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建平融媒

建平县小塘镇新城村党总支书记李凤雷,始终铭记自己返乡创业、带动家乡父老摆脱贫困奔向小康的初心;他把责任牢牢扛在肩上,把根深深扎进群众心底,用自己对家乡的无限热爱为贫困群众铺就一条奔向小康的致富大道。

朱亭镇乡村振兴带头人活动(不忘初心踏乡土)(1)

初见李凤雷时,他正在贫困户于金艳家大棚里,对新种植的蔬菜进行技术指导。

于金艳的丈夫石永志2016年突发脑出血,欠了许多外债,两个孩子正在读书,父母年纪较大,家里的重担全部压在了于金艳一人身上。2016年,于金艳一家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

了解情况后,李凤雷主动到于金艳家中鼓励其种植大棚蔬菜,并承诺前期免费提供大棚、种苗、技术指导等,年末可实现利润达3万元以上。

朱亭镇乡村振兴带头人活动(不忘初心踏乡土)(2)

“凤雷书记主动找我,帮我想办法、出点子,如今我们家通过种大棚已经脱贫了。以后,我还要在致富的路上好好干,不辜负凤雷书记的信任,也让家人过上幸福生活。”于金艳话语里充满了感激。

为促进周边群众增收,帮助贫困户脱贫,李凤雷成立了“凤雷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以“合作社 基地 农户 贫困户”的模式,对像于金艳这样因缺乏资金发展大棚蔬菜种植的贫困户进行帮扶。合作社把大棚免费交给贫困户种植蔬菜,并在技术方面给予指导,获益后交付一半利润用于支付成本。这些做法,不但增加了贫困户的收入,更增强了他们脱贫的信心。

李凤雷为了帮助贫困户找到适合的脱贫产业项目,巩固脱贫成果,实现长久稳定脱贫,又成立了合顺土地股份合作社。建档立卡贫困户除了通过流转土地获得分红外,每户还可额外获取200元补助,实现稳定增收。

“把地流转到合作社,我啥也不用管,合作社按时给我分红,我自己再打打工,这一年下来,我收入比以前多不少。”村民钱合江觉得非常划算。

为实现产业富民,李凤雷在新城村建起了占地300亩的温室大棚蔬菜种植基地,项目建成投产后,可为当地农户提供70个就业岗位。在产业带动下,新城村已有2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62人实现了稳定脱贫。

李凤雷说:“作为一名村干部,我的肩上有责任,目标也只有一个,那就是帮乡亲们挣越来越多的钱,让家乡的人们都过上幸福的好日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