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这首唐诗就是唐代诗人崔颢的《黄鹤楼》,在文学史上一直有很高的名气。在后世的评论当中,甚至认为这首唐诗是唐诗七律第一的作品。虽然关于此诗的历史地位还有一些的争议,但不可否认这首唐诗的影响力之大,而且早已经成为了有关武汉乃至于黄鹤楼最著名的诗词作品。

崔颢描写黄鹤楼的诗句有哪些 崔颢黄鹤楼被誉盛唐七律第一(1)

​后人称这首唐诗有一种盛唐的气象,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首唐诗能带给后人一种辽阔的悠远之感。“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唐诗的一开篇就有如此的诗情画意。把古代仙人乘黄鹤升天的美丽传说,非常圆满地融入到诗词之中,成就了这首古诗悠悠而又畅达的诗词意境。

同时崔颢的这首唐诗虽然在格律上为后人所诟病,但是他在诗歌当中的用韵非常讲究,念来特别好听。“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就是诗人登上黄鹤楼所看到的景色之美。双声叠韵,绝对是古典诗词当中的特有的音乐美感。后人七律之作大多都符合格律的要求,但极少出现崔颢这两句唐诗所有的双声叠韵之美。

崔颢描写黄鹤楼的诗句有哪些 崔颢黄鹤楼被誉盛唐七律第一(2)

​正如黄鹤楼给武汉的历史文化增色不少一样,崔颢的这首唐诗给唐诗七律的创作、给武汉的文化气息也增添了很多的色彩,甚至有很多人都模仿崔颢的这首诗。

比如当年鲁迅先生就曾经戏仿过一首,今天看来依然有很强的讽刺意味。

阔人已骑文化去,此地空余文化城。

文化一去不复返,古城千载冷清清。

专车队队门前站,晦气重重大学生。

日薄榆关何处抗?烟花场上没人惊。

这是对当时抗日战争时期没有骨气的文人的讽刺和批判,在今天来看依然很有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