的问题。学校给王震寄去两斤代食品,他收到后寄回两元钱,还写信表扬学校做得对。  不仅要办,而且要办得更好  1958年,教育领域也出现了“大跃进”。在北大荒,农场办的“红专学校”或“农业大学”、“工业大学”等一哄而起,生产队普遍设立职工“夜大学”、“红专班”。1959年上半年,国务院下令整顿1958年新办的院校。八一农大面临着生存危机。王震顶住压力,坚持说:“不仅不能下马,还要把八一农大办好,办成农垦部部属的正规大学,还要盖一流的教学大楼,请著名的专家。”农垦部党组果断决策,八一农垦大学不仅要办下去,而且要办得更好,同时决定将八一农大作为国家农垦部直属全日制高等学校。消息传来,全校师生欢呼雀跃。学校不但保留了下来,而且有了新的发展。在原有农管系的基础上,增设3个系3个专业(四年制),并从黑龙江、辽宁、吉林等地招收新生206名。1959年11月,根据王震关于“转业军官都要做八一农大学生”的指示精神,又在垦区内招收600名转业军官入学。  根据当时虎(林)饶(河)垦区建设的总体设想,虎林要成为垦区未来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由于八一农大在密山裴德的基础设施非常简单,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生活需要。1959年8月27日,王震给八一农大写信指出:“决定在虎林建立农大的新校址”,并要求校领导在虎林县的新校址未建成以前决不搬家,以免妨碍教学。  1960年,国家遭受经济困难,许多工程被迫下马。学校只在虎林西岗盖了一幢两层的学生食堂,就被迫停建了。王震一次来校视察,几位搞基建的老工程师对他讲:原密山农校校址的地下管道、水源地都是现成的,离火车站只有两公里远,整个条件要比虎林好得多。如在密山继续发展,可以为国家节省好几百万元。王震听后十分赞赏,于是接受学校其他领导同志的建议和意见,当即决定就在密山裴德继续建校。对此,他还主动承担责任,对姜瑞元说:“你们的意见是对的,我原来的想法错了。”从此,按照王震的指示,农垦部报请国家建委、计委同意,每年都给学校拨一笔基建费,使学校的教学、科研和师生员工的生活条件有了明显改善。  王震工作十分繁忙,但是他心怀垦区,情系学校。从1958年到1962年,他每年几乎都要来垦区检查工作三四次。每次来垦区视察,几乎都要来八一农大落脚。当时,学校条件比较差,最初连招待所也没有,从卫生所边上临时腾出一个房间,椅子是硬板椅,床是硬板床,只是被褥铺得暖和一点,但是王震对此没有任何怨言,总是兴致勃勃。  “文革”初期,八一农大受到很大冲击。王震不顾忌自己的安危,竭力保护学校领导和教师。王震还经常来到学校的实验农场参加劳动,来减少因“文革”而给师生们带来的压力。每次视察、劳动,王震都亲自下到农田里,完全不顾战争年代留下的伤痛。  1964年9月21日,由于种种复杂的原因,王震突然被通知批准休养两年,暂时离开农垦部。两年后,休养结束,“文革”也爆发了。1968年,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成立。在“左”的思潮影响下,原有大专院校大都“斗、批、散”。1969年,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被撤销。直到1973年4月,才重新恢复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王震在1975年担任国务院副总理后,虽然并不直接掌管农垦系统,但只要八一农大有事找到他,他总是亲切接待,尽量帮助解决问题。1988年9月,王震听了八一农大辛惠普教授关于学校发展变化情况的汇报后非常高兴,亲手接过辛惠普代表学校赠送的《八一农大校史》和《校友通讯录》,还把赠送的八一农大30周年校庆纪念章别在胸前。  最后一次回八一农大  1990年5月,王震在北京住所会见了黑龙江密山市(原密山县)的领导。当密山市领导邀请王震回北大荒看看时,王震高兴地说:“我要回去的,再不回去就要与世告别了。”讲到这里,王震落泪了。  1990年八一建军节前夕,被北大荒军垦官兵亲切称为“老司令员”、“老部长”的王震又一次踏上北大荒的黑土地,带来了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深情慰问。短短七天,王震的足迹踏遍了北大荒的山山水水,抚今追昔,思绪如潮。  8月1日,天空晴朗,王震在全国科协副主席、农业部原部长何康,农业部副部长刘江,黑龙江省委副书记王海彦等人的陪同下,专程从佳木斯乘车到八一农大视察。王震一下车,就受到八一农大师生员工的夹道欢迎。他愉快地和校领导一一握手,高兴地接受八一农大附小少先队员的献花,并同早已在礼堂前迎候的老转业官兵、教授、副教授、正处级以上干部合影留念。当王震步入大礼堂时,全体起立,整个会场响起雷鸣般掌声,许多人的眼睛里闪烁着激动的泪花,全场洋溢着亲切欢乐的节日气氛。  王震高兴地说:“我今天非常高兴地和大家在一起,庆祝解放军建军63周年,庆祝八一农大建校32周年,祝大家节日愉快!祝八一农大事业不断兴旺发达……”  八一农大校长王殿林在欢迎词中,汇报了建校以来的发展变化和已取得的成就。王震赞许地说:“学校的情况,王殿林校长讲的,我完全同意。”  “八一农大已是壮年了。要教育好学生,认清我国是一个有10亿多人口、农民占8亿的大国,农业是基础。一定要搞好种植业、养殖业和加工业,一定要掌握生物工程、计算机等现代科学知识。要保证学生有足够的实践机会,培养既有奉献精神、又有专业技能的人才。”“希望你们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办出自己的特色,老中青三代人要团结起来,把黑龙江建设好,为培养共产主义事业接班人而努力!”这是王震对学校全体师生员工的殷切期望。  王殿林校长代表全校人员向王震赠送了反映学校发展历程的纪念册。王震高兴地翻阅28年前他来八一农大时和教师、干部的合影,久久不忍释手。会后,王震一行乘车绕行校区一周。他一边兴致勃勃地观看优美的八一农 大新校园,一边深有感触地说:“八一农大变化真大呀!”他还委托何康、刘江等领导同志就教育改革和科技兴农等问题,和部分教师、干部进行座谈,还叮嘱学校负责同志有事多向他们请示汇报。  下午王震临走前,还深情地同学校现任领导和服务人员合影。大家请他坐在居中的藤椅上。他把藤椅推开,坚持站着和大家合影。临别的时刻到了,王震和大家依依话别。师生们的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老校长和我们心连心!”当一位女教师说“欢迎王老以后再来八一农大”时,王震风趣地回答说:“等你们当上教授时我再来!”王震上了车以后,频频地挥手向欢送的人群告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