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纵观清朝历史,自同治帝始至末代宣统帝,清朝最后三代帝王并无子嗣。为传承国祚,慈禧太后从皇室近支中挑选承继宗祧的孩子,这才有了光绪帝及宣统帝的出现。

光绪帝及宣统帝这两位皇帝都出自同一脉小宗中,就是清朝十二个铁帽子王之一的醇亲王世系。今天子渊要给大家介绍的主人公乃是醇亲王府第三代后人,她的奶奶是慈禧、哥哥是宣统帝溥仪、大伯是光绪帝载湉,可谓身份尊崇至极。他就是末代王爷爱新觉罗·溥任。

清朝末代八王爷简介(他是清朝末代王爷)(1)

▲溥任老年照

溥任,1918年生于北京什刹海北岸的醇亲王府,父亲是清末权倾朝野的摄政王载沣。然而溥任出生的年代早已是中华民国治下了,清朝早在七年前就已经倒塌。父亲载沣也已是一个赋闲在家的普通人,哥哥溥仪也已失去至高无上的帝王生活。由于中年得子又亲眼见证清朝覆灭的场景,载沣在溥任很小的时候就教育他为人要低调,不要以自己的皇室身份而自以为是,也是因父亲的谆谆教诲,溥任才能安逸平静的过完一生。

清朝末代八王爷简介(他是清朝末代王爷)(2)

▲“九一八事变”旧照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宣统帝溥仪在日本人的支持下于新京(长春)建立傀儡政权,年号康德。不久后,溥任陪同父亲载沣去长春看望自己这个阔别已久的皇帝哥哥。载沣看到自己的皇帝儿子对日本人低声下气,甘心处处受制于他们,完全没有作为皇帝的尊严,内心十分痛苦。为劝说溥仪离开日本人,载沣花尽心思,然而执迷于复辟的溥仪根本听不下去,于是载沣就以“绝食”来威胁溥仪,溥仪深怕父亲出事,便让人将他们送回北京。回程之前,载沣对幼子溥任说道:当别人的皇帝有什么好的,连石敬瑭都不如。

清朝末代八王爷简介(他是清朝末代王爷)(3)

▲伪满时期溥仪蜡像复原

就这样,载沣回到北京王府中安然度日,再也不问世事。当时整个中国混乱不堪,为攫取这座前朝王府的金银财宝,许多国民党特务、军队来到王府内骚扰溥任一家,全靠溥任如履薄冰的应对,王府众人才安然无恙。抗日战争胜利后,醇亲王府即将被政府征用,为不让全家老小居无定所,溥任和父亲载沣商量决定开办一所私立小学,因为只有开办教育,自家的房子才不会被没收。就这样,父亲载沣担任学校董事长,自己担任校长,从此开始了自己的教育生涯。

清朝末代八王爷简介(他是清朝末代王爷)(4)

▲载沛旧照

开办学校后,为便于发展,溥任以金友之的名字一心专研教育事业。学校最为鼎盛时期,曾有过200余名学生在这里读书。新中国成立后,溥任担心醇亲王府改造的小学会被人民政府没收,十分着急。后来在相关部门告知下,中央认为这是醇亲王府的私产,政府即使要收购也会给予钱财补偿,于是在政府的批准下,溥任开办的北京竞业小学依然可以正常开办。

清朝末代八王爷简介(他是清朝末代王爷)(5)

▲醇亲王府近照

1957年公私合营时,溥任主动将醇亲王府和名下所有的房产上交给国家,竞业小学也从私人学校变成了一所公办小学。溥任,这个曾经的校长也变成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并在这个岗位上勤勤恳恳干了四十余个春秋。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年仅古稀的溥任恋恋不舍地从教育岗位光荣退休,开始从事清史研究工作,著有《醇亲王府回忆》、《晚清皇子生活与读书习武》等一系列重要历史价值的文学资料。

结语

2015年,这位低调的王爷在北京一所破旧平房中病逝,享年97岁,作为旧社会的末代皇弟,新中国的人民教师,溥任的一生既传奇又平凡。他不在意自己皇族贵胄的身份,在新中国成立后多次向文物部等无偿捐献各种珍贵文物,多次向希望工程、灾区等地无条件捐献个人财物,为促进民族团结和国家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卓越贡献。

参考资料:

《清史稿》《北京地理·王谢门庭》《醇亲王府回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