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杂谈#一直对民国题材的小说或影视作品比较偏爱,也曾经关注过京剧特别是乾旦方面的东西,所以,姑且不论其他,就这部小说及改编的影视剧的题材就实在是太对我的胃口了,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云深不知处鬓边不是海棠红?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云深不知处鬓边不是海棠红(鬓边不是海棠红)

云深不知处鬓边不是海棠红

#影视杂谈#

一直对民国题材的小说或影视作品比较偏爱,也曾经关注过京剧特别是乾旦方面的东西,所以,姑且不论其他,就这部小说及改编的影视剧的题材就实在是太对我的胃口了。

我是没有看过小说直接观剧的,随着观剧的深入,对此剧越来越欣赏。首先说题材,选取了民国背景——中国历史上相对特殊的一个时期,相对纷繁复杂,百花争鸣、百家齐放的时代,同时,也是一个悲歌奏响的时代,一个不乏深度和厚度的历史时期。故事围绕梨园行展开,戏子,既是那个时代社会底层的人,也是那个时代唱响民族高音的人(说到这里,大家都会想起梅兰芳等名角),地位的低下与气节的高昂形成了矛盾性,也凸显了梨园人物的风骨。此外,剧情中还有其他一些人物和身份,涉及到了当时的商人(程凤台经营商行)、山寨土匪(大梨)、军阀(曹家父子)等等,人物众多,各有特色,身份和人生轨迹相互交汇、叠加,共同构成了丰富、起伏的故事情节,而这些人物到了故事的末端,渐渐地都有了共同的行为目标——抗日。有的梨园中人筹集资金作军饷(商细蕊),有的梨园中人兴文章(俞青),商人筹措和运输物资(程凤台),军人上战场(曹家)等。战争就如同一股声势浩大的洪流,席卷、裹挟了所有人,当然,有的是主动,有的是被动。

说过了情节,再来说人物。整部剧,人物众多,有正面人物,却谈不上反面人物,至多是人物具有其多面性。下面就来说说我个人比较关注的一些角色吧。

商细蕊(尹正饰演)

说到商细蕊,脑海中会一瞬间涌入很多的溢美之词,纷纷描述着商细蕊多面的美好。而当静下来,这些词最终又都归为了这四个简简单单的字,这四个字既可以形容他的戏,也可以形容他的人。从商细蕊要戏不要命的思想,以及他一入戏中便物我两忘的状态来看,他是一个对戏十分虔诚的人,也是一个很纯粹的角儿。也正因为有此心态,他才能成为一个技艺卓绝的好角儿。如搁在当下,会是当之无愧的戏曲(京剧)大家,是颇有特色的大方之家。

再说他的为人处世吧,商细蕊活得率性恣意,同时也活得分外通透。他的恣意源于他的洒脱个性,虽作为戏子虽居社会之末,但他一直坚持自尊自重,更懂得为戏而活。人与人之间是讲缘分的,身逢乱世却得遇知己程凤台。程凤台欣赏他得戏,更看重他的人。就如同商细蕊自己所言,别人捧的是他的戏,而程凤台捧的是他的人。以不染世俗、铜臭的真心来维持彼此的情谊,君子之交当如是。而这也可以看出商细蕊的通透所在。后来,程凤台主动提出要做商细蕊的支持者(戏台子),守护商细蕊,商细蕊几乎不假犹豫地接受了,而且大大方方、开开心心地接受了。他乐于承程凤台的这份好意,全他的这份情谊,这也是他的为人洒脱通透体现。许有人觉得从前期二人相处来看,多是程凤台在付出和给予,而商细蕊是被动的接受方,但其实从刚刚谈到的这一点便可管中窥豹——人与人的相交,很多时候除了物质上的馈赠,更在于心灵层面的通晓与契合,那也是精神上的相互成全。到了剧的后半段,日本侵华,商细蕊不顾危险,执意要扮梁红玉表气节彰风骨,是他性格使然,纵是程凤台不在台下,想必他也会这么做。而彼时的程凤台坐在台下看着他,为他担了,虽是无奈,却是宠溺。而对于程凤台的付出和承担,商细蕊并非懵懂不知,正如他挽留程时说出的话。再往后,程凤台重伤,商细蕊状似疯癫,又不顾一切地替其报仇,哪怕到了狱中死生难料之际,仍不忘为程凤台喂药,更是为了救回程凤台一命,不惜以毁掉嗓子为代价在屋顶上喊灵唤魂。时至此际,看客仿佛才发现原来看起来如同孩子般的商细蕊竟已对程凤台情根深种了,程凤台>戏>商细蕊的命。而至于这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又有何重要呢。人生漫长,得朋友易,得知己难。伯牙与子期是音乐领域的知音,而程凤台与商细蕊却是跨越了阶层和领域的灵魂上的知音,幸甚。

程凤台(黄晓明饰演)

这实在是一个太完美的人物角色,有情有义且心怀大爱。对于被人们视作玩物的梨园中人,程凤台从来没有过轻贱之心,这大概也是商、程二人能够走到一起的重要原因和基础了。

程凤台是因戏而结识了商细蕊,也是因戏而欣赏商细蕊,但他敬他、护他却与他的身份和技艺无关。或许是老天冥冥之中有安排,让他于万千人海中,于那个纷繁乱世中,他认识了商细蕊,也读懂了商细蕊。别人看到的是商细蕊令人如痴如醉的绝顶好戏,而他看到的是商细蕊单纯明澈的赤子之心。人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程凤台自己也是同类者,二人才得以走近对方。只不过,这二人的处世方式是不同的,程凤台的经历将他打磨成为了外圆内方的人。这二人有相似之处,熟悉了的二人,会一起喝酒,会相互吐槽,还会打架。只有面对自己真正熟悉和亲近的人,才会流露出自己最为真性情的一面,将自己的满腔热血和一颗真心都捧给彼此,甚至不惜以命相酬,这也便是古代所说的刎颈之交了。

我们眼中的程凤台是一个温柔的大男人。说他大男人,因为他以一己之力扛起了整个家,护住了水云楼,并最终为家国奔走。说他温柔,是他将全部的情谊都给了身边至珍至重的人,他的亲人,他的兄弟,他的朋友。哪怕二奶奶的气话令他伤心,哪怕自己疼宠的妹妹不理解自己说出诛心之言,他都选择了包容和守护。而对于商细蕊,程凤台更是拿出了全部的耐心去包容和关怀,去做那个既能懂他也能护他的人。

程凤台一句“除非我死”无疑是许下了生死誓言,瞬间的脱口而出已然是铭刻于心的诺言。对商细蕊,程凤台的关注、关怀与呵护是凌驾于性别、阶层、领域之上的,既是霸气凛然的,也是润物无声的。两个男人之间,台上台下的会心对望,尴尬时分的解围帮忙,危急关头的默默相助,悠闲时刻的品茶对酌,跳脱时分的插科打诨......实在是有太多值得回味处。商细蕊身处其中,或许不识庐山真面目了,却是羡煞旁人了,无论是戏中的二奶奶还是戏外的我们,恐怕皆是如此了。

值得一提的是,程凤台与商细蕊之间有情,而商细蕊却不是像自己扮演的旦角那样,生活中很是真率却全无女气,他们间的一切是男人之间光明坦荡的情谊。还有一点,二人之间的称呼一直都是“商老板”和“二爷”,面上看似有些生疏,其实是不愿轻佻,唯恐让对方以为看轻了彼此,这便是从始至终的珍而重之。这点和原作有不同,细节上改编得很好。

其他人物

一部好剧是由多人承担起来的,除了作为主角的两人,其他人物也是活灵活现、入木三分的。例如一片痴情的陈纫香,台上拔剑,殷红的血刺痛了众人的眼;例如内秀感恩的周香芸,一段酣畅淋漓的商家棍征服了众人;又如灵透优雅的宁九郎,一次投票一次剃发,让观众看到了通透,看到了平和,更看到了他的气度。

谈细节。由这部剧看演员演技,个人觉得演员对角色行为举止分寸感的拿捏给人留下的印象很是深刻,尤其体现在一些场景和细节上。例如程凤台告知商细蕊自己将从上海转至香港时,商细蕊以古董相留。虽挽留的话只是一句,且似是失言般的一句,足可见其心中万般不舍——能让商细蕊说出这样一句,已殊为不易了。商细蕊是表面嘻哈实则原则性很强的人。而程凤台更是内敛,甚至没有太多的语言。沉默的氛围、动容的眼神和茶盖上颤抖的手无不泄露着他彼时的心绪。也如最后程凤台给商细蕊送车票,因为太了解彼此,都说不出更多劝谏的语言,更不愿让对方为难。他们一方面隐忍着心中的不舍,一方面谨守着相交的分寸。正是这样的理解和克制,让这份感情显得更为弥足珍贵。

除了这两处外,商细蕊为疯癫了的四喜披衣和四喜的误认和叩首也令人动容;商细蕊与姜荣寿消弭恩怨嫌隙,建立师徒关系,一声“师大爷”,一次叩首也是戳人的泪点。

时代背景为它披上了华丽中而沧桑的外衣,起伏的情节丰满了它的血肉,而演员让它生动地地展现在了我们的眼前。题材的新意,拍摄的质感,演员的演技,细节的到位,共同打造出了一部良心好剧,成就了如此多姿多彩的民国浮世绘,悲欢离合尽是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