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解决一事一网、运行低效等基层治理问题,乾安县安字镇党委于2020年5月在渭字村试点推行“多网合一”的网格化管理模式,采取“三级网格,四级管理”工作办法,将平安建设、民生服务、环境整治、疫情防控等融合到一张网中,努力实现“一张网格托底、一个平台调度、一套体系保障”,实现“治理重心沉下去,治理能力提上来”,打通服务联系群众“最后一公里”,增强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推进农村网格治理?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推进农村网格治理(安字镇渭字村实行)

推进农村网格治理

为解决一事一网、运行低效等基层治理问题,乾安县安字镇党委于2020年5月在渭字村试点推行“多网合一”的网格化管理模式,采取“三级网格,四级管理”工作办法,将平安建设、民生服务、环境整治、疫情防控等融合到一张网中,努力实现“一张网格托底、一个平台调度、一套体系保障”,实现“治理重心沉下去,治理能力提上来”,打通服务联系群众“最后一公里”,增强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强化保障,推进多网合一

“多网合一”网格化管理体系是将社会治理各项工作全部纳入网格化管理,做到“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办”。

渭字村按区块将全村划分为6个网格,村网格化管理实行四级管理,一级网格长1名(村党支部书记兼任),全面负责本村网格化管理工作;二级网格长为村网格信息管理员(村报账员兼任),负责本村网格员上报信息的录入、更新、分流、交办等工作;三级网格长3名(村三委成员兼任),每人负责联系本村两个网格;四级为网格信息员共26名,每名网格信息员负责20户,负责履行本网格内信息采集、矛盾化解、治安巡查、代办服务、环境卫生等工作。网格信息员在村民小组长、党员以及村内有威望的人中选用,保证了人员的连续性和处理基本问题的高效性。

该村结合村集体组织成员身份确认工作,建立了农户基本信息台账,全面涵盖户主和家庭成员姓名、住址、身份、房屋、务工地点、联系方式、收入情况、具体困难、政策享受以及家庭成员是否有违法犯罪行为等多项基本信息,并由二级网格长负责信息的更新和管理。信息台账实现资源共享。同时,设立村网格化管理工作站,对农户基本信息、网格排查和网格上报的问题以及处理情况进行台账式管理。

优化流程,提升网格效能

针对基层治理的工作事项点多面广,渭字村实行“多网合一”网格整合推动了社会治理的重心下移到基层,资源、服务和管理下沉到网格,更好地为群众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该村建立了网格联席会议机制、网格准入机制等制度,保障全村网格有序联动、高效运转。制定了网格事件包案挂牌制度,构建了网格事件分级分类、链条式闭环办结、全程跟踪督办-办结回访问效的闭环流程。

渭字村在推行“多网合一”网格化管理后,村容村貌、民风民俗等在“支部主导、群众参与”的氛围中取得了明显进步和改观。在“支部 网格员 信息员”的宣传、带动和引领下,实现了创建干部与群众、群众与群众携手共建美丽家园的良好屯风。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网格化管理发挥了高效快捷的作用。特别是在今年疫情防控入户排查行动中,全村2个自然屯仅用20几分钟就完成了入户排查任务,体现了网格化管理的优势作用。在交通安全劝导工作中,由以前村里出钱雇工上岗转变为现在的信息员主动义务值班的情形。“多网合一”模式使全村村屯治理效率得到提高,治理成本明显下降,群众参与村屯管理荣誉感显著增强。

强化管理,保证发挥实效

为使网格化管理不流于表面,本着管理高效、制度先行的原则,制定了网格人员工作内容、工作职责、工作制度、考核奖惩办法等一整套可操作且高效的制度与办法。实行例会制度,推行积分管理模式,创新“网格化 户积分”管理制度,建立“户积分”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形成比学赶超、力争上游的良好氛围。

渭字村健全网格员成长机制。加大从网格员中选拔村“两委”成员的力度,对优秀网格员在发展党员时优先发展,激发网格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热情。充分调动群众参与村级事务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发展集体经济、完善基础设施、实施脱贫攻坚、理论政策宣传、治安维稳等事务上发挥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引导群众参与“自治”,让群众在村级事务管理方面原则上都享有知情权、参与权和建议权。加强考评考核,组织开展“优秀网格员”评比活动,增强网格员的使命感和荣誉感。

【END】

终审:刘利辉 穆建坤

编审:林寒冬 侯艳玉

编辑:刘欣悦

图文:李海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