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邱华栋

阎晶明的《鲁迅还在》的出版,让我们看到了鲁迅研究的精微化。眼下,阎晶明又将他的鲁迅研究进一步向前推进——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新近推出了他的“鲁迅研究系列”中的一本全新版《鲁迅与陈西滢》,再度引起了读书界的注意。说是新书,其实,这是他一本旧作的修订版,订正了一些地方,增加了一些篇幅,还附录了鲁迅当年和陈西滢、徐志摩、李四光等人论战和往还文章多篇,使这本书成为了一册三棱镜般、能够互相折射的书。

鲁迅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显微镜下的鲁迅研究)(1)

侦探小说的勘察趣味

我们知道,陈西滢是鲁迅论敌中最早的一位,鲁迅会“骂人”,很可能肇始于与陈西滢教授的论战,所以,选择鲁迅和陈西滢的文章笔仗来做一番微观研究,加以详细考察,就有了非常典型的意义。

阎晶明的鲁迅研究方法很讲究,可以说是别开生面。他是放大和显微一些局部问题,以考证的方式,逐一解决那些困扰我们很久的疑问。因此,《鲁迅与陈西滢》这本书从风格上来说,是一部有着侦探小说的趣味、直接抵达现场进行勘察的考察报告,是微观研究中的鲁迅再现,从实证角度可读性上,都给我们带来了阅读的惊奇。

微观研究,对于现代文学研究来说,尤为重要。微观研究在其他研究领域有长足的发展。前几年,有一位余戈先生,就致力于“微观战史研究”。他将抗日战争后期中日军队在滇西打的松山战役、腾冲战役和龙陵战役这三场战役——在日本人的眼里这三场战役都属于“玉碎”之战,也就是说是日本侵略军全军覆没之战——加以详察,写出了一种独特的微观战史。日本人一直非常关注那几场玉碎之战,那是他们痛彻心肺的失败记录。

阎晶明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专家,这些年他对鲁迅研究更为下力。我记得,好几次一同出差,有调研有研讨等等,在路上,我们在一起聊天,总要说到彼此的写作和研究兴趣,于是就聊起他的鲁迅研究。我很感兴趣,因为他的上一本《鲁迅还在》里的一些篇章的发表,是我在《人民文学》杂志当编辑的时候做过编辑的。虽然这几年不当编辑了,主要做作家的培训工作了,但我还是保持了当编辑时的那种与作者沟通的强大能力,那就是,让作者愉快说出他的创作思路然后催促他尽快写出这个作品。我还记得,2018年年初,在去陕西调研、前往延安的路上,阎晶明就告诉我,他不仅修订了《鲁迅和陈西滢》,还一直在做着《本事考》一书的准备工作。

我听了十分兴奋。果然,鲁迅与陈西滢这本书很快就出来了,作为“阎晶明鲁迅研究系列”之一种出版了。

因笔仗成为

耳熟能详的人

我们大学学中文的,大都对陈西滢这个名字很熟悉。这很大程度上就来自于他是鲁迅骂过的人。我们喜欢鲁迅,也就对鲁迅骂过的人嗤之以鼻。不过,等到后来,我们发现,鲁迅当年骂过的人中间,也有很多很有意思甚至是很有成就和很好的人。所以,我们对鲁迅骂过的人,也就有了更加复杂的认识。而陈西滢,就是因为挨了鲁迅的骂,一直“彪炳史册”,成为了我们耳熟能详的人物。

说到陈西滢,我对他的感兴趣,还在于有一次回母校武汉大学参加校庆活动,和文学院的老师同学聊起来,忽然,我就有了一个想法——想写一部《珞珈三女杰》的话剧。“珞珈三女杰”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也是大名鼎鼎,她们是凌叔华、苏雪林、袁昌英。而凌叔华,正是陈西滢的夫人。苏雪林也是当年挨了鲁迅的骂,后来去了台湾教书育人,活到了年纪很大,去世没有几年。袁昌英则在“文革”期间遭遇不公待遇而去世。而凌叔华在现代文学史上名气也很大,甚至当年还传出在武汉珞珈山,她和英国著名女作家弗吉尼亚吴尔夫的侄子、抗战期间来到中国的贝尔先生有一段恋情。作家虹影以此为题材写了一部小说《K》,还吃了一场官司。当然,这是题外话了。

那么,在阎晶明的《鲁迅与陈西滢》这部书中,鲁迅和陈西滢教授之间于1925年发生的这场论战,它的开始和结束,以及中间的过程和牵扯进来的比如徐志摩和李四光,还有很多当时的社会事件的情况,彼此之间是错综复杂的,牵一发而动全身,虽是一场争论,却是和整个时代相关。阎晶明能够仔细地爬梳出来争论事件的原委、起因、过程和结果,让我们看了恍然大悟,酣畅淋漓,让我们对鲁迅就更有了敬意。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文人之间常打笔仗,而且是在报刊上公开地打,打得不亦乐乎,也是当时报刊的一大看点。他们彼此有因政治、社会和文学观点的不同而打起了笔仗的,也有因为所处的作家的阵营不同、关系远近、文人意气用事而打起笔仗的,所以,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笔仗,肯定是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的一个很有意思的题目。这其中,鲁迅和很多人打的笔仗,因其深广度就尤其显得重要。

论战之后退隐文坛

鲁迅和很多人的论战,往往涉及了很深的文化问题和社会问题,就不光是个人恩怨。这正是《鲁迅和陈西滢》这本书的题中之意,这本书正文分为七章,条分缕析地层层递进,帮助我们了解了鲁迅为什么和陈西滢干起笔仗来。第一章是:争端,起于“风潮”。在这一章,开宗明义地讲解了鲁迅和陈西滢因为1925年的“女师大风潮”而卷入进去,接着就是“三一八惨案”的截然立场不同,导致了鲁迅和陈西滢教授立即陷入了论战。

第二章中,“相骂:无所顾忌的作家教授”的题目之下,分析了鲁迅和陈西滢的文章往还,“闲话”和“并非闲话”的交锋。第三章则帮助我们解决了一个至今还有微信文章在“谬种流传”的一个大疑问,那就是,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是否抄袭了盐谷温的《支那文学史》的问题。这个问题现在还有人在散布着鲁迅抄袭盐谷温的谣言。那么,在第三章“抄袭:罪名的有无与由来”,将这一问题进行微观放大,解决了长期以来加在鲁迅身上的抄袭的不实之名。而且,这首先涉及到了陈西滢作为留英的学者教授对鲁迅的基本评价,还牵扯到了当时凌叔华在发表文章时刚好有文章配图,用的是柯勒惠支的版画,凌叔华作为陈西滢的夫人也被人骂成了在抄袭,这一场乱仗是怎么打起来,又是怎么收场的,这一章说得很清楚,十分耐看。

第四章“旁观者:闲话的介入”,则分析了旁观鲁迅和陈西滢打笔仗的徐志摩、周作人和李四光又是如何卷进来,他们的态度又是怎样的,让我们读到了外围人的看法。本书最重要的是第五章:“鲁迅:韧性的战斗从此开始”,在这一章里,阎晶明分析了鲁迅对一些人展开的论战,其实都是有着自己的世界观和宏大的思想背景的,都是因应时代的境遇作出的伟大作家的反应,并不是出于私人恩怨。由此看,他对陈西滢的犀利的回击和论战,就不仅是合理的,而且是载入了文学史,有着巨大的意义的。这一点,导致鲁迅此后主要致力于杂文写作,而不太写虚构的小说了,阎晶明带给了我们十分令人信服的解读。

第六章“陈西滢:‘闲话’的得失与短长”,是对陈西滢在那个时期写下的《西滢闲话》的艺术价值的判断和对陈西滢参与论战的心态和文化姿态的解读。有意思的是,从此一场和鲁迅的论战之后,陈西滢就逐渐退隐文坛,不再参与任何文坛争论了。本书的第七章是总论:“十分功过的评说”,阎晶明总结了鲁迅和陈西滢在1925年这一独特的时间刻度表、这一具体年份里的论争的意义、价值和历史性的影响,从而将全书完美收官。

本书的附录,还收录了陈西滢、鲁迅、李四光、徐志摩关于那一场论战的文章30篇,能够让我们清晰地看到这一场论战的全貌。

因此,阎晶明对鲁迅的研究,从方法论上极具价值,以微观研究的方法,放大当时的文学论战,条分缕析,让我们看到了鲁迅作为民族魂、中国新文学旗手的思想发展的行程,和他经久不衰的魅力所在。正因为有了阎晶明的微观、放大、显微的研究,鲁迅的魅力才不断地缓释出来,在时间和当今新时代的背景下,继续放射着灿烂的光芒。(邱华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