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我们都家喻户晓,是蜀汉时期重要的开国人物。他是一个狠角色,经过长久的不懈努力,最终在赤壁之战之后先后拿下了荆州、益州,建立了他自己的蜀汉政权。他为人谦逊,待人宽厚,临死前将整国托付给诸葛亮的行为更被后代所赞叹,在现代的我们所知道的一些电视剧也都以他为主角。但是他是这么一个有才能的人,为什么在当时要像年仅二十六岁、而且无政治经验的诸葛亮多次拜访呢?

一、诸葛亮早年的坎坷成长经历培养了他卓越的社交才能,并通过“联姻”的方式逐渐达到上层社会,建立了稳固的社交关系圈,这为后来刘备“三顾茅庐”埋下了伏笔

在《三国演义》里有这样一个故事,说刘备十分爱惜人才,为了争取诸葛亮到自己的阵营,竟然不顾惜自己的身份,三顾茅庐,亲自去请诸葛亮,最终终于成功请诸葛亮出山进行辅助,帮助巩固奠基了蜀国的大业。一方面来说,刘备三顾茅庐去请诸葛亮是因为自己自身的利益,除此之外有没有别的更重要的原因呢?

为啥刘备三顾茅庐就请出了诸葛亮(26岁的诸葛亮从未出仕)(1)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自谦自己是普通的老百姓、布衣,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历史中的诸葛亮可是个大人物,根本不是布衣平民。他的祖上是有名的汉朝司隶校尉诸葛丰。司隶校尉到底是个什么官呢?简单来说,相当于现在的北京总司令的地位,甚至比一些省城官员的地位还要高。他的父亲曾经担任过太山都府,地位上也举足轻重,是个不小的官员。

由此可见,诸葛亮是世家子弟,但是他为什么要称自己是一介平民呢?一方面的原因和他的自谦的性格有关,另一方面也跟他自己早年坎坷的经历有关。他的父亲不幸英年早逝,便从小被他的叔叔养大。他的叔叔职位也不低,位高权重。但是他叔叔的命运也十分坎坷,官运不佳,当官不久便被其他人排挤取缔了,迫于无奈只能去投奔自己的老友——荆州的大人物刘表。

为啥刘备三顾茅庐就请出了诸葛亮(26岁的诸葛亮从未出仕)(2)

随着诸葛亮的成长,不幸的是,他的叔叔在他十七岁时便死在了荆州。他真正的稳定是随后迁移到隆中才开始的。稳定之后,诸葛亮便开始发展自己的关系网,他到底怎么是怎么做的?

说到这里,我们可以先提及下当时的政治环境。在诸葛亮那个环境,主要是以门阀政治为主。但是什么是门阀政治呢?门阀政治指的是当时的政治力量被几个政治大族所统治,这些大家族的势力庞大,甚至超过了皇族的力量,这几个政治家族相当于就是朝廷的支柱,要是这几个大家族不同意,整个政权也不会稳固,长久。

有一句特别的诗:“旧时王谢堂前燕,分入平常百姓家”说的就是这个情况。这个“王谢”指的就是晋朝的王羲之和谢安家族。他们认为自己高人一等,并且对外的势力也极力的排斥。

诸葛亮有个特别丑的老婆,在当地地方都十分有名。而偏偏他的这个丑陋的老婆就是诸葛亮的关键。历史中,一些名门望族中的婚姻都是不能由自己选择的,都是作为政治之间、权利发展、地位上升的一个重要工具。但是相貌一流且能力优秀的诸葛亮为什么要娶这么一个人呢?

为啥刘备三顾茅庐就请出了诸葛亮(26岁的诸葛亮从未出仕)(3)

原来是他老婆背后的势力背景。他的老婆黄氏在荆地是一个非常有名望的家族,但是也正如其名,相貌是真的丑陋。头发没有光泽,身材虎背熊腰,声音粗犷,脸上还有大片的雀斑。一点都没有世家大族闺秀的风范,也不是小家碧玉的代表年纪都到了二十四岁“高龄”竟还没有人上门提亲。但是在古代,二十四五已经算是高龄、可以相夫教子。

所以正如上文所提及的,要想融入当地的关系网,这是一个非常直接、快速的方式,这使他唯一的选择。诸葛亮不是不知道黄氏的相貌,但是对于一个颠沛流离、没有地位的没落子弟来说,也只能如此。而在这之后,于是诸葛亮便上门提亲,这可把黄氏的父亲高兴坏了,她的女儿终于不愁嫁了,尽管是许配给一个外来子弟来说也不是坏事。

毕竟诸葛亮相貌堂堂,有这么具有能力,是多少少女心中的良人。诸葛亮再娶了黄氏之后,地位和权势一路飞升,在荆州的地位和声望也举足轻重。诸葛亮的叔叔也没有闲着,而是为诸葛亮的两个姐姐去寻找婆家,将其许配给荆州的其他的名门望族。

为啥刘备三顾茅庐就请出了诸葛亮(26岁的诸葛亮从未出仕)(4)

此时的诸葛亮在荆州的关系网是十分发达的,岳父是名门望族、叔叔是荆州一把手的老朋友、他的姐姐也嫁入豪门,婆家势力不容忽视。诸葛亮的交友群也都是不俗之人,不是普通的地主或者是书生而已。这也为他后来的交际网埋下了伏笔。这样对比来看,当时的刘备情况就不是这么平顺。刘表对刘备存有戒心,不敢轻易信任。

二、 刘备与诸葛亮当时的形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刘备为了自己的利益求助于诸葛亮,而诸葛亮宽泛的交际圈才是吸引刘备最重要的原因,不惜让刘备三顾茅庐而求之

我们在从当时历史中分析下刘备的情况,就在刘备去拜访诸葛亮的那一年,曹操与刘备都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地位。曹操通过迎接汉献帝:“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方式,已经当了实质性的皇帝。孙权凭借着他的年轻、有计谋,年纪轻轻便成为了一方的霸主。他俩的情况对刘备来说无疑是一个刺激,刘备的野心是称霸天下。看到自己的对手正在快速的发展,刘备便坐不住了。

为啥刘备三顾茅庐就请出了诸葛亮(26岁的诸葛亮从未出仕)(5)

也就是这一年,身为荆州一把手的刘表身体病重,快要不行了。这对刘备来说无疑是一个大好的良机。刘表一直对刘备心生防范,刘表这一去世,刘备的活动就自由多了。而要是想在荆州发展,就不得不去投靠和依附荆州的权贵大臣,不得去进入到复杂的关系网中。要想得到大臣们的支持也不是这么简单的事情,需要有人在其中进行调剂、在其中进行联络。这时候需要有一个合适的人选,也就是恰恰这个时候,有人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

人们大多数都认为是徐庶将诸葛亮推给的刘备,但其实不然。在诸葛亮和黄氏结婚不久,将诸葛亮推给刘备的是当时寻求世家大族支持的司马微。诸葛亮符合诸葛亮的各种条件。诸葛亮拥有在荆州的全面的关系网,这对刘备无疑有巨大的吸引力,于是才会有了之前那个典故。

为啥刘备三顾茅庐就请出了诸葛亮(26岁的诸葛亮从未出仕)(6)

这时候我们可能就会明白,刘备这么一个精明,见过诸多世面的人,为什么要委曲求全三次去请诸葛亮,为什么要对诸葛亮这么的重视。不仅如此,诸葛亮的地位还比跟随刘备多年的义兄还高。由此可见,不是诸葛亮没有能力,他能做到在那硕大的荆州中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关系网,能够调动荆州各方面的势力,也是他卓越能力的一种体现,也是刘备三顾茅庐的原因。

综上所诉,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简单的道理,就像诸葛亮一样,要想在一个领域中取得一定的地位,要充分利用自己的资源。一个人能够充分利用资源带来的效力有多大,他的自身价值就会有多重要。所以刘备三顾茅庐去请诸葛亮,也说明了诸葛亮的谋略是值得刘备学习的。

参考文献:

《史记》

《资治通鉴》

《华阳国志》

《晋阳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