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字头】:先写左竖,再写横折,框廓宜方,内横可用点代替,并连写下横。

《兰亭序技法》偏旁部首:日部三种(1)

“日部”作为偏旁部首,一般比较竖长,如“是”字的“日”。具体形态因字而异,主要视与其相关的其他结构部分的内容而因地制宜。“日”部的左上角多作开口处理,也有相反的,由于是行书,“日”部内的横多与最后一横连带书写。

【是】

《兰亭序技法》偏旁部首:日部三种(2)

《兰亭序》中的“是”字写法非常优美生动,整体意态如人侧面向右大步流星前行。“日”部居中,内部疏阔,左竖长,收笔在界格中水平线上,横折竖的收笔偏上。横粗竖部分细,骨力雄强,刚劲不挠。内短横与下横连带书写,且底横化长斜线引带至长横的起笔位置(中细见骨)。长横起笔方,接上笔,长横收笔圆,先轻顿,再向上相左延顺横画上轮廓线左运笔写中竖,中竖收笔前铺毫,并左提按,借势右上运笔,再向下顿笔,调锋像左运笔,这一画比较难以掌握。撇的起笔在横与竖的夹角间,四十五度向左下运笔,收笔处略驻,提笔出锋向你,牵丝要自然,一气呵成。捺画由轻到重向右下角铺毫运笔,出捺角宜水平,且捺角作反形,这种处理在《兰亭序》多次出现,如“天”字的捺角。

《兰亭序技法》偏旁部首:日部三种(3)

(临摹练习)

《兰亭序技法》偏旁部首:日部三种(4)

【畅】

《兰亭序技法》偏旁部首:日部三种(5)

“畅”字整体意态向左,如二人侧向左而立。“申”部“田”字偏上,整体左放右抑,为右部预留空间和做好穿插避就准备。竖直,挺。整个偏旁部首皆以露锋运笔。形态如风中丝带之舞。“易”部上疏下紧,点画线条中部略粗,上部和下部略细用笔节奏轻快流走。“易”部上“日”空间上大下小。

左右结构之间契合紧密,错落有致,穿插避就和谐均匀。

《兰亭序技法》偏旁部首:日部三种(6)

(临摹练习)

《兰亭序技法》偏旁部首:日部三种(7)

【日字旁】短竖回锋启上写横折,框廓宜方,内横可用点代替,末横启右上,形窄。

《兰亭序技法》偏旁部首:日部三种(8)

这个“日”部比较瘦,“口”部较实,竖画整体有相背势。中短横居中均分上下空间。最后一横化挑,向右上露锋出锋,作呼应下一笔势。

《兰亭序技法》偏旁部首:日部三种(9)

“时”字左右结构,左底居中,右宽上伸,整体较左竖直,端正。

这个字整体看左右结构有一种上合下开势。“日”部上右下左略斜,呈现一种右呼应意态。这个“日”旁的写法和“是”字的“日”字头的处理非常接近,左竖向下放,收笔重,横折竖的收笔偏上,二短横作z连带书写,收笔相右上。

“寺”字的笔顺是先中竖后三横。第一短横写的非常轻灵活泼,如游鱼戏水。

《兰亭序技法》偏旁部首:日部三种(10)

《兰亭序技法》偏旁部首:日部三种(11)

第二横粗,第三横略细,收笔上角圆下角方。“寸”字的竖钩用笔重粗,出钩部分要圆,方向水平向左,点入游鱼戏水。其角度近四十五度,收笔有粘连。

《兰亭序技法》偏旁部首:日部三种(12)

(临摹练习)

《兰亭序技法》偏旁部首:日部三种(13)

【映】

《兰亭序技法》偏旁部首:日部三种(14)

“眏”字左窄右宽,大约左一右三。左部居中。意态相右。整个字形看,左右间留白“英”部左放右收。点画空间距离比较均匀。

上部左点大约位于右撇中段,整体上开下合。“口”字左竖圆韧,横折,用笔遒劲。中竖撇中段竖。整个字形的点画牵丝,笔断意连,意态连绵绵。

《兰亭序技法》偏旁部首:日部三种(15)

(临摹练习)

《兰亭序技法》偏旁部首:日部三种(16)

【日字底】:承上笔势写短竖,回锋上启写横折,最后写两短横。

《兰亭序技法》偏旁部首:日部三种(17)

“日”字底,竖画向左弓意。左圆右方。

《兰亭序技法》偏旁部首:日部三种(18)

“昔”字用笔以一分笔为主。两竖左直右曲。左线条重右线条轻。中横左细右粗。“日”部用笔圆,竖画相向。中横画轻重不同,形态同中见异。

《兰亭序技法》偏旁部首:日部三种(19)

(临摹练习)

《兰亭序技法》偏旁部首:日部三种(20)

【者】

《兰亭序技法》偏旁部首:日部三种(21)

“者”重心偏下,上部竖上伸以得精神。整个字形,左展右收,其势偏左,向上。造型别具,个性独特。

《兰亭序技法》偏旁部首:日部三种(22)

《兰亭序技法》偏旁部首:日部三种(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