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莫逸龙,前车辆主观评价工程师

估计福特的先辈们做梦都没想到,Mustang这个传奇名字在诞生的半个世纪后,会被用在一台电动4门的SUV上,它就是Mustang Mach-E。

福特mustangmach-e评测(MustangMach-E测评底盘Q弹)(1)

我长这么大,从来没正经开过跑车,我说的是能拿来开上几天的那种,之前基本上都只是简短试驾过零星几台,也就那么几个小时,例如M2C、MX-5、奥迪TT等,所以对这类车型没什么发言权,美式肌肉车更是从没涉猎过,也没开过Mustang,所以对于电动Mustang的Mach-E,它两到底有啥区别、有没有资格继承“Mustang”这个名字、以及它跟Mustang到底有多少关联,我没办法进行对比,所以这篇文章只单独讲讲我对Mach-E的一些体验和表现。

为了搞清楚Mach-E这台车跟Mustang到底有啥关系,我简单查了一下资料,最后发现:

好像真没啥关系。

福特mustangmach-e评测(MustangMach-E测评底盘Q弹)(2)

唯一有关系的只有这个名字。它和目前市售的第六代Mustang并不同根,Mustang使用的是福特的D2C平台,全称是“D-class 2-door Coupe”,而Mach-E采用的是GE1平台,全称“Global Electrified 1 platform”,翻译过来不就是“全球电气化1号”么,简单粗暴!这个平台则是拿福特C2平台重改而来的,而C2平台之下诞生的车型有:锐际、福克斯、EVOS、新蒙迪欧、林肯Z等。

虽然是基于别的平台重改而来的产物,但我觉得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关系,只要这个车好开好用就行了,管它是什么平台,而且Mach-E还拿了2021年北美SUV年度车型的奖项,实力肯定还是有的,不然福特也不会贸然用“Mustang”这个传奇名字来砸自己的招牌,只不过可能仍有不少老粉没法接受一台4门SUV能用这个名字而已,就比如像NSX变成了电动CRV、911变成了电动卡宴。

福特mustangmach-e评测(MustangMach-E测评底盘Q弹)(3)

福特mustangmach-e评测(MustangMach-E测评底盘Q弹)(4)

实际上Mach-E开起来跟Mustang有关系吗?如果说动力的话,电动车的大扭矩优势和天生的加速能力,确实能跟2.3T的Mustang比一下0-100kph加速,但也仅限于4驱的版本,我试的这台是已经停产了的“无疆后驱长续航”版本,设备测出来零百加速成绩7秒多,并且给我的主观加速感受也没有我的Giulia这么强,当然这也受限于当天的高温以及剩余电量,或许并不是它的最强实力,但官方给的最快成绩也只有6.2-6.5s,而Mustang 2.3T权威媒体测出来的数据是5.45s,所以两驱的“电马”在加速性能上确实跟Mustang关联性不大,或许双电机四驱的版本才能跟Mustang掰掰手腕,甚至顶配的GT版本还有跟5.0的“真野马”硬碰硬的资本。

福特mustangmach-e评测(MustangMach-E测评底盘Q弹)(5)

当然上述这些都只是建立在0-100kph加速,而100kph后的加速能力,由于不同驱动系统特性的原因,在现价段应该还是传统Mustang更强。

而其他部分,不同车型的驾驶感受都不一样,毕竟一个是电动SUV,一个是正统美式跑车,光是坐姿就完全不一样,这就更没有关系了,所以你大可以单纯把Mach-E当成一台新电动车来看就行,那到底Mach-E凭啥能拥有“Mustang”这个传奇的名字?

福特mustangmach-e评测(MustangMach-E测评底盘Q弹)(6)

福特mustangmach-e评测(MustangMach-E测评底盘Q弹)(7)

我个人觉得最主要的原因,是福特为了在新能源时代让自己的新产品和新路线更好的迈出第一步,而配上的一个足够响亮且引人注目的名字——再创造一个新系列,或许没有经典产品这么能吸引眼球。也由此可见福特对这款车型相当上心,Mach-E毕竟是福特的第一号全球电气化平台产物,为进军新能源市场打响的第一炮。

那使用体验上,这台Mach-E有什么吸引人的地方吗?

我认为目前在新能源领域,同质化很严重,尤其是设计思路和驾驶性方面,基本上都大差不差。无非就是隐藏式门把手、中控大屏幕、语音交互、高级别驾驶辅助系统,纯电动车的动力输出特性基本上都一致,强烈的起步推背感、毫无延迟的动力响应、丝滑的加速过程以及软绵绵的后段加速能力,并且绝大多数电动车型都不会存在任何顿挫现象。

福特mustangmach-e评测(MustangMach-E测评底盘Q弹)(8)

Mach-E也没有例外,丝滑顺畅的动力输出和响应,有Eco、Normal、Sport的三种驾驶模式切换。其他的我真想不出来它跟别家电动车有什么特别不一样的地方,当然这绝不是说不好,电动车驾驶性相比燃油车强太多了,天生的DNA降维打击。只是它们不像燃油车一样,不同的车型、发动机、变速箱,以及匹配的好坏,都多多少少有点不一样的地方,或许是缺少了一些特色吧。

而我各个人觉得Mach-E在驾驶性方面可以探讨的两点是,首先在单踏板模式下,低速的驾驶性会变差,其一表现为静止停车的时候,D挡,此时打开单踏板模式就会抖一下,抖动程度类比某些N-D切换比较明显的车型,来回切换也会出现这种情况;其二表现为低速tip-in/out的时候,车辆会出现冲击,以上这两个问题我不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但这种体验不是太好,希望后期可以优化一下。

福特mustangmach-e评测(MustangMach-E测评底盘Q弹)(9)

福特mustangmach-e评测(MustangMach-E测评底盘Q弹)(10)

另外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很多车企都在宣传自家的电动车运动性很强,这是为什么?之前受到王晓鹏老师的启发,他说得很到位,由于纯电动车天生的缺陷就是重,一个电池包轻则百来公斤,重则两三百公斤,除非是像宏光MINIEV、欧拉好猫等这种A00和A0级电动车,绝大部分紧凑型电动车都能干到1.7吨以上,中大型车就更不用说了,2吨往上走的也很多。

而重量上去了,当然就需要有更好的支撑,悬架偏频被迫拉高,否则就会塌,像大部分传统燃油车,尾箱满载都会出现比较明显的塌屁股现象,但很少看到电动车会这样。而悬架偏频上去了,自然而然就会让底盘变得更硬,路感会更明显,细碎的震动被放大,开起来就更像一台运动车型,再加上电动机的输出特性,强大的低扭和响应,所以宣传运动性能就变成顺理成章的事情。

福特mustangmach-e评测(MustangMach-E测评底盘Q弹)(11)

福特mustangmach-e评测(MustangMach-E测评底盘Q弹)(12)

Mach-E也一样,2吨的车重让这台车的底盘变得很厚重,路感比较清晰,各种大中小冲击都一笔带过,只不过就会有点偏硬的感受,整体还是比较Q弹的感觉。转向上比新蒙迪欧强,转向的手感匹配得不错,稍微偏重的转向力调校让这台车有点运动性能车的感觉,响应也不差,随速随转角增益都做得比较到位,当然也能随着驾驶模式变化,总体还是挺好的。

其他静态方面,最有特色的地方就是Mach-E取消了门把手——换成了一个小按钮,前门有一个很小的拉手能让你拉开,后门没有,按下按钮之后门会往外弹,然后再抠出来,反正下雨天抠哪都会脏,无所谓了。外观方面我喜欢Mach-E这种白底的尾灯,这样的设计我记得以前MKZ也有。

福特mustangmach-e评测(MustangMach-E测评底盘Q弹)(13)

打开门进入车内后,大屏幕散发着浓浓的新能源风,旋钮的换挡,传统的点火按键,这些都没什么可值得说的。不过总体的内饰设计风格,跟极星2有点类似,中控台和门板大面积的类织物材料应用,灰黑浅色调的配色,整体感觉还是蛮精致的。不过仔细看就会发现大部分的功能按键都还是福特之前的那一套,甚至方向盘的样式看着都是一样的,不过总体的手感和质感还是能体现出这部车30多万的价格,其实我一直都对福特的开关按键比较有好感,尤其是方向盘后的两个组合开关。

结语:

最后给这台车一个总结吧,如果是我的话,我可能不会花30万买一台Mach-E,而愿意用25万抄底一台库存的极星2。但要是考虑到日常生活载娃的话,Mach-E的确更有优势。

福特mustangmach-e评测(MustangMach-E测评底盘Q弹)(14)

当然在如今这么强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入局较晚的福特还有很长的路要走,Mach-E或许并不能为它打开一个完美无缺的开局,但起码迈出了还算坚实的第一步,我也希望后续能有更多有意思的电动车型出现,而不是如今千篇一律的产品。而关于这台车的续航表现,可以参考车主刘老师之前的文章。

回顾Mustang Mach-E 提车记:亲历历史的变迁

文|莫逸龙

图|驾仕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