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居第83名,这是日前百度地图发布的《2021年度中国城市活力研究报告》,清远在全国城市人口吸引力TOP300排名中的位置。梳理这份通过大数据客观反映城市人口吸引力状况的榜单,清远2021年的人口吸引力对比2020年上升4位。

从外界观察到内部变化,清远的城市活力和人口吸引力都显而易见——

广清经济特别合作区“三园一城”建设如火如荼,省职教城聚集10所高校、超10万学生,清远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常住人口对比十年前增长20多万,清城区成为建市以来首个常住人口超过百万的县(市、区)。

然而,虽然清远对人口乃至人才的吸引力在增强,“短板”依然存在——

人口流动加快带来教育、医疗、交通、城市建设与管理等方方面面的挑战,部分区(市)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到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十年间人口明显收缩,如何吸引优秀的清远学子回乡发展压力犹在。

“一定要有足够的产业做支撑,才能吸引足够的人才。没有高端的产业,就没办法引进高端的人才。”日前,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外语与经贸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喻立接受记者专访时提出,没有充分的就业机会就没办法留住省职教城的学生,所以归根到底还是要发展。

清远清新区人才引进(清远引才AB面磁力增强)(1)

A面

为何而来,为何留下?

从美国病理学博士后到通过人才引进的方式归国,从学院到医院,从北方吉林到南方广东,医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齐玲“北雁南飞”来到清远市人民医院。

“喜欢广东的科研和人文环境,也希望自己在新的平台上发挥更大的作用。”齐玲说,来到医院后,院领导对于人才非常重视,医院的发展规划颇具前瞻性,科研氛围非常好,自己适应得很快。

近年来,无论是先进制造业,还是医疗教育等领域,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乡村,清远都吸引了大批人才返乡,甚至引进不少“金凤凰”。清远魅力何在?

清远清新区人才引进(清远引才AB面磁力增强)(2)

走进清城区源潭镇新马乡村振兴示范区项目现场,现代智慧农业大棚里绿色无土栽培的果蔬长势茂盛,采用新松式古代手法和建筑风格打造的精品民宿有序排列,即将对外正式营业。

对于村中的改变,新马村党总支书记杨振贤甚是欣慰。作为乡村振兴“一线施工队长”,推动项目建设成为他一门重要的“必修课”。“我车里经常放着草帽和迷彩服,为什么?因为经常要和村民们一起劳动,这样更方便。”

杨振贤早些年在外面经商打拼,2014年起回到新马村。这些年来,该村集体收入比2017年增长近数倍。新马村不仅摘下软弱涣散党总支部的帽子,还在2021年6月获评清远市先进基层党组织。“以前是村干部找到我,希望带动村子发展,我也希望家乡越来越好,也就回来了。”他说。

乡村引才,不仅有“真心实意”,还有“真金白银”。

清远出台《清远市关于支持各类人员返乡下乡创业的意见》,加大对各类人员到乡村创业的扶持力度,吸引外出人员返乡创业。根据市人社局出台的贯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方案,清远鼓励大学生到清远市北部地区企事业单位就业,对新引进的全日制本科以上学历的毕业生实行奖补等。

“百花若开,蝴蝶自来。除了奖补政策,更重要的是如今乡村成为可以增收致富的平台,越来越多人返乡就业创业。”作为一名退役军人,英德市连江口镇连樟村党总支书记陆飞红说,大家的根始终还是在这里,退役军人在各地积累不同的经验和资源,可以为家乡发展提供很大助力。

据统计,清远全市退役军人中有三分之二为农村籍,共有“兵支书”225人、“兵委员”691人,近年来积极投身于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社会和谐稳定等工作中。

清远清新区人才引进(清远引才AB面磁力增强)(3)

来自安徽省六安市霍山县的柯军,入职清远佛冈企业约克广州空调冷冻设备有限公司20余载,担任一线培训和样机制造主管,并身兼世界技能大赛制冷与空调项目中国技术指导专家、广东省制冷与空调项目职业技能鉴定专家等多个职务,荣获第四届南粤技术能手奖。

清远妹子郑雪媚,大学本科毕业后一直从事药品行业和农牧行业质量控制工作,入职清远高新区企业广东容大生物股份有限公司近9载,获评“清远市技能先锋”称号,长期与业内顶尖专家学者合作交流。

无论是清远人还是“新清远人”,在清远也能发挥所长、实现价值的平台。

今年市政府工作报告显示,在清远,广东制造500强企业数居粤东西北地区第1,清远高新区成为粤东西北地区唯一“全国百强”,省级新型研发机构和高新技术企业数均居粤东西北地区第2。其中,清远上市公司有望增至5家。

清远清新区人才引进(清远引才AB面磁力增强)(4)

清远围绕产业发展需求,定向精准引进领军人才,实施新型高性能材料产业人才振兴计划。图为天安智谷聚航研究院实验室。曾亮超 摄

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清远将实施更加开放、更大力度人才政策。围绕产业发展需求,定向精准引进领军人才,实施新型高性能材料产业人才振兴计划。

人才是第一资源,清远在“抢人大战”中不断发力。2020年,《清远高新区激励优秀青年人才创业就业试行办法》出台,清远高新区每年设立5000万元的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吸引更多优秀青年人才创业就业,打造区域性人才集聚高地。

今年初,清远印发《清远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调整户口迁移条件的实施意见》,进一步调整户口迁移条件以及放宽分户、立户条件,放宽直系亲属投靠入户限制,在清远市城镇有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或合法稳定就业的,符合条件的可“租房入户”。

清远还鼓励企业家、专家学者、专业人才和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等参与乡村振兴,相关户口迁移实施办法另行规定。

清远清新区人才引进(清远引才AB面磁力增强)(5)

今年以来,广清产业园项目建设热潮继续掀起,在2022年首批重点产业项目集中动工投产活动中,39个项目集中动工、投产,涉及智能家居、生物医药、汽车零部件、美妆、装备制造等多个行业,计划总投资近100亿元,包括志邦家居、倩采公司等一批龙头企业和知名企业。

“落户清远,我们深切感受到清远优越的投资服务环境。”今年1月,立邦涂料(清远)有限公司举行二期开业庆典暨三期项目开工仪式上,立邦投资有限公司副董事长、立邦中国供应链规划发展总部高级副总裁邢荣华说。

他认为,优越的区位条件,高效便捷的营商环境,日趋成熟的华南市场,加上双方发展意愿的高度契合,极大地激发了立邦高层对广清产业园投资的愿望。根据集团发展战略,经过对多个投资区域的研究论证,集团最终决定“立邦涂料华南区域生产基地项目”落户广清产业园。

企业、人才为什么要来清远?在清远对自身的发展优势总结中,有这样的“三最”——在粤东西北地区中距离粤港澳大湾区中心城市最近、发展空间最大、生态条件最好,也得到各界更多的认同。

“最终选择在清远买房,更主要的原因是很多交通项目在推进,相信广清通勤会更便捷。”随着广清城际一期开通,吴女士工作在广州、居住在清远的体验越来越好。

当前,清远正大力推动南部通地铁、中部通城铁、北部通高铁“三铁工程”,全力实现“交通补短、清远不远”,加快广清城际北延线、清远磁浮旅游专线等建设,推动广清永高铁动工建设等。

在可预见的将来,清远谋划推动南部地区与大湾区形成“半小时生活圈”,中部地区40分钟通达广州中心城区,北部地区50分钟通达广州中心城区,整个城市能级将进一步提升。

B面

为何离开,如何用好?

刚过去的周末,黄先生与一岁多的女儿在清城区石角镇北江边散步休闲。对于黄先生来说,这是他难得的亲子时光。

“平时都在广州上班,周末回家陪一下家人。”黄先生任职于广州某信息科技公司,去年回到清远市区购置了新家,本想在家乡找份专业对口的工作,结束“两地跑”的生活,但找来找去还是不满意。

“主要是工资福利对比在广州工作低了。”无奈之下,黄先生继续维持与家人两地分居的节奏。

专家认为,虽然清远城市人口吸引力挺进全国百强,但下一步要吸引人才,甚至留下本地学子,很多方面还需继续突破。

清远清新区人才引进(清远引才AB面磁力增强)(6)

“园区陆续有企业进行投产,将来用工将达2万人,能不能出台政策引进人才,解决企业用工难?”此前,在广佛(佛冈)产业园人大代表联络站,有企业负责人向接待来访的佛冈县人大常委会领导提出如上意见和建议。

近年来,清远大力推动产业入园。除广清经济特别合作区“三园一城”等平台,放眼全市,清城区提出打造集“科研产销”于一体的新材料产业园区,广东清远经济开发区落户清新区,佛冈县“两谷两园两院”发展格局初现雏形,连州“一园七区”产业布局初步形成。

筑成良巢引金凤,建好产业园载体,进一步助力清远守好“安全、环保、效益”三条底线。但总体而言,各大产业园区距离市区居住区有一定距离,上下班通勤有所延长,企业有关招聘信息等不一定能很顺畅到达求职者。

家住清城区源潭镇的陈女士,此前是广州某公司的网页工程师。这两年成为新晋“宝妈”后,辞了工作专心带娃。近期开始在线上投简历、线下跑工厂,但对口的工作主要在清远高新区和市区,距离较远,来回不方便。

“附近的工厂都说已经招满文员了。”陈女士说,“虽然现在降低薪资期望,但还是不容易找到适合的工作。”

而对于不少企业而言,招普工不难,但招到优秀的技工人才却不易。如何破局?清远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统筹用好省职教城、广清产业园、燕湖新城等平台资源,加强城市、产业、人才规划衔接,合理布局产业发展,更高水平促进产学城融合。

“这为企业开展人才定向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广东富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富强科技也与省职教城多家院校开展交流,未来将探索开展校企合作,谋求在模具等专门人才培养方面进行合作。

清远清新区人才引进(清远引才AB面磁力增强)(7)

“以后我会考虑回家乡的。”苏先生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曾任职于深圳、中山的家居设计公司。他认为,清远每年培养的大学生不少,但本地对一些高端设计人才的需求不多。“要为高端设计师支付和深圳、中山同等薪资的企业,暂时在清远并不多见。”

“长期以来,为什么清远的学子不少都涌到珠三角地区城市?”深耕本土多年,喻立分析,正是因为珠三角地区产业多、工资高,现在清远的地区生产总值是2000多亿元,等达到三四千亿,基本就达到珠三角的平均水平,整个产业体量就会更大,省职教城学子和本地在外就读大学生也都能更大程度容纳。

不过,随着近年来清远发展越来越快,苏先生也留意到身边越来越多同学回到清远工作、创业。“有在装饰设计公司工作的,有做教师的,还有开画室创业的,其中开画室的朋友也逐步打开了局面、开拓了市场。”他说。

“其实清远确实很宜居,我们现在还比较年轻,希望到外面闯一闯,以后有机会回到清远工作生活也是不错的。”他建议,一个城市要吸引人才,除了硬件的产业基础,还要打造自己的城市名片,例如多举办城市活动、展览等,充分展现活力、提升城市品位。

清远也在积极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如省职教城周边,除了广外清远外校,《清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十四五”建设规划(2021-2025年)》提出,将新建清城区虎头岭小学(暂名)、松苏岭小学(暂名)、扩建东城街石板小学等。随着广清一体化推进,清远多家医院与广州建立结对帮扶关系。

清远清新区人才引进(清远引才AB面磁力增强)(8)

“清远市的人才引进政策是怎样的?”不久前,有群众通过清远发布官方微信平台提交疑问,清远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解答,对于清远市机关企事业单位新引进的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和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才,与用人单位签订5年以上劳动合同,并在清远市缴纳个人所得税和连续1年以上社会保险的,分企业和非企业两个类别发放人才补助。

其中,企业类:正高职称人才每人60万元,全日制博士研究生或副高职称人才每人40万元,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或高级技师每人20万元,分5年发放;非企业类:正高职称人才每人40万元,全日制博士研究生或副高职称人才每人30万元,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或高级技师每人10万元,分5年发放。

对于清远北部地区企事业单位新引进的全日制本科以上学历毕业生,经当地县(市)组织、人社部门认定符合当地高精尖缺条件的,分5年发放北部地区人才补助,其中博士研究生30万元,硕士研究生20万元,本科毕业生10万元。而对于清远市企业引进未享受市人才安家费补助或短暂性居住公寓的人才发放一次性租房补助2万元。

种种迹象可以看到,近年来清远对于广大人才释放的“诚意”越来越深厚。但在“抢人大战”愈发激烈的当下,清远面临的压力还不小。业内人士认为,清远正抓紧出台新一轮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加快推进重点领域人才队伍建设,优化完善人才服务保障体系,打好“引、育、用、留”组合拳等,成效如何,值得期待。

【记者】陈国飞

【作者】 陈国飞;曾亮超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 客户端

来源:南方 - 创造更多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