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一:

三本,本身就不是官方说法,是大家对于独立学院和民办大学的统称,官方成为“本科三批”,所以合并本科批次之后,就不会有三本的说法,但是民办大学和独立学院的存在,是客观事实。

于是,在合并批次之后,有些考生就会犯一些低级错误,最典型的是2017年浙江一高分考生,距离浙大差4分,误将原来的三本院校同济大学浙江学院,误认为是同济大学的浙江分校,而报了这所三本院校。虽然可惜,不过据说后来拿了8万奖学金去了同济大学,如果是这样,真是因祸得福了,当然这是题外话。

二本和三本到底是几本(那原来三本和二本该如何区分)(1)

网友二:

目前,高考改革,越来越多省份高招录取批次合并,本科三批次与本科二批次合并为新本科二批次(河北、河南、安徽、山西等省),本科一批次与本科二批次合并为本科批次(辽宁、山东、广东等省只设本科批次与专科批次)。

其实,我国高校属性分为三类,公办、民办、独立学院(中外合作院校)等,民办院校和独立学院绝大多数属于三本院校。面对批次合并,本科院校变得鱼龙混杂、良莠不齐,考生和家长填报志愿难题之一:如何区分原二本院校、三本院校(独立学院、民办院校)。可以查看招生专业学费,一般而言,三本院校学费较高,是普通二本院校学费的4~5倍。

二本和三本到底是几本(那原来三本和二本该如何区分)(2)

网友三:

独立学院,民办大学就是以前的三本,以前本科一批,二批都是公立大学,三批次是民办大学,国家从招生批次来讲就歧视民办大学,随着我们民办教育事业的发展,现在民办大学已经发展成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办大学数量占到我国大学数的1/3,很多发展不错的民办大学已经超越很多公立大学了,无论是在师资,还是办学设施,校舍环境,毕业生就业率,毕业生质量都不比公立大学差。

教育部也一再强调要对民办大学和公立大学一视同仁,于是一些省份取消三本,让民办大学和公立大学同时竞争,而一些教育较好的省份从2017开始把二本也取消了,只有本科批和专科批,这也是我国以后的一种趋势,也是我国教育的一次洗牌,不管公立大学还是私立大学发展好的学校就能生存下来,发展不好的就会被淘汰。

让公立大学失去天然的保护伞,也让一些办学定位不准确的民办大学被群众淘汰,合并本科批次更利于我国教育的发展,让学校更注重办学,建立自己的特殊专业,从而提升自己的竞争力,也让社会不去追求“一本,二本,三本”!

二本和三本到底是几本(那原来三本和二本该如何区分)(3)

网友四:

第一,看学费,第二,以2015年为基准。很多三本学校都是以2015年后从大专变成三本和二本,例,上海市的三本,二本学校,二本为下,上海师大,华东政法,上海理工,上海海事,上海海洋,上海中医药大学等是原来的二本,三本及大专。

例如上海应用,上海电力,上海科技,上海对外经贸,上海商学院,上海健康医学院,上海剑桥,上海师大天华学院等这批学校都是从大专升为三本再升为上海本科批次。

网友五:

现在三本分三种,一种是某某大学xx学院,这个是大学参股的三本,我们以前叫独立学院。一种是以企业名字 学院或者大学,比如吉利大学之类的,还有一种名字上看不出来,比如湖南涉外,长沙医学院,这种识别也没有特别的方法了,你只能查他们学校的简介了,一般会注明是民办本科。

当然看学费也是一种方式,三本的学费大多比一本二本贵,但是也不是贵的都是三本,首先艺术类什么的什么学校学费都贵;包括各学校示范性软件学院的学费也都比普通一本二本贵很多,还有海外合作办学的也贵。

网友六:

本质上没啥区别的,换汤不换药的,现在应该叫2本c类。企业看你大学的名字一般就知道你是不是三本了,他们还是拿三本生来对待。像是好的企业,或者技术型企业,三本生大部分去了就是调试维修啥的。

高校毕业生才可能做研发,在或者就是更严酷的啦,比如有的公司会写只要本科2批以上的,那你现在虽然是二本,但是人家的本科二批是以前的二本不是三本升合并的,这就是区别。

二本和三本到底是几本(那原来三本和二本该如何区分)(4)

结语:

不管你是几本大学,如果你想去有外国人、大学生的英语角,看上图右下角,关注它,就能进去,那里会伦敦腔、美音的小伙伴都有,小编等你来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