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芙蓉雨》(刘珂矣)歌词详解,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刘珂矣芙蓉雨原版?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刘珂矣芙蓉雨原版(芙蓉雨刘珂矣歌词详解)

刘珂矣芙蓉雨原版

题目:《芙蓉雨》(刘珂矣)歌词详解

作者:曲润琏

时间:20181211

《芙蓉雨》(刘珂矣)歌词,可有多种解读。比如说,女主人公是一朵荷花成了精;女主人公是歌女;女主人公是采莲女;等等。

试按采莲女一说,歪解(并过度解读)歌词。

原歌词:

藕花香 染檐牙

惹那诗人纵步随她

佩声微 琴声儿退

斗胆了一池眉叶丹砂

画船开 心随他

谁不作美偏起风沙

倚蓬窗 月色轻晃

偶闻得渔翁一席话

(试问)多一份情又怎地

站在别人的雨季

淋湿自己空弹一出戏

空望他 功成名就又怎地

豆腐换成金羽衣

岂不知你已在画里

画船开 心随他

谁不作美偏起风沙

倚蓬窗 月色轻晃

偶闻得渔翁一席话

(试问)多一份情又怎地

站在别人的雨季

淋湿自己空弹一出戏

空望他 功成名就又怎地

豆腐换成金羽衣

岂不知你已在画里

多一份情又怎地

站在别人的雨季

淋湿自己空弹一出戏

空望他 功成名就又怎地

豆腐换成金羽衣

岂不知你已在画里

这一搭 莲蓬子落地 几回迷

解读:

她叫雨荷,是一位采莲女,家境清贫。年方二八,不施粉黛,胜似出水芙蓉。

他家境小康,正值壮年,风流倜傥,已有妻室。进京赶考一次,不第。回乡苦读,即将再次进京会考。喜诗,工画,是远近闻名的才子。

盛夏某日,她与几位年龄相仿的女伴,共约采莲。

莲花开,清风来,香远益清。这香气,简直充满质感,在空气中弥漫,岸边回廊和回廊尽头咏荷亭的檐牙,似乎都侵染其中。

恰逢他与诗友外出游玩,在咏荷亭,抚琴吟诗。他被香气所引,顺着回廊,踱到池塘边。满池采莲妙龄女,胜似满池香荷花。她是这满池佳人中,最令他心动的一个。

他在回廊,故意吟诗咏荷,脚步却不知不觉随她而动。

终于,她脸红了。他也觉唐突,转身离去。他的脚步和玉佩声,渐行渐远。过一会儿,咏荷亭的琴声也停了。他和他的朋友回家啦。

确定附近没有外人,这一池少女,胆子大起来。柳叶眉飞,樱口色舞,叽叽喳喳,大声笑闹,起哄她和他。谁都看得懂,他看她的那种眼神。(注:眉叶,指柳叶眉。丹砂,朱砂,指樱色红唇。)

几天后,她听说,他要起程,再次进京赶考。她躲在荷花丛中,默默看着他和他的朋友们,上了画船。她的心,似乎也随着画船,渐行渐远。

秋风来,风沙起。她不由得为他着急。天公不作美,他的行程,不会受影响吧!

她陷入相思。某夜,独倚蓬窗,看窗外,水上月光,随波轻晃。(注:蓬窗,指贫寒之家的窗户。)

远处传来一老一少两位渔翁的对话。从那老渔翁嘴里,她知道了他这些年处处留情的风流事迹。现在,他的妻子,在家翘首以盼,盼他金榜题名;但老渔翁估计,依他的性情,真若飞黄腾达,未必不弃糟糠之妻。老渔翁说,这不奇怪,这是才子们的本性:陈世美弃了秦香莲,张生弃了崔莺莺,李甲了弃杜十娘,阮郁弃了苏小小,……,即便是卓文君,若无奇才,焉能留得住司马相如?

这一席话,醍醐灌顶。她如梦初醒。她不光没有卓文君的才华,而且她根本不是他的妻子。她不光不是她的妻子,她甚至不是他的情人。她不光不是他的情人,她现在怀疑,他很可能在那一面之缘的第二天,就忘了曾经见过她。

她在这里,自作多情,又有何用呢。

都说秋风秋雨愁煞人。即使这种愁,也应该是他的妻子的权利,而不是她的权利。这是别人的雨季。

在别人的雨季,空淋湿自己,恰如舞台下,空无一人,而她独在台上,空弹一出戏,自弹自听,泪流满面。

她还是希望,他能功成名就,过上锦衣玉食的生活。(注:豆腐,或斗服,指平常生活。金玉衣,或金羽衣,指富贵生活。)

不知他后来会不会离开他的妻子。她却连“被离开”的资格都没有:不曾相合,何来离开。她只是他回忆中,那一幅如画的荷塘美色中的人物之一,而已。

又一年,莲花谢,莲蓬熟。

一日,她手持莲蓬,回想这莲蓬还是花蕊时的样子,眼前似乎飘出了薄雾;氤氲雾气中,娇荷绰约,婀娜多姿,她看得痴了。这时,几粒莲子从她手里的莲蓬中滑落到地上,蹦跳四散,不知所踪。她不由一声轻叹:好一个芙蓉扑朔,莲子迷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