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日本舞踏?

文章来源:印客美学
ID:ink20160101
作者:不见天
编辑:卝生

01

“开墓式”太阴间?

今年奥运会“阴间”得都有点不同寻常……

从奥运会预热阶段就展现了让人震惊的民间艺术展。

比如……形似伊藤润二的《人头气球》空降日本上空。

日本东京奥运开幕式没有惊悚表演(奥运开幕太阴间)(1)

紧接着,木偶娃娃又迈着鬼畜的步伐向大家走来。

看这双眼,贞子姐姐看完都要连夜学pr倒放录影带爬回井底。

日本东京奥运开幕式没有惊悚表演(奥运开幕太阴间)(2)

而昨天的开幕式更让网友们惊呼“太阴间”。

开幕式前的特别表演,直接把所有人的理智抬走连夜送进ICU。

日本东京奥运开幕式没有惊悚表演(奥运开幕太阴间)(3)

日本东京奥运开幕式没有惊悚表演(奥运开幕太阴间)(4)

网友戏称,这不是开幕式,而是开墓式。

日本东京奥运开幕式没有惊悚表演(奥运开幕太阴间)(5)

日本东京奥运开幕式没有惊悚表演(奥运开幕太阴间)(6)

这绝对是史上最接“地气”的奥运会开幕式。

其实,你看不懂这届奥运会很正常,恐怕99%的中国人都难以理解这到底是啥?!

作为艺术十级爱好者,小印认为此事应该没有那么简单。

溯源之后,果然发现了主办方的深远意味。

这些“阴间”舞蹈里,其实藏着很多日本“舞踏”(也叫“暗黑舞踏”あんこくぶとう, ankoku butō, Butoh)的影子。

虽然看上去很阴间,但是,你不知道的是,舞踏和皮娜·鲍什的舞蹈剧场、美国后现代舞蹈(Postmodern dance)并列为当代三大新舞蹈流派。

日本东京奥运开幕式没有惊悚表演(奥运开幕太阴间)(7)

它是现代舞的一种形式,由日本舞蹈家土方巽和大野一雄于二次大战后所创,目的是破坏西方对于表演、动作、和肢体的传统美学观点,追求肉体之上的心灵解放和自由。

比如里面出现的这个场景,就很有舞踏意味。

日本东京奥运开幕式没有惊悚表演(奥运开幕太阴间)(8)

它叫《wassai》,是一个新造词。“wa”在汉语中,有:“环”、“和”等意思,“sai”是“祭”的意思。

这个节目的初衷就是为了庆祝和平的到来,是真正的“和之祭典”。

虽然看起来有点“邪门”,但这种舞蹈形式在当今世界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而且还是日本一种代表性的舞蹈种类。

80年代以后,日本舞踏逐渐受到欧美舞蹈界的欢迎和重视,频繁亮相于各个国际艺术节、舞蹈节。

日本东京奥运开幕式没有惊悚表演(奥运开幕太阴间)(9)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种“暗黑”舞蹈,到底是啥?

02

什么是暗黑舞踏艺术?

暗黑舞踏诞生于六十年代的日本,是一种由土方巽开创的前卫舞蹈艺术。

1959年,土方巽在日本艺术舞俑协会举办的新人舞俑竞赛上,表演了他的第一个,也是历史上的首部舞踏作品——《禁色》。

日本东京奥运开幕式没有惊悚表演(奥运开幕太阴间)(10)

这部作品改编自三岛由纪夫的长篇同名小说《禁色》。

舞台表演由土方巽和大野庆人合作完成,在时长15分钟的表演中,晦昧不明的灯光贯穿全场,蓝调口琴音和着少年人急奔的脚步声和喘息呻吟声。

日本东京奥运开幕式没有惊悚表演(奥运开幕太阴间)(11)

在少年入场后,另一位年长的男性抱着一只活鸡入场,他走路时,以一种用脚后跟敲击地面的方式前进。

随后,表演达到高潮,男人将活鸡交给少年,少年将鸡夹在双股之间,在一阵挣扎嘶鸣之后,鸡被活活夹死。

当时的观众不堪忍受这样的表演形式,不少人愤然离席。

这部作品也因为色情、暴力等倾向在社会上引起广泛争议,土方巽因此被日本艺术舞俑协会永久除名。

日本东京奥运开幕式没有惊悚表演(奥运开幕太阴间)(12)

经过这场离经叛道的舞蹈演出,他为自己的前卫舞蹈取了一个名字——“暗黑舞踏”。

此时的土方巽开始广泛地与日本艺术界各类先锋艺术家们合作,舞踏也从此与传统舞蹈艺术决裂,成为现代艺术的先锋流派。

日本东京奥运开幕式没有惊悚表演(奥运开幕太阴间)(13)

在随后的暗黑舞踏创作中,土方巽开始逐步建构起暗黑舞踏的身体语汇体系,舞踏的形式也变得清晰和鲜明,具有很高的辨识度。

暗黑舞踏的特性有三:恶见型、白妆和蟹形脚。

我们首先来说“恶见型”,这是暗黑舞踏最重要、最鲜明的表现形式之一,这是指在舞踏表演过程中,舞蹈演员“毁掉”自己的五官和身体。

日本东京奥运开幕式没有惊悚表演(奥运开幕太阴间)(14)

在面部表情上,他们的五官极度扭曲:眼球向上翻白、舌头过分外伸、眉毛拧曲,用龇牙咧嘴来形容,都嫌言之不及。

他们将原本整齐对称的五官进行夸张,用以表现愤懑、悲伤、惊惧、痴狂的面部情绪。

日本东京奥运开幕式没有惊悚表演(奥运开幕太阴间)(15)

而在形体上,演员让身体呈现出间断性的扭曲、痉挛、颤抖和身体下沉内扣的肢体语言,看上去十分痛苦。

第二个特性是白妆。

舞踏表演者一般剃光头,全身涂白。据市川雅回忆,第一代舞踏表演者是将溶解后的粉笔混入胶水,并涂擦在自己的脸部与身体上。

日本东京奥运开幕式没有惊悚表演(奥运开幕太阴间)(16)

舞踏艺术用这种方式否定肉体,并且尽量抹除了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保留我们作为人类的共性。

在舞台上的这个身体是普适的、同一的。他和你我一样,是一个有两只眼睛、一个鼻子、一张嘴的人,因此他可以是任何一个人。

日本东京奥运开幕式没有惊悚表演(奥运开幕太阴间)(17)

第三个特性是蟹形脚,在《疱疮谭》的表演中,土方巽断食十天,使自己的身体看上去和麻风病人一样骨瘦嶙峋,以表现这具身体彻底衰弱和面临死亡的特征。

在这次表演中,他标志性的步伐姿态:蟹形脚成形。

日本东京奥运开幕式没有惊悚表演(奥运开幕太阴间)(18)

这种膝盖外张、身体下沉,不断挤压原本直立的身体的步姿成为后来几乎所有舞踏艺术家共 同的身体语汇。

那么,暗黑舞踏通过这些“阴间”操作,想表达什么呢?

03

反叛西方,新的舞蹈形式?

如果要用一个词去概括暗黑舞踏的精神,那一定是反叛。

暗黑舞踏诞生于“安保战争”时期,许多战后前卫艺术家在这一时期活跃起来,日本开始涌现多个“反艺术”前卫艺术运动。

“不要复制别人,要创造从前从未存在的东西。”是这场运动的口号。

日本东京奥运开幕式没有惊悚表演(奥运开幕太阴间)(19)

这种反叛首先体现在对西方舞蹈的反叛上。

他们企图完全破坏西方对表演、动作和肢体的传统观点,反而去追求肉体之上的心灵解放与自由。

与西方芭蕾开绷、直立、优雅体态的身体美学相反,暗黑舞踏呈现出内扣,蜷缩、扭曲的身体形式。

日本东京奥运开幕式没有惊悚表演(奥运开幕太阴间)(20)

且芭蕾常展现舞者纤美、轻盈之美感,而暗黑舞踏则将身体下沉,让身体有一种沉重感。

与芭蕾舞有节奏、动作流畅、有平衡感也不同,暗黑舞踏呈现间断性、失衡和失序的特点。

在处理舞者与观众的关系上,暗黑舞踏也与西方舞蹈不同。

日本东京奥运开幕式没有惊悚表演(奥运开幕太阴间)(21)

西方剧场利用光源将观众置身于黑暗当中,将舞台和观众席分割成两个世界并且强调他们的差异。

而暗黑舞踏则将舞台和观众都带进了昏暗的世界。

日本东京奥运开幕式没有惊悚表演(奥运开幕太阴间)(22)

在土方巽的代表作《肉体的叛乱》中,他在观众席摆设有兔子造型的装置,还有一只倒吊悬挂的鸡。

且很多舞踏作品也将生活场景作为舞台,因此传统意义上的舞台空间被打破了。

并在这种观众与舞者共融的世界里利用白妆,舞者涂抹白妆,在黑暗里扭动自己的肢体,营造出了一种带有怪异感受的神秘美感。

日本东京奥运开幕式没有惊悚表演(奥运开幕太阴间)(23)

暗黑舞踏的特性,也是其反叛的表达。

比如表现最突出的:恶见型。这种会让人感到丑陋黑暗的不适之态,超越和否定了现代以来人们对美的定义和标准。

日本东京奥运开幕式没有惊悚表演(奥运开幕太阴间)(24)

极端表现主义“撕碎”了人们通常的面容表情和肢体语言,以最原始粗狂的方式去呼唤一种原始、暴力的美感,是一种对现代社会压抑的解放和救赎。

暗黑舞踏的反思精神在当下看来,也是颇具意义的,现代社会带给人的压抑感、对身体的过度透支,让人精疲力尽。

日本东京奥运开幕式没有惊悚表演(奥运开幕太阴间)(25)

为什么日本会偏偏选择这种舞蹈作为奥运会开幕式的表演形式?

很多人会觉得“不适”和“阴间”,但这恰恰展示了在西方审美之下,另一套美学体系的表达。

舞踏作为一个“宣泄口”、一种“代赎”的

日本东京奥运开幕式没有惊悚表演(奥运开幕太阴间)(26)

可能,希图能将人最本源性的意识与冲动激发出来,用以反抗现实的束缚。

也有人认为,他们将身体涂成白色,实际上更注重对于内心的探索,从而消弭“地域性别、阶级、社会地位的身份差距”。

或许正如土方巽本人所言:

我的舞蹈可以说与

犯罪、男色、祭典、仪式

有着共通的基盘

是迎抗生产性社会

最凶悍,尖锐的、对无目的性的夸示

每一个国家都有属于自己的艺术形式与表达,如果无法欣赏,小印希望,大家在看完这一篇文章后,至少可以对其他国家的文化有所理解。

我们可以一种包容多元的方式去看待它们。

参考文献:

[1]刘晓芳.暗黑王国的花朵【D】.西安音乐学院.2017(08)

[2]兰乂爻.行走在边界——关于日本暗黑舞踏【J】.东方艺术.2015(17):97-103 96

[3]王旭杨.“形式感”的力量——管窥日本舞踏【J】.艺术评鉴.2019(12):79-80 86

[4]刘晓芳.忘形与他者——舞踏“白妆”美学探析【J】.大众文艺.2017(01):159-160

[5]市川雅,曹路生.舞踏【J】.戏剧艺术.1999(05):49-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