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莱芜4月20日讯据莱芜日报报道,不摆祭,不穿白大褂,不收挽联、不挂铭旌……大王庄镇陡崖村党支部书记张呈远指着新上墙的《村规民约》说:“这是开会讨论通过的新规定,今年1月1日就开始实行了,村民都很支持”,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莱芜大王庄寻人?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莱芜大王庄寻人(莱城区大王庄镇陡崖村)

莱芜大王庄寻人

大众网莱芜4月20日讯据莱芜日报报道,不摆祭,不穿白大褂,不收挽联、不挂铭旌……大王庄镇陡崖村党支部书记张呈远指着新上墙的《村规民约》说:“这是开会讨论通过的新规定,今年1月1日就开始实行了,村民都很支持。”

自去年4月陡崖村成立红白理事会以来,已先后两次修改关于丧事简办的村规民约。“去年刚开始的时候,怕群众有抵触情绪,只要求理事会成员和党员一律不准在丧主家吃饭,有亲戚在的话,中午吃大锅菜,不准设席,尽量简化了丧事程序。这次的村规上就把不摆祭、不穿白大褂这些细节一一确定下来了,严格了,比之前也更省了。”张呈远介绍说。

新《村规民约》上墙以来,村里办丧事:放起了哀乐、不再请吹鼓手,用遗像和追悼幅代替了铭旌,用简易的灵堂取代了陪灵、泼汤等繁琐程序,来人鞠躬拜祭、亲人鞠躬谢客,少了三跪九叩的拖沓礼节。一天丧,无论近亲还是远亲,统一佩戴黑色袖标,不再穿白大褂。一般中午12点,由理事会主持召开追悼会,读追悼词。目前,已有4户人家按照新规简办了丧事。“白大褂加上白帽子至少要用白布一丈六七。就是说,一身就要花20块钱,办个丧事少说得扯40个白大褂吧,就是800块钱。光不穿白大褂这一项就节省了千元左右。所以说,以前1万块钱完不成的事儿,现在两三千就够了!”陡崖村一村民算了这样的经济账。“说实话,推行丧事简办远比我们预想的还要容易一些,本来还觉得要真正实行起来会有很大阻力呢,这大半年以来,对于简办丧事,村民能接受、很支持,村民素质高、有凝聚力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确实让村民省时省力也省钱。”张呈远说。

几年前,陡崖村就在村北规划了一片墓葬区,对逝者实行统一火化、掩埋,每块墓地原则上不超过2平方米,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乱埋乱葬、建设高规格墓葬的不良现象。为使移风易俗丧事简办深入人心,陡崖村以文化活动为载体,充分利用庄户剧团,通过莱芜梆子、小品等艺术形式,编写展演了大量倡导移风易俗的作品,宣传讲文明、树新风,宣扬厚养薄葬、丧事简办寓教于乐。村民在说学逗唱中提高认知,升华意识。“俺村的剧团从正月初三演到了十五,广场上聚了不少人,晚上没什么事,都来看!像那个小品《厚养薄葬》里说得好,老人活着的时候,让他吃好喝好、少生气,比死后丧事上讲排场强得多!”陡崖村一村民说。

去年以来,大王庄镇把移风易俗工作作为全镇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重要内容,与四德工程、百千机关干部下基层、文明创建工作等工作相结合,把移风易俗融入到各项工作之中。63个村庄全部成立红白理事会,统一办理村庄婚丧嫁娶事宜。另外,宣传办、民政办等联合成立督导小组,对村庄进行定期检查或不定期抽查,把是否设立丧事简办标准等作为考核重点。同时,以文化活动为载体,积极鼓励移风易俗方面的文艺创作,充分利用村庄文化广场开展文体活动,大力扶持庄户剧团下乡展演。据统计,去年全镇征集优秀文艺作品近20件,编排小品、相声等节目10余个,开展相关活动30多次。此外,大王庄镇充分发挥村级自治组织作用和强化党员干部的示范作用,以党员、干部带头为引领,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参与丧事简办的自觉性。党员干部办丧事时做到了不请吹鼓手、不吃请、不扎彩等,积极倡导了丧事简办,为群众做了很好的示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