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起,一天更比一天凉,秋冬季是血栓性疾病的高发季节,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有效预防呢?小编邀请上海市东方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康晟和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谭红伟带大家正确认识血栓,从此不再“谈栓色变”~

一天更比一天凉快日语(一天更比一天凉)(1)

图片来源:摄图网

了解血栓

血栓是血液中的凝血系统和血小板在外部创伤或内环境紊乱时,凝结成的固体。在受到创伤时,它也是止血小能手。

血栓的形成本身也是机体的自我保护机制,在身体遭受外部创伤时,如果没有凝血系统和血小板及时发挥作用,很快就会因为失血性休克而死亡。

但是,为什么大家会“谈栓色变”呢?

“谈栓色变”的“栓”,其实指的是病理性血栓,也就是在各种病理条件下(斑块破裂、血流淤滞等)形成的血栓,它会导致血栓性疾病。

一天更比一天凉快日语(一天更比一天凉)(2)

让我们一起走进血栓的世界一探究竟吧!

如何区分动脉血栓和静脉血栓?

动脉血栓通常是急性形成,静脉血栓通常是慢性形成。

01 动脉血栓

动脉血栓往往发生在动脉斑块破裂之后,而动脉斑块的形成和破裂,又与血脂、血糖、血压等指标以及肥胖、吸烟、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密切相关。

动脉血栓好发于心脑血管,起病急,堵塞面积大且进展迅速,后果是出现急性脑梗死及急性心肌梗死,如果不进行及时有效治疗,将有生命危险。

02 静脉血栓

静脉血栓往往因为局部血流缓慢或血管内皮损伤,以及与慢性疾病相关,绝大部分位置发生于下肢静脉或心房内,平时可能会出现腿脚水肿、步伐沉重、气短心悸等症状。

更大的危害在于血栓脱落后,会顺着血管直达肺部或者脑部,造成肺动脉栓塞或脑栓塞,血栓较大时可直接危及生命。

引起静脉血栓形成的因素,最常见为长期久坐、静卧,经历大手术前后的患者,以及有心房颤动、肿瘤的患者。

如何防治血栓性疾病?

防治动脉血栓形成:

戒烟戒酒、体重管理、保持规律作息,并定期体检,及早发现动脉斑块相关的危险因素。

严格控制血脂、血糖、血压指标,坚持规律用药,定期复查,同时改掉吸烟、熬夜等不良习惯。遵医嘱及早进行康复锻炼。

防治静脉血栓形成:

减少久坐或久卧时间,尤其长时间乘坐交通工具时,也要注意每隔1-2小时活动5-10分钟。

已有外周静脉血栓或心房血栓的患者:

规律专科门诊复诊,复查评估病情,必要时按医嘱服用抗凝药物。

血栓性疾病常见误区

问:

血栓性疾病猝不及防?

答:问一问血栓性疾病患者,大量吸烟史、酗酒、熬夜、脾气暴躁、肥胖、血压/血脂/血糖控制欠佳等等,是不是至少能占一两条?突然发病,只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在急性发病前通过体检提前知晓危险因素,并通过改变生活习惯和用药来及时控制它们,以减少悲剧的发生。

问:

做完手术血管通畅了,就可以不用吃药了?

答:不管目前心脑血管外科手术有多么先进,每日按时服药、定期复查都是有效控制病情的基础,而且很多植入性的器械,也需要药物来维持抗凝和抗栓。

问:

天气转冷前多去输液,就能保一冬平安?

答:每当换季,就去住个院,看起来能“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其实并不是因为短暂住院输液带来的结果,而大概率是因为通过检查及时发现了问题,或者医生根据住院的全面检查结果而调整了长期的口服用药。

不管春夏秋冬,定期复诊检查最重要!

问:

年轻人就不用担心血栓性疾病吗?

答:物质生活丰富、工作节奏加快以及体力劳动减少,正逐渐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门槛。

年龄不是保险箱,健康的作息和饮食习惯结合规律的体检,才能对自己的身体有充分的自信。

问:

某些“有效成分”可以融化血栓吗?

答:日常饮食注意清淡,但不用刻意多吃某些食物,而某些宣称所谓的“有效成分”在每日正常的摄入量下,既不能“融化血栓”,也不能“融化斑块”。

尊重科学权威研究结果,健康饮食、调整好情绪状态更重要哦!

一天更比一天凉快日语(一天更比一天凉)(3)

血栓疾病危险多,

动脉静脉都闯祸;

动脉血栓起病急,

争分夺秒最在意;

静脉血栓静悄悄,

一朝脱落不得了;

熬夜久坐是大忌,

吸烟酗酒必须弃;

健康减重降三高,

科学用药效果好;

食疗不必太在意,

荤素搭配少油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