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曾出生的地方,是一个叫白杨坪的小村子,这样的村子,在地大物博、幅员辽阔的广袤中国大地上,一抓就是一大把,普通的不能再普通了,就像把小时候平凡到家的老曾放到芸芸众生中,毫不起眼,就像将一块小石头丢进茫茫无涯的大海,激不起一丝涟漪。在这样一个地方,没有出过什么大名鼎鼎、名扬四海的大人物,也没有来自四面八方、摩肩接踵的游客商贾,有的只是贫瘠穷困、闭塞落后,无数人一年到头手不辍耕、劳作不息也不能保证不饿肚子,在老天爷赏饭吃的艰苦年月里面,忍饥挨饿、食不果腹是家常便饭,而与贫穷结伴而生的就是愚昧落后,鬼神僧道在这里大行其道,迷信在这里颇有市场。这也是当时中国广大农村的一个缩影。铺垫了这么多,并不是要说老曾家有多穷,相反,老曾家不但不穷,家底子还算比较殷实,曾经去过他的老家房子(当然不是那个后来盖的,规模宏大的富后堂,而是黄金堂),这个200年前的人物住的房子比我这个80年代童年时候住过得房子还要好的多,从此一件事情,就可以看出老曾家境是不错的,而事实上,从他爷爷的爷爷辈,也就是曾曾曾祖父(好罗嗦,这么多曾)开始,老曾家的家境就一直在走上坡路,一代胜过一代,到了老曾爷爷辈的时候,老曾家已经有几百亩田地了,成功晋升为地主阶层,成为当地有头有脸、有家产有地位的大家族。

曾国藩真实学历(曾国藩家境到底怎么样)(1)

在古代普遍比较贫穷的社会里面,家庭条件较好、有余钱几乎是培养读书人的必备条件,当然咯,也有一类,比如,后来成为湘军早期战神的罗泽南,家境那个悲惨、境遇那个凄苦,估计连铁石心肠的人也得掉几滴眼泪,但人家就是坚持不懈、孜孜不倦的读书,最后终有所成,成就了那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但抛开这些小概率的事件,大多数情况下是家境优渥的人,才能培养的起读书人。大家试想一下,如果你连温饱都解决不了,成天光着膀子、饿着肚子,整天牵肠挂肚那些地里庄稼的长势,用大把的时间从事农业生产,哪里还能去读书呢?此外,读书嘛,你还要笔墨纸砚,还要请老师办私塾,这那一项不要白花花的银子,家里没有一点底子,没有一点积蓄,肯定是办不好。所以说,老曾家还算殷实的家境为老曾创造了良好的环境,老曾后来一路过关斩将,闯过千人万人的独木桥,还真的感谢他的祖辈为他积累了这样一份家业。

曾国藩真实学历(曾国藩家境到底怎么样)(2)

老曾家除了家境不错外,学习的环境也还算不错的,换句话说,家里面的人非常重视,如果没有家里人特别是家里面管事的老大支持,即使想读书也是白想、白搭。老曾家可是世代为农,祖上上溯500年没出过什么考取功名的人,后来,随着老曾家家道的好转,腰包鼓了,老曾家考取功名的愿望就变得强烈了。但真正重视科举并付出实际行动,千方百计支持子孙后代考取功名的人,还当数老曾爷爷了,为了显示亲切,暂且叫他老老老曾(是不是太多老了,因为后面登场的老曾的父亲叫老老曾,故爷爷叫老老老曾)。说到老老老曾,不得不多啰嗦那么几句啊,因为这个人对曾家、对老老曾、对老曾影响都非常大,即使老曾到了老不死的年纪,念念不忘的还是他爷爷的教导,絮絮叨叨说着他爷爷怎么样、怎么样。如果要在曾家这爷孙三代十几口人中,来个对曾家影响,对曾国藩影响力排名的话,我觉得大概是这样的,曾玉屏(老老老曾)>曾国藩>曾灵书(老曾爸爸老老曾)…….,是的,以老曾的脾气、性格、作风、地位,理所当然是这个家里面的灵魂人物、龙头老大,坐头把交椅没有有异议。不过话说回来,这个老老老曾虽然颇具威望,但年轻的时候也不是一盏省油胡灯,而是一个正儿八经的问题少年,跟我们现在很多年轻人一样,爱睡懒觉,太阳晒屁股了还不起床,在他老爸老妈的声声催促下才会磨磨蹭蹭的起床。他还特别爱玩,仗着家里有点资产,经常驾驶着他的豪车(高头大马)招摇过市,所到之处,惹得众多妹妹尖叫连连,招的很多耄耋老者戳脊大骂,但这个老老老曾才不管什么叫骂,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谁也别管谁,经常跑到湘潭大街上和那些纨绔子弟们“让我们策马奔腾活的潇潇洒洒”。如果照这个态势发展下去,老曾注定会成为一个败光家产的败家玩意,更不会有后面那个辉煌腾达的宝贝孙子老曾了。还好还好,老天给了老曾一个幡然醒悟的机会,在一个奇妙的瞬间,在一对路人甲、路人乙的爷孙对话中竟然神奇的蜕变了、醒悟了、进步了,这对爷孙是这么说的:“瞧这个人,只会寻欢作乐,将来肯定是个败家子,你以后可不要学他”,听到这话的老老老曾大受触动,当下决定卖掉自己的豪华座机,走路回家了。我估计类似的话,老曾的家人、邻居、亲属不知道说了多少篇了,但为什么到爷孙两这就发生陡然质变啦,实在让人搞不懂,感觉有些莫名其妙,但不管怎么样,事情就这样发生了,老老老曾浪子回头金不换,改变巨大,变成了一个三更就起床劳作,天黑才上床歇息的勤劳、勤快、勤恳的庄稼人,变成了一个受人尊敬,颇有声望的乡绅,变成了一个精打细算、诚实持家的曾家家长,在他的这样一番惊天地、泣鬼神的神操作之下,老曾家里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

曾国藩真实学历(曾国藩家境到底怎么样)(3)

家境是好起来了,但老曾的心头还有缠绕着一个挥之不去的噩梦,经常时不时就抓他一下,动不动饶他几把,让他痛苦莫名,这个噩梦是啥?估计大家都能猜个八九不离十,现在公布正确答案,对,就是考取功名,前面我说过,老曾家族是500年没有出个一个秀才,秀才,那可是功名的起点,在中国这样一个社会,功名是很重要的,功名的背后就是根深蒂固的官本位,说白了,家里有人当官,地位自然就高,家里没人当官,腰杆也挺不起来。而老老老曾自己了,虽然识得几个字,但也就是停留在认识的层面上,于考功名上却没有半点发言权,甚至连功名都没有参与过,正是由于老老曾自己的缺陷,老老老曾才在考科举这个事情上格外热心,不遗余力,卯足了劲,下足了功夫,希望后代能在这个方面有所斩获,这一点恐怕和我们现在的很多家长非常相似啊,自己没得到的,一定要在子女们的身上找回来,不得不说,天下父母心,这一点,永不过时。只可惜、只可惜,老曾的那几个儿子实在是不太争气,辜负了老父亲的一片苦心,长子曾麟书前前后后考了十多年,硬是连个秀才都没考上,成了考试路上的“钉子户”,要是搁到现在,这肯定是一条大大的新闻,署上“某某考生连续高考十载没有入榜” 的劲爆标题,肯定能吸引无数人的目光。当然,在他40岁的时候,终于还是考中了秀才,也算是小小地满足了父亲的愿望。二儿子很早就去世了,自然没有机会为了父亲的理想去奋斗、去拼搏、去突破了,三儿子嘛,天赋实在太过于平常(嗯,不得不承认,老曾家的天资确实都不咋的),甚至比他大哥还不如,大哥至少还在40多岁的时候考了一个充门面的秀才,这哥们了,读着读着,就从少年变成了中年,再读着读着,就由中年变成了老年,更可怜是,这老兄膝下还无一儿半女,不知道是读书读傻了,忘记了生儿育女的重任,或者是读书读坏了身体失去了生儿育女的本事,不过还好后来老老曾看他可怜,把自己的一个儿子曾国华过继给了他,才稍稍填补了他的一点遗憾。总而言之,这家人读书那真的是不行,老老实实也很无奈啊,很心衰啊,下了这么一大把功夫,花了这么一大笔钱,却培养不出来一个能为自己圆梦的儿子。没办法,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孙子辈上了,老曾是老曾领书家里的长子,重任自然落在他的肩上,后来的事实也证明,老老曾的押宝是对的,这一压就中了大奖,压过一个鼎鼎大名的曾国藩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