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票被称之为“方寸间的百科全书”,“百科全书”指的自然是邮票中丰富的内容,而“方寸”则表达出邮票那小小的身材。翻开邮票目录,其中对于邮票的规格往往有着票幅与图幅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这又是为什么呢?

什么是票幅?

票幅指的是单枚邮票的大小,以一侧齿边到另一侧齿边的长度来计量,单位为毫米,以“宽×高”表示。如今,在我国邮票发行公告的“规格”一项中,大家可以看到每枚邮票的票幅资料。

面值和票幅与原邮票(邮票的票幅与图幅)(1)

小型张的票幅通常包括两个尺寸,即小型张规格和邮票规格。小型张规格指的是包含边纸在内的整体大小,而邮票规格则是小型张内打有齿孔的邮票大小。

面值和票幅与原邮票(邮票的票幅与图幅)(2)

无齿的小型张则通常以小型张中邮票与边框间明显的分界线作为计量依据。

面值和票幅与原邮票(邮票的票幅与图幅)(3)

什么是图幅?

很多早期邮票,并没有齿孔,或是齿孔不规整,往往出现分撕开的邮票,票幅大小不一的情况。此时,多以邮票图案的边框线长度来标注邮票的尺寸,这就是图幅。

面值和票幅与原邮票(邮票的票幅与图幅)(4)

例如,我国发行的第一套邮票,“纪1 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公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图幅便是21mm×29mm。需要注意的是,这个尺寸是不包含下面邮票志号的。

面值和票幅与原邮票(邮票的票幅与图幅)(5)

对于没有边框的邮票图案,则可以按某一刷色上下左右明显的外端来计量。如“纪30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图幅便是45mm×29mm。

面值和票幅与原邮票(邮票的票幅与图幅)(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