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祥子》的故事背景是上世纪20年代,当时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底层劳动人民的生活异常艰难和贫苦,没有技术含量的人力车夫成为很多农民的热门职业。

据有关数据显示,截至1934年,光北京就有40500辆人力车,80000名人力车夫。鲁迅和郁达夫等作家都曾经将人力车夫写进自己的作品里,但大多是从知识分子的角度表达同情,而老舍出身贫困,对劳苦大众的生活有更深刻的体会,所以写出了这部经久不衰的经典之作《骆驼祥子》。

骆驼祥子影响祥子命运的因素(信念的轰塌是压倒一个人最后的稻草)(1)

这是一部反映小人物悲剧命运的作品,无论是祥子,还是虎妞、小福子、二强子......每一个人都在不知不觉中走向绝望,走向毁灭和暗淡。这更是一个时代的悲剧。

记得初中时,语文老师跟我们说《骆驼祥子》揭示了旧社会的黑暗,那时年少,对这个世界知之甚少,长大后也只记得这一句话。如今看到很多《骆驼祥子》的新解,有的说祥子是低层次的认知,所以导致悲哀的人生,还有的说祥子是贪心有余,见识不足。

祥子已经够苦了,我们何必在百年之后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如此苛责?在那个人吃人的年代,祥子孤身一人从农村来到北平,没有什么文化,空有一身力气,饭都吃不饱,谈什么认知?谈什么见识?

祥子从一个体面的、要强的、好梦想的、健壮的人变成了一个堕落的、自私的、不幸的、社会病胎里的产儿,这其中涉及到社会、制度、婚姻、个人选择等方方面面的因素,今天我不妨仅从信念这个角度看看可以得到什么启示,看看信念给了祥子什么,祥子又是如何在信念的轰塌中从希望走向绝望。

骆驼祥子影响祥子命运的因素(信念的轰塌是压倒一个人最后的稻草)(2)

1.信念造就内心的强大

祥子生长在乡间,失去了父母与几亩薄田,18岁便独自一人来城里讨生活。凡是卖力气就能有饭吃的活他几乎都做过,直到他发现拉车是更容易赚钱的事。

祥子当然是经过观察和思考的,他觉得作别的苦工,收入是有限的,拉车会多一些变化和机会。正如前文所说,人力车夫在当时是顶热门的一个职业。而且他还知道,人和车都必须得漂亮。

看看自己的身板,他相信自己有拉扯的资格:他有力气,年纪正轻。

他计划着、憧憬着:先租辆新车,争取早日拉上包车(区别于拉散客,包车就是给固定的客人服务),然后省吃俭用一两年哪怕三四年也行,等攒足了钱,自己买上一辆车。他一定可以成为最出色的车夫。这就是强子最初的信念。

信念造就内心的强大,他咬着牙默默地努力着,从不跟其他车夫说起他的委屈和困难。他也非常的自律,不抽烟、不喝酒、不赌钱,没有任何嗜好。

他的腿长步大,跑起来也没多少响声,速度快而没危险,坐他的车是又安全又舒服。他无疑已经成为一个合格的优秀的车夫。

经过整整的三年,他终于凑足了100元钱,终于买了一辆属于自己的车!

他的生活越来越得劲了,心里舒服,对人就和气,买卖也就更顺心。他的希望也大了:照这样干下去,干上两年,就又可以买辆车,一辆,两辆......他可以开车厂子了!

人,只要有一种信念,有所追求,什么艰苦都能忍受,什么环境也都能适应。

这就是最初的强子,怀着这个信念:一定要买上自己的车,奋斗了三年。这样的祥子多么像极了年轻人的模样,谁还不是怀着一个美好的信念,带着几分青涩和自信踏上这个社会。

骆驼祥子影响祥子命运的因素(信念的轰塌是压倒一个人最后的稻草)(3)

2.信念是支撑人生的力量

兵荒马乱的年月,祥子照样拉车,从不偷懒,有一次在路上意外地被大兵捉走了。他不光失去了自由,更失去了用血汗钱换来的那辆车。

以前的一切辛苦困难都可以一眨眼就忘掉,可是他忘不了这辆车。

于是他勇敢地逃跑了,还带走了三匹骆驼,然后用骆驼换了35元钱,又连滚带爬地回到了城里。一切又回到了起点,他投奔了刘四的人和厂,又开始从拉散客开始干起。

他连包茶都舍不得喝,竟喝些碎末。他早出晚归,甚至有时拉上一天一夜。然后把赚来的钱放在胡芦罐里。在看到拉车的老者连孙子的肚子都填不饱,他也有过动摇,干嘛成天咬着牙跟自己过不去呢?拉到老也不过如此。

但只要看到葫芦罐,他的心思就会转回来了。他告诫自己不能动摇,不能前功尽弃,车子没了,那就继续攒钱再买一辆,也就还差几十块了,努努力并不难。

这个时候的祥子,依旧是要强的,向上的,也是乐观的。因为他心中的信念还在。

泰戈尔说:信念是鸟,它在黎明的黑暗之中,感觉到了光明,唱出了歌。

人不是一下子被打倒的,当我们遇到困难时,也都会拼尽全力去想办法,也会不断地给自己打打气,熬过去,会好的。但是在祥子那个年代,真的会熬过去吗?

骆驼祥子影响祥子命运的因素(信念的轰塌是压倒一个人最后的稻草)(4)

3.信念的轰塌是压倒一个人最后的稻草

有个阿拉伯寓言,讲的是一匹老骆驼,有一次主人想看看它到底还能装多少货物,于是不断地加、不断地加。老骆驼还是没有垮,于是主人轻轻地放了一根稻草在它背上,没想到就是这一根稻草使老骆驼轰然倒地。

突然发现,这句话是为祥子量身定制的。

当祥子在刘四的厂里拉散客时,刘四的女儿虎妞看上了祥子的忠厚、勤奋和壮实,虎妞耍了一个计谋,谎称怀了祥子的孩子,逼迫祥子成婚。虎妞又老又丑、专横霸道,祥子成了她掌心里的玩物。

无论是精神上还是身体上,祥子感觉自己被虎妞日益掏空了。祥子恨虎妞,却又无计可施。

好在虎妞还是帮他买了一辆车,但这辆车并没有让祥子变好。

祥子病了,歇了一个月,还没好利索又出去拉车,结果添了痢疾,又歇了一个月。两场病,让他明白自己到底不是铁打的。

而虎妞也真的怀孕了,从小就没吃过苦的她花起钱来可是狠着劲。祥子赚的钱左手进来,右手出去,他对攒钱想都不敢想了。

接着,虎妞难产,一尸两命。祥子把车子卖了,换了钱给虎妞买棺材。

骆驼祥子影响祥子命运的因素(信念的轰塌是压倒一个人最后的稻草)(5)

车,是自己的饭碗。买,丢了。再买,卖出去了。没了,什么都没了。连老婆也没了,即便虎妞豪横,但也好歹给了他一个家。

此时,祥子万念俱灰,小福子的出现恰是一道温柔的光,有那么一刻点亮过祥子的心,但小福子一家都不会赚钱,吃饱饭是个千真万确的大难题。祥子落荒而逃。爱与不爱,穷人得在金钱上决定,"情种"只生在大富人家。祥子这样安慰自己。

之后的祥子,不再想着自己要买一辆车了。

他不再努力,又闲又懒,时时需要找些娱乐,吃喝嫖赌。" 当初咱倒要过强呢,有一丁点好处没有?" 没人能驳倒这句话,也没人能拦住祥子越走越低。

当他偶遇好心的曹先生并得到允诺可以去曹府做包月时,终于燃起了一丝希望,他决定去找小福子,开辟新的生活。

但他只找到了小福子的坟头,小福子的死成了压垮祥子的最后一根稻草。

他的精神世界彻底崩,他开始耍坏、占小便宜,他曾经不屑的事情他都去做,他终究还是活成了自己讨厌的样子。后来因为生病,他已经没法再拉车,只能靠帮人举着花圈挽联换几个铜子。

祥子变成了一个没有灵魂的行尸走肉。

信念让一个人内心强大,是支撑人生的力量。没有信念,生活就失去了方向,精神世界也一片荒芜。

纵然祥子的信念是那么的卑微,他只想要一辆属于自己的人力车,靠着这个信念他度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如果他没有放弃这个信念,也许生活尚有转机。毕竟即便社会再险恶,也还有曹先生那样善良的有识之士。曹先生是祥子的贵人,但祥子自己没有了向上的信念,一切都是枉然。

最可怕的敌人,是没有坚强的信念。信念的轰塌是压倒一个人最后的稻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