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忆苦思甜是中华儿女最深远、最长久的情感,对于我们每一个中国人而言,节约是一种习惯,更是一种传统美德。

心安理得让节约成为一种习惯(让节约成为一种习惯)(1)

近日来,提出“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切实培养节约习惯”的重要指示。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青年,作为一名人民警察,我们是沐浴着祖国的阳光成长的一代,更应该有责任和担当,积极响应的号召,让节约成为一种习惯。

心安理得让节约成为一种习惯(让节约成为一种习惯)(2)

那些历史记忆犹新

“忆苦”不是一味的以苦思苦,以苦造苦,而是时时刻刻都警醒自我,提高我们青年一代在和平年代的粮食危机意识。

我们不曾感受古人为求一粒粟时道出“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的窘迫,但我们能感受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深情感慨;我们不曾亲历红军饥寒交迫中爬雪山、过草地、啃树皮、嚼菜根的艰难,但我们能感受到“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豪情壮志;我们也不曾忘记爷爷奶奶辈在饥荒年代吃野菜、喝几乎没有一粒米的粥,却让自己孩子吃饱穿暖的款款深情。

在历史长河中,在饥寒交迫时,在时代变换间,唯有不灭的思苦节约精神一直指引着我们生存、成长。让吃饱不再是一种奢求,让节约成为一种习惯。

那些数字触目惊心

“思甜”不是一味的以饱为饱,饱足浪费,而是要倡导厉行节约,反对浪费。

我们不曾做出“吃播”为博眼球狼吞虎咽的可笑场面,但我们能指责他们在饱足时暴饮暴食、催吐浪费的哗众取宠。在这个自媒体迅速发展的时代,“吃播”或许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现象,人们在消费信息时代带来的快捷时,却不知道吃播背后存在的浪费,那些令人触目惊心的数字,令“吃播”成为了社会现象中存在浪费的一个缩影。

在我们的意识里,尽管我们国家粮食生产不是问题,但浪费确实是可耻的一件事情,我们应该共同抵制浪费行为,让节约成为一种习惯。

我们不曾亲自种下一颗种子,去感受它的发芽、破土、开花、结果,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却离不开它。在全民抗“疫”时期,那些烂在地里来得及收获的瓜果令人痛心,但依旧飘香。那些农民忙了一春一夏的辛苦;那些农民一点一滴的汗水;那些人为不及的损失,那些数字触目惊心。

在这个特殊时期,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迫在眉睫。

那些节约深入人心

我们不曾做出浪费的行为,但节约却成为一种习惯,贯穿于生活的点点滴滴,它可以是随处可见的宣传提示语:光盘行动,从我做起,让节约成为一种习惯;它可以是在食堂打饭时阿姨不厌其烦的叮嘱:吃多少,拿多少;它可以是在你深夜站岗饥饿时,战友笑着递给你的一个馒头……诸如此类,事虽平凡,意义却不简单。

“忆苦思甜”从来都不是一句口号,它是一种铭记“历史不易、传承节约”的意识,是印在我们脑海中,刻在我们骨子里的一种精神。

让节约成为一种习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