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国学的必要性

一:书法中书写文言文的必要性

书法的学习不仅仅是技法学习,还要进行文言文的写作进行学习,因为只有文言文才能够表现书法中那一份雅致,而最好的书法就是把感情放在自己的书法作品中。若需要以书法的方式表现自己的感情的时候,还要去寻找古文所记载的语句后,再去书写,怕是找到后情感也消失殆尽了吧?

谈一谈练习书法的意义和方法(为什么书法学习也要学习国学)(1)

赵孟頫《胆巴碑》局部

二:书法理论是置于国学经典之中

张羽翔教授曾经说过书法学习者一定要读《易经》这本国学经典,因为书法的学习就是处理阴阳对立统一以及自然和谐的过程,而这一理论完全是置于《易经》之下的,如若想对阴阳关系更深一步的了解,就必须学习国学经典来增进自己的书法。

谈一谈练习书法的意义和方法(为什么书法学习也要学习国学)(2)

三:书法格调的提升

书法格调的提升一方面是通过技法的训练,另一方面则是对个人心性的锻炼,而国学经典无疑是最好的锻炼方式,这也是选择学习国学经典的最重要的一个原因。

谈一谈练习书法的意义和方法(为什么书法学习也要学习国学)(3)

苏轼《寒食帖》局部

初识国学经典

之前我是因为学习书法,逐渐了解到书法不仅仅是学习书法技法,而且还要学习中国国学经典,以文化来支撑书法的学习,才能够完整地构成书法学习过程。因此2016年我慢慢地接触到国学经典,并且由书法的学习产生对传统文化相关的一些东西的兴趣,比如汉服、古琴等,也结交了很多这些方面的朋友。

对于国学经典的接触,刚开始我就碰到了很大的障碍,一是自我思维定式的影响,对传统的四书五经产生芥蒂,总以为它们都是糟粕的感觉,二是读起来很困难,不仅很多字不懂,而且文章意思也是不懂,对古文完全处于小白的我也就学不下去了,就此也就抛下啦。再次接触是机缘巧合,2017年初,我大学老师叫我去帮忙做一点事情,在迷迷糊糊不知道啥事的状态下就过去了。到了老师家才明白是一次国学诵读的活动,这也就拉开了我正式学习国学的序幕,老师的一些话也解开了我对国学经典的一些误解以及疑问。

其实我们学习国学仅仅是缺少一块敲门砖,国学就像一个房子,我们一直想进去,却苦于无从下手,而屡次跌倒在门外。

国学经典的学习方法

谈一谈练习书法的意义和方法(为什么书法学习也要学习国学)(4)

大部分人应该也会和我一样,虽然把心里对经典的芥蒂逐渐转化,但对经典学习能力却是无能为力,在当下懂得国学的老师也是少之又少,这就更增加了我们对学习经典的困难,从而让我们一次次的放弃对经典的学习,在两年前的我和大家一样,就这样卡在了这个点上,我的老师说:“那你就先读吧,不用管它的意思,就只管读好了。”听完老师的话,我抱着半信半疑的态度进行了诵读,那段时间我是懵的,先把《论语》磕磕巴巴的读了一遍,用了两个小时,再次问老师,这样读的作用是啥?他说:“你先这样读下去,慢慢会懂一些内容,'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嘛‘,当你熟练的时候,那剩下的一大部分不懂的你也会自己去寻找答案,慢慢的你就会懂的全部,并且可以说个一二了。”我也就听了老师的话,老师安排我用一个月的时间读《论语》,并且争取在一个月的时间把《论语》读上一百遍。

在老师家里一个月的时间,我由最初的2个小时读一遍,到最后50分钟读一遍,完成了100遍的诵读之后,我慢慢懂了其中一些句子的意思,但大部分还是不懂的,我又尝试从南怀瑾先生的著作《论语别裁》等一些国学大师对《论语》的解读中去了解我那些没读懂的地方,也就距离《论语》更近了一步。(选择译注的书籍一定要选择一些国学大师的论著,每个人对经典的译注,国学大师的一些论注往往更能中立性的去做解读。)由此我也就养成了诵读入门,看论著加深理解的方法,开启了学习国学经典的道路。

国学经典对我的影响

《易经》、《道德经》的阴阳思想促使我对书法产生了更深的理解,对书法中对立统一的规律以及自然处理的方法得到了进一步的掌握,当然我对经典的学习层次还不够,还仅仅属于门外汉的级别,但对经典无法企及的心态已经消失殆尽。由于长期养成的诵读习惯,也慢慢促使我心态发生了转变,更能够静下来专心做一件事起。

另外由于以往对“心学”的误解,在经典的学习过程中也形成了很大的障碍,在一步步地了解中,更能清晰的看到“心学”并非仅仅是以前老师讲的那个样子,这也进一步打开了我的思维,不再以一种固定的态度看每一个人或每一件事,因为所有的变化都是动态的,所有的变化都具有特定环境而产生的性质。

我对经典的学习是因为书法学习的必须而开始的,这也是书法学习的必经之路,小伙伴们何不现在开启自己的学习之路,从诵读开始吧~宝贝们,以最简单的方式开始,再间接以最熟悉的方式去了解内容。

喜欢的朋友点个关注呗,有更多精彩内容@@期待与您的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