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年学制改革(我校坚持十年推行学分制改革)(1)

“说起学分制,本科院校远比我们高职院校实行得早,也更加成熟。但经过10年的磨砺,我校作为内蒙古地区高职院校学分制改革的先行者,早已今非昔比,好多业内人士都给予好评,称赞我们的学分制模式‘结构健全、管理规范、形式灵活、效果显著’。”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巴音巴图这样自豪地说。

那么,该校又是如何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坚持不懈地进行高职教育学分制的研究、探索和实践的呢?

早在2007年,伴随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创建,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率先在内蒙古地区高职教育领域启动“学分制”改革。

“我们首先把学分制改革纳入学校党委、行政教育教学综合改革之中,摆到突出位置、列入重要日程。”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徐建平介绍说,“我们成立了党委书记、校长任组长的学分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同时出台总体方案,全校统筹、全员参与、群策群力。”

  • 试点先行

  • 基于学分制实施条件成熟度及推广价值等因素的考虑,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选择当时在校人数最多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进行学分制试点。

    2011年9月,学校首先从新生中挑选出成绩优秀的21名学生,组成建工1103班,开始试点学分制。到次年9月,建工1203班学分制试点班人数增加到30人,并可在本学院各个专业方向和班级,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教师学习。2013年,建筑工程学院全体新生全面实行学分制。

    总结前两年学分制教学的经验,该校及时对2014级、2015级学生学分制教学计划做了调整,将“限选课”改为按班级上课,“任选课”改为按学生意愿选课上课。

    学分制在扎实推进中渐成规模。该校教务处处长张汉军进一步说明:“到2016年9月,我们除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行学分制外,又在建筑设计、城镇规划、园林工程技术和环境艺术4个专业中实施学分制教学。”

    经过10年的探索,该校学分制模式改革呈现出鲜明的建筑类高职院校特色。

    “总结起来就是五大特点。”徐建平总结道,即结构健全、管理规范,因地制宜、合理约束,因岗选课、服务就业,实现网络信息化教学,引入学生导师制管理。

    以因地制宜、合理约束为例,该校综合权衡学分制和学年制适合高职院校的成分,根据学校自身教学资源和管理特点,注意梳理好学分制框架下自由选择和自由度约束之间的关系。

    再比如因岗选课、服务就业,该校建筑工程学院学分制试点班班主任刘仁玲老师说,在学分制试点和推广过程中,注重结合建筑工程技术的岗位需求,相应设置专业任选课,方便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优势,选择一个或多个岗位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

    “目前,学分制改革取得的丰硕成果,集中地在学生与教师两大主体身上得以呈现。”巴音巴图介绍说,一方面是学生学习的自主权得到充分尊重,另一方面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得到最大发挥。

    据悉,从今年9月开始,该校7个二级学院的所有专业都将施行学分制。

    (中国教育报特约通讯员 王利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