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谟麻山苗族山歌

望谟麻山苗族山歌是指世代流传于望谟麻山的苗族传统歌曲,成为苗族人民表达思想感情的重要工具。它真实地反映了苗族人民丰富多彩的生活,是麻山苗族文化中独具特色的一种艺术表现,具有重要的音乐、文化、历史、艺术和社会价值。主要流传地为麻山乡、乐旺镇、桑郎镇、打易镇、郊纳镇、纳夜镇等乡镇,还零星分布在新屯镇、岜饶乡、大观镇、昂武乡、蔗香镇等。

最新贵州织金苗族山歌 今天聊聊黔西南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1)

历史渊源

麻山苗族山歌,历史悠久,在汉文典籍中,最早见载于《元史》,麻山通过布依族土目控制了桑州(今望谟县桑郎),以桑州为基地诏谕散居在麻山的苗族,这部分苗族称为"桑州生苗”。

1974年中国科学院语文研究所凌纯声、芮逸夫的“苗歌略说”云:“歌谣在苗人的生活中,特别是在各种仪式中是占着很重要的位置的。他们日常既随时随地即兴口占,表现当时的情绪或叙述当地的事件,而每遇举行某种仪式或集会时,更多男女对歌,日夜不休,且有接连至数日夜者他们即兴口占的歌谣,大都唱过即完,保存的很少:即有一些被较多人所传唱因而流传下来的,也完全靠不很确切和不能经久的记忆力,词句每多传化或竟完全改变,所以一直没有定形。

望谟麻山苗歌调式多、曲式结构完整、旋律独特、节奏自由而复杂、演唱形式多样。麻山苗歌根据其内容可分为游方歌(情歌) 、酒歌、苦歌、反歌、丧歌、劳动歌、 时政歌、儿歌、谜语歌等几类,曲调各不相同。山歌是一种特别的民歌演唱形式,用麻山方言吟唱一般在山上放声歌唱,其曲调丰富,旋律非常优美,歌词的结构大体相同,语言生动通俗,押韵上口,非常有特点,其内容有情歌、时政歌等,演唱形式有独唱、对唱、合唱等。各种民歌形式有传统的歌词,也有即兴编唱的内容。

盘歌

是苗族青年男女向对方表达心愿、显示才能的一种古老的对歌方式。苗族的 “盘歌”非常有趣。男青年看中了某位女青年,便带两个年龄相仿的同伴,一起去到姑娘的家,男女双方参加对歌的同伴,既当参谋,又为自己找对象。在盘歌中,一般是男的先唱。双方通过对唱,显示自己的才能。如果一方对答如流,唱得情投意合,还可以唱到订婚。但是如果女的盘输了,还可继续盘歌,这样的盘歌一直盘到订婚为止。订婚那天,女方的父母要及时为男方备办喜酒。然后吹起芦笙跳起舞,为这对青年人贺喜。

红歌

用在婚礼礼节上和青年男女恋爱时等演唱场合。演唱形式多种多样,曲调也不同,在不同的场合所演唱的曲目表现形式是不同的,各种曲调婉转动听,表现了青年男女寻找到了自己的如意郎君和渴望自己被对方深爱的情感场面。

伤歌

用在老人去世时演唱和芦笙吹奏时的曲目,用伤歌来引路,把去世的老人带到阴间天地。在不同的时间段所演唱和吹奏的曲目是不同的,曲调凄凉伤感,让人伤心流泪。

2011年,望谟麻山苗族山歌“山花组合”代表黔西南州参加2011年 “中天城投” 杯多彩贵州歌唱大赛原生态唱法的决赛中获得“铜鼓奖”。

望谟麻山苗族山歌收录于第四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