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书妈妈写在前面:

为母则强,这个词语体现出很多女性有了孩子之后,发挥出令人难以想象的意志力。而作为母亲,其“反脆弱性”对孩子的未来起着重要的作用!

来自童书妈妈北京读书会的成员傅楠,通过几本书和几部电影的观后感,得到一个结论——面对充满了不确定性的未来,要更好地适应,我们培养孩子的目标就不应该是坚强,而是反脆弱。

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

需要反脆弱

首先,我想向大家介绍一个名词:斜杠青年斜杠青年来源于英文Slash一词,出自《纽约时报》专栏作家麦瑞克·阿尔伯撰写的书籍《双重职业》,指的是一群不再满足“专一职业”的生活方式,而选择拥有多重职业和身份的多元生活的人群

这些人在自我介绍中会用斜杠来区分,“斜杠”便成了他们的代名词。而反脆弱这个概念的代言人就是斜杠青年

有人说,这是现代年轻人热衷的生活方式。而我要说,这才是未来世界个人生存的核心模式。如今最火的职业,有一半在二十年前还根本不存在。

▲ 在童书妈妈读书会,像傅楠这样带宝宝一起做分享的妈妈比比皆是。

在2017年,我们在读书会一共读了十一本书,其中有一本书《人类简史》让我对它印象非常深刻,为什么呢?因为那一次读书会是在阿纳亚的孤独图书馆举办的,阳光、沙滩、仙人掌,那里实在是太美好了!当然,我对这本书印象非常深刻,主要原因是因为这本书本身真的很棒!

《人类简史》于2012年首次以希伯来文出版,一经问世就成为超级畅销书。

在作者看来,人类历史上有三大重要革命:大约七万年前,认知革命让人类历史正式启动;大约一万两千年前,农业革命让人类历史加速发展;五百年前,科学革命让人类历史另创新局。

这本书讲述的就是这三大革命如何改变了人类和其他生物。在数万年前,地球上并不只有一种人类,尼安德特人就是一种和我们这一支智人人类基因类似的人类。

而在七万年前的认知革命之后,尼安德特人以及其他许多种人类都遭到了灭绝。认知革命到底发生了什么,才让智人开始了第一次加速?

萌娃说反义词(斜杠青年的育儿经)(1)

现在普遍理论认为,是基因突变。基因突变改变了智人大脑内部的连接方式,让他们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来思考,用完全新式的语言来沟通。

那么问题来了,基因突变是如何发生的?是有人安排好了的吗?不是,是一连串巧合、偶然的结果,是在随机、混乱、不确定之中诞生出的“命中注定”。

这本书让我想起了一部我很喜欢的电影《劳拉快跑》,在劳拉的快跑中,发生了无数的“一瞬间”,每一个接触到这个“随机瞬间”的人,命运都随之改变,包括劳拉自己。

看了这部电影,你不禁感慨:人的命运啊,原来如此“随机”。是的,我们的人生就如同我们人类的历史一样,充满了“不确定性”。

随着信息化的加速和科技的日新月异,这种不确定性只会越来越强烈,面对未来要更好地适应,我们培养孩子的目标就不应该是坚强,而是反脆弱。

萌娃说反义词(斜杠青年的育儿经)(2)

如果说脆弱是经受不起挫折,坚强是不可摧毁、复原力强,那么,反脆弱就是一个超越复原力和强韧性的概念。复原力是指事物抵御冲击并在重创后复原的能力,而反脆弱性则进一步超越了复原力,让事物在压力下逆势生长、蒸蒸日上。

理解反脆弱性

它带我们通往幸福

反脆弱是有机体进化过程的选择,也是个人得到幸福的途径。

我看过一部讲飞行员的电影《壮志凌云》,根据代号为TOP GUN的美国空战训练课程展开,受训人员通过与任教于TOP GUN的顶尖高手进行空对空的对抗开展训练,这个训练过程相当真实,“假想敌”部队从来不会点到为止,会有真实的伤和亡,使得受训人员必须拼尽全力才能对战,美国空军的战斗力因此得到了迅速的提升。

这些年来,自动化飞机的出现大大降低了飞行员面临的挑战,看上去提升了飞行的安全系数,但同时,由于长期缺乏挑战,飞行员的注意力和技能正在逐渐钝化,在不知不觉中威胁着飞行的安全系数。

单纯的指向过去的“压力测试”是无用的,因为它们都是以过去最糟糕的灾难为基础,可是未来发生的灾难可能会超越历史水平,福岛核反应堆是以能承受历史上最强震级的地震为标准建造的,可它在2011年发生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

大自然和我们不一样,人类进化了数万年,直到今天,不出意外的话,你依然有两个肾脏,而我的肺部还有额外的容量,我们的心脏在必要时可以跳得更快,输出更多的血液。此时此地,冗余,不是保险,而是投资。

真实的世界依赖于反脆弱性的智慧,有机体的进化需要压力、随机、不确定,甚至混乱,因为基因库正是利用冲击来确保优胜劣汰,提高整体的适应力。

而作为个体,如果不想被牺牲掉,只有以反脆弱性的方式构建自身,才能提升我们避开负向事件的可能概率,存活基因、走向幸福。

萌娃说反义词(斜杠青年的育儿经)(3)

▲ 在傅楠看来,脆弱的反义词不是坚强,而是反脆弱!读史,就如打疫苗,能够提升我们的反脆弱性!

反脆弱,让我们可以克服死亡焦虑。人类大概是这世界上唯一一种会对自身存在感到困惑的生命体,很少有人不恐惧死亡。

除了对于死亡本身的恐惧和焦虑之外,死亡恐惧还会伪装成很多种形式出现,比如,沉溺于极度的物质享受,陷入人生无意义的茫然,过度的追求自我成长和提高以掌控人生,对于子女的过度保护、过度担忧。

但正是因为“死亡”的虎视眈眈,生命体才会产生一种推动力,一种迫切感,意识到人生短暂,才有可能想要抓紧时间,去做有意义的事情。

还记得刚刚开头的时候我提到的两个问题吗:“作为妈妈,如果我明天就离开,我是否会有遗憾?如果我百岁之后离开,我是否会有遗憾?”

我不再努力去对抗和克服死亡恐惧,我因为这恐惧而让自己更加懂得如何取舍、如何更好地生活。

学习历史 杠铃策略

我们需要提升个人反脆弱性

学习历史,接受命运,提升反脆弱。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之中,一个人的成王败寇,首先取决于他所处的时代。

比如,正如大家都知道的,全世界75个最富有的人中有20%出生在同一个国家,而且都是出生在1830年—1840年这十年之间,这就是美国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

所以,首先我们和我们的孩子要学会接受命运,也就是承认自己的“时代局限性”,在大时代的视野中寻找自己的定位;其次是我们和我们的孩子可以在诸多的不确定性中抓住灵光乍现的规律。

例如,我们可以从对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学习和研究中,判断出第四次智能革命会发生在何时,以及如果恰逢其时的话,自己可以如何去做。

萌娃说反义词(斜杠青年的育儿经)(4)

学习历史,看到可能,提升反脆弱性。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之中,我们看到了无数种人生的可能性,对于人性,我们会变得更加包容,从而让自己更具有弹性和韧性,和他人建立更好的亲密关系;我们了解了世界的多样性,知道这个世界是多样化的。

对于人生,我们会更加具有想象力,从而能够不断地满足自己对于世界的好奇心,去追寻自己热爱的事情。因为我们知道,很多时候,没有绝对的好人或者坏人,也没有完全正确、百无一失的道路选择。那么,何不追寻“兴趣”前行?

学习历史,指向未来,提升反脆弱性。通过学习历史,我们接受了自己所处的时代命运,我们懂得了世界和人生的无限可能性,我们最终明白,通过终生学习可以提升我们个人的反脆弱性,从而更好地面向未知的将来。

毕竟人们是通过负向方法寻求成功的,这也是有机体进化过程的选择。

我们终于懂得,如果真正的财富是高枕无忧、问心无愧、相互感恩、远离嫉妒、胃口良好、肌肉强健、精力充沛、经常开怀大笑、很少独自用餐、适当的体力劳动、有些爱好、不用开会、偶尔来点儿惊喜,那么这些主要是依靠减法做到的。

萌娃说反义词(斜杠青年的育儿经)(5)

新年伊始,大家纷纷立flag,列出各种目标,归根结底,其实也都是想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什么是更好的自己?又如何成为更好的自己?

读过《人类简史》让我明白,成为更好的人,不是复盘富兰克林的成功人生,也不是照抄全球第一的芬兰教育,而是反脆弱性强大的人,他们得以让自己的天赋自由,坚毅,有诸如阅读这样良好的习惯,有属于自己的亲密关系,他们为未来而学,他们的人生有无限种可能性,即使是踏上看似平常的大学之路,也能走出独特的属于自己的少有人走的路。

当我们开始建立起自己的反脆弱性,当我们的反脆弱性不断地成长,我们必将走向幸福,最终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

萌娃说反义词(斜杠青年的育儿经)(6)


傅楠,高校教师,国家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指导师,亲子阅读导师,家庭教育指导师,标准的斜杠青年。童书妈妈北京读书会成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