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很“神”吗?我们被“误会”了一千年,他只是个普通人

在中国历史上,很多人物都家喻户晓,甚至是在民间被奉若神灵。但是往往和实际情况存在些许的偏差,所以我们要用正确的眼光来看待历史人物,不偏不倚,不神化也不丑化。今天小编要给读者们揭秘的就是这被神化了的包拯,其实他不过是个普通人,为何却被人们奉若神明呢?

为什么说包拯是一个好人(包拯很神吗)(1)

为什么说包拯是一个好人(包拯很神吗)(2)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包拯,安徽合肥人氏,自幼饱读诗书,后来进士及第,步入仕途,成了一名北宋朝臣,因为官清廉,断案公正,在民间被百姓称之为“包青天”。其形象也被写进小说或是编成戏剧,便在后世广为流传,被奉若神灵,说他是转世的奎星,还将这位白面书生变成了“大黑脸”!真是有点让人哭笑不得,简单分析一下就可以知道,包拯只是一个普通人而已!

为什么说包拯是一个好人(包拯很神吗)(3)

第一:断案不神!据北宋政治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的“柳金蝉案”可见包拯并非是个断案高手,也是有犯糊涂的地方。当地的一位赌坊老板,名叫李宝,看上了一位容貌出众的女子,叫柳金蝉。李宝欲强娶为妻,但是柳金蝉性格刚烈,誓死不从,无奈之下李宝将其杀害,他欲逃过此劫,便将此事嫁祸给了柳金蝉的堂兄颜查散,并且还威胁其父亲在公堂之上做伪证污蔑颜查散,包拯一怒之下就将颜查散给斩了。数月之后,李宝杀人嫁祸之事被暴露,包拯知道后懊悔不已,将李宝绳之以法。其实关于包拯断案,在正史中记载的寥寥无几,多的只是说他铁面无私,不徇私枉法而已,并未提及他断案如神!

为什么说包拯是一个好人(包拯很神吗)(4)

第二:履历不神!在历史上很多不凡之人出生前后都有异象显现,而众多的史料也未曾记载包拯出生前后有过异象。包拯出生于公元999年,1027年进士及第,也就是说他28岁才考中进士,这一点也如常人。走入仕途的包拯,从监察御史,到户部判官,直到62岁任枢密副使(宋朝的宰相和枢密使是平级,月俸为300贯钱,春、冬衣服各赐绫20匹、绢30匹、冬棉100两,每月禄粟各100石,谦人(仆人)衣粮各70人,每月薪(柴草)1200束,每年炭1600秤,还有盐7石等。枢密副使相当于军委副主席,比枢密使差一级,但薪俸估计也差不到哪里)期间辗转全国多地任职,并没有一步登天,也是靠自己的努力一点点上来的。和当时众多的官员一样,唯一不同的就是包拯为官清廉,刚正不阿,从不阿谀奉承,其实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就是一个“异类”,和当时混乱的官场格格不入,因此他的这种高尚品质才显得尤为可贵,被百姓所敬仰。

为什么说包拯是一个好人(包拯很神吗)(5)

第三:生活不神!包拯生活也同于常人,为官期间因思念家乡父母,他便离任还乡侍奉在父母左右,后来父母陆续故去,包拯悲痛不已,又守孝三年。和天下的孝子也一样,并无二异。另外包拯在生活中也前后有三任妻子,据包公祠的墓志铭记载,她们分别是:原配张氏,继室董氏,妾室孙氏。前两任妻子都是因病早逝,未有子女,只有最后的妾室孙氏和包拯生有子女。所以这一点他也和当时的官员差不多。另外北宋时期官员的俸禄厚实,包拯为官一生,俸禄优厚,日子过得也十分殷实,并没大富大贫!

为什么说包拯是一个好人(包拯很神吗)(6)

现在读者们是不是又重新认识了包拯,这位普通的北宋官员,寄托了人们对公正的渴望,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希望有人能体恤这民间疾苦,在乱世中带来光明。而正好包拯敢于为民请命,于是人们就抓住了这颗“救命稻草”,开始大抒特写,让他成为了正义的代言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