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农特别吃没有文化的亏,特别需要受教育。 列宁

导语:“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确,选择了教育,就选择了奉献。许许多多平凡的教育工作者,无怨无悔地把自己的青春和毕生的精力挥洒在教书育人这块圣土上,没有流芳百世,没有权力财富,有的只是年复一年的辛勤耕耘,有的只是清贫与艰辛。

先给孩子们在新年到来之际举几个励志的的真实故事,不是心灵鸡汤:

曾经有过三次高考失利怎么办(孩子哪有岁月静好)(1)

懈攀峰北京大学录取通知书


1、任正非

任正非祖籍浙江省浦江县黄宅镇,1944年,出生于贵州安顺地区镇宁县一个贫困山区的小村庄,靠近黄果树瀑布。 任正非家中还有兄妹6人,父亲任摩逊是乡村中学教师,任正非小学就读于贵州边远山区的少数民族县城,高中就读于贵州省黔南州都匀市都匀一中。

知识分子的家庭背景是任正非一生第一个决定性因素。因为父母对知识的重视和追求,即使在三年困难时期,任正非的父母仍然坚持让孩子读书。

父亲嘱咐他要不断学习。任正非回到重庆后把电子计算机、数字技术、自动控制等专业技术自学完,他还把樊映川的高等数学习题集从头到尾做了两遍,接着学习了许多逻辑、哲学。

2、马云

1984年,马云不顾家人的极力反对第三次参加高考,这次数学考了89分,但总分离本科线还差5分。由于英语专业招生指标未满,部分英语优异者获得升本机会,马云被杭州师范学院破格升入外语本科专业。进入大学后,马云变成了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凭借出色的英语稳坐外语系前五名。

3、俞敏洪

1962年,出生于江苏省江阴市夏港街道葫桥村的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里,父亲是一名木匠,母亲则是当地生产队的妇女队长。俞敏洪还有一个姐姐,是一名赤脚医生。

1976年,俞敏洪初中毕业,毕业后并没有上高中,而是回农村去了。因为当时政策是贫下中农的子女一家只能有一个人上高中。1978年,初中毕业于江阴市夏港中学,同年,参加高考落榜。1979年,第二次参加高考再次落榜,之后俞敏洪上高考补习班,并报考北京大学。

1979年,第二次参加高考再次落榜,之后俞敏洪上高考补习班,并报考北京大学。1980年,第三次参加高考,顺利考入北京大学西语系,这次高考的英语成绩是93分。

2013年5月17日由陈可辛执导的青春励志喜剧《中国合伙人》上映,电影以新东方的创业故事为主线,以俞敏洪和徐小平、王强三人在新东方的共同奋斗、兄弟情谊为蓝本创作的。成东青原型就是俞敏洪。

1993年11月,俞敏洪选择弃教从商,创建了新东方学校,在34个城市建立了英语学校和其它学习中心。俞敏洪之所以创办新东方,是由于他没能获得美国大学的奖学金。

创立新东方学校最终使俞敏洪得以成行美国,他目的地是纽约证交所,而不是一所大学,2006年,新东方在纽约证交所正式挂牌上市,经过配售后,俞敏洪现持有新东方25%的股权,同时通过其它员工和同事持有的股份保留着投票控制权。在现代经济社会中,要适应知识经济的需要,老师就要时时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及时获取相关的教育教学信息,做一个善于欣赏学生的老师。 新课程的实施,促使我们的学生观必须有一个根本的转变,这就是:要用欣赏的眼光来看学生。学生,尤其是如今的小学生,作为生命的个体,虽然在他们发展的过程中存在这样那样的缺点,但在他们的身上,必然也会有其独特的个性特点,有他们自身的长处和闪光点。问题的关键就是教师能否用欣赏的眼光去捕捉到这些“长处和闪光点”,让孩子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欣赏?

3、洪战辉

男,1982年6月出生,河南省西华县人,中共党员,中南大学商学院企业管理硕士研究生,感动中国十大新闻人物,第十七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

从12岁起,担当起照顾妹妹和父亲的重任,为求学和照顾家人,一直打零工维持学业和生计。先后就读于怀化学院(专科)、中南大学本硕连读。2005年被评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2006年被评为全国十大杰出青年,2008年作为奥运火炬手参加了湖南长沙段的火炬传递活动。2011年-2015年在怀化学院任团委副书记,2016年担任湖南信息学院校长助理兼团委书记。

现任长沙市湘华中等职业学校校长。

曾经有过三次高考失利怎么办(孩子哪有岁月静好)(2)

屋内获得奖状,包括五省联考以及奥赛获奖证书


曾经有过三次高考失利怎么办(孩子哪有岁月静好)(3)

党店镇一中期间优异的成绩


曾经有过三次高考失利怎么办(孩子哪有岁月静好)(4)

镇一中乡长赵建伟致贺词


今天我特别介绍给你,最近我教过的学生懈攀峰,出生在驻马店上蔡县党店镇一个小洪河的拐弯处,父母都是农民,但是他从向命运低头,从偏僻的农村小学到镇一中,基础打得非常牢固,在初中阶段无论主课副科或者体音美年级第一名,还包括体音美,他家的奖状令人深刻印象,2019年,她考上了北京大学,不能说是石破天惊,但是这个6万人的镇20年没有出现过如此辉煌,他的背后有家长的支持,有老师的关怀,更重要的是他内心的强大!即使他到北京读书,家里的实际摆放的整整齐齐,党店镇一中校长代表所有老师祝贺。无论他走多远,孩子们,你应该思索些什么?

曾经有过三次高考失利怎么办(孩子哪有岁月静好)(5)

成功后的烟花启迪我们光明在于往日努力


一、手机会毁掉你的前途

网上曾经热传宁波一中学校长关于学生使用手机等危害的开学致辞,“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卸其QQ,封其微博,删其微信,取其贴吧,收其电脑,夺其手机,摔其ipad,断其wifi,剪其网线,使其百无聊赖,然后静坐、喝茶、思过、锻炼、读书、弹琴、练字、明智、开悟、精进,而后必成大器也!”

此语虽有些偏激,但确实反映了手机等电子产品对学生的危害之深,学校感受之痛。校长的这段话,至少在校园里是应该得到执行的。

智能手机功能强大,想玩游戏玩游戏,想看电视就看电视,想唱歌唱歌,想跳舞跳舞,万能的手机,真是无所不能。智能手机的确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但在方便的同时,也隐藏着一些危害。现在在全世界只要懂点科学常识的人都在尽量少用、不用手机。然而,手机的儿童和青少年用户却异军突起,同时也成为手机的最大受害者,越来越多地引起了全世界科技界、家长、学校的注意和担忧。

由于中国很多家长的无知、溺爱,手机在青少年和儿童中已经泛滥成灾。据相关资料显示,在我国有88%的家长给孩子买了手机,同时,在校学生的手机拥有率为小学1—3年级的为10%,4—6年级为30%,初中生为70%,高中生几乎人手一部手机。

家长为了联系孩子方便给孩子购买了手机,但据调查,学生使用手机上网、玩游戏是大多数孩子的首选。有些父母单纯地认为自己的孩子多么懂事,一旦孩子玩游戏成瘾,他就不是你认为的那么懂事,任何你想不到的事也可能发生。

科学研究显示,孩子过早使用手机、使用时间过长可能会产生手机依赖,对身心带来多方面的损害。

1、增加儿童致癌风险

国际上很多专家认为,手机在发射微波的同时也存在“极低频磁场”,一定强度的极低频磁场有可能引起白血病和肿瘤。其中,对儿童影响最为显著。

中国一直从事辐射微波研究的权威专家、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职业卫生、毒理学博士生导师金锡鹏教授呼吁,手机给人体带来的健康隐患实在太多,12岁以下儿童应当禁止使用。金教授所在的教研室有一位从美国归来的研究员一直在做电磁场对人体健康影响的研究,他坚决反对儿童使用手机,甚至认为长时间使用可能会导致癌症的发生。他认为肿瘤的潜伏期可长达15年,因此,不用手机对预防肿瘤也有一定好处。

2、影响生长发育

大剂量的电磁会带来诸如哮喘、白血病之类的疾病。北京儿童医院新生儿专业专家任仪逊介绍,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身体组织中的含水量比成人丰富,而手机微波具有对水分越多的器官伤害越大的特点。因而,微波对人体眼睛的伤害最大。此外,长期发短信还可能导致孩子手指发育畸形;低头玩游戏等,会对孩子的颈椎带来很大伤害。

3、破坏神经系统

英国《微波理论与技术》期刊研究显示,儿童颅骨厚度显著低于成人,对辐射的吸收率明显高于成人。孩子的神经系统正处于发育阶段,受到的潜在威胁更大。

法国克莱蒙·费朗大学一项测试表明,儿童使用手机时,大脑对手机电磁波的吸收量要比成人多60%。近期,英国《每日邮报》更撰文指出,儿童用手机会造成记忆力衰退、睡眠紊乱等健康问题。

英国华威大学的杰勒德·凯都博士警告说,手机辐射会破坏孩子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从而引起记忆力衰退、头痛、睡眠不好等一系列问题。

视力下降

儿童每天持续用平板电脑1至2个小时以上,三个月视力就可以从1.0下降到0.5左右。

据调查得出:

孩子连续玩20分钟iPhone

孩子视力平均下降到43.8度近视状态

泪膜破裂时间平均为5.3秒

平均每分钟眨眼7.67次

孩子连续玩20分钟iPad

孩子视力平均下降到41.7度近视状态

泪膜破裂时间平均为5秒

平均每分钟眨眼4.67次

孩子连续看20分钟液晶电视

孩子视力平均下降到18.8度近视状态

泪膜破裂时间平均为6.7秒

平均每分钟眨眼9次

是不是发现好多孩子稚嫩的脸颊上挂了一个大大的眼镜呢?经常玩手机就是近视眼的罪魁祸首。

影响思维模式

电话和短信剥夺了孩子与他人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容易让孩子变得怯懦、孤独、偏执。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流行病学家艾布·拉姆森教授的一项研究表明,爱发短信的青少年,思考问题难以深入,凡事急于求结果,性格比同龄人更冲动。

常用手机上的联想输入功能发短信,会使孩子们做其他事时只追求速度,而忽略准确性,极大地影响他们的思考方式。

限制了创造性思维

现在可以很方便地通过智能手机这个平台,玩到各种各样精彩的游戏。这些游戏限制了孩子的创造力、想象力,还会降低运动和视觉的发展速度。

4、阻碍学习能力发展

研究者指出,智能手机会分散孩子的注意力,这对学习发展是不利的。据研究,交互屏(例如iPad)的使用也会损害数学和自然科学学习所需技能的发展

5、对心理健康不利

据研究,智能手机和网络使用是孩子抑郁和厌食产生的重要原因。孩子使用智能手机通常是无人监管下的,这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会产生消极影响。

6、造成行为问题

每天使用手机超过两个小时,足以产生情绪和社会问题。经常玩手机游戏的孩子更有可能产生注意力问题。

降低对暴力敏感性

通过手机,孩子会暴露于暴力游戏及社交网站的网络欺凌之下。这会导致孩子认为暴力是解决问题的一般途径。

造成与父母、社会的隔阂

有可能让孩子们更不会对父母讲真心话,加深父母的失控感和亲子之间的隔阂。

2、敬畏老师

我们这个时代的很多人,都是严重缺乏敬畏之心的。

有一个很明显的现象:我们对学校的敬畏、对老师的敬畏正在弱化,这对下一代的影响是灾难性的,这不是危言耸听。

学校应该是这个社会最干净的地方,不论你对它如何看,请收起心中的傲慢与偏见,这里好老师都在做这世界上最良心的事--塑造好人。

学校是你必须敬畏的地方,老师是你必须敬畏的人。

入学的时候,请带着你的孩子,去拜见他(她)的老师,恭恭敬敬地把孩子交到老师的手中,心怀感激地对老师说声“拜托您,老师”,并教你的孩子恭恭敬敬地向老师敬礼。

而不是把孩子扔下就走或者连面都不见。期末或毕业,在领着你的孩子离开的时候,请带着你的孩子恭恭敬敬地给老师道谢。感谢老师无私的爱,辛勤的付出。

你要知道,在你孩子的身上,老师花了多少心血!他是孩子的恩人!不尊重老师的人何等的糟糕,不尊重老师的民族是何等的糟糕!

请信任孩子的老师,他们都是受过师德教育并怀仁慈之心之人,他们在学科领域也许并不一定有很深的研究、很高的造诣,但他们懂得如何把知识准确高效地传递给你的孩子,没有谁比他们更懂得教育这门温暖的科学。

所以,如果你想配合老师教好你的孩子,请恭恭敬敬地向老师请教,而不是以你富二代官二代的身姿居高临下你那只有本科学历的孩子的老师。否则,你的孩子难以亲其师、信其道,难以获得有效的教育。

学校是你必须敬畏的地方,老师是你必须敬畏的人!

著名教育家教育家蔡元培说过:别试图用解方程的方法去教孩子解应用题,老师用算术的方法是在训练孩子的数理的思维,你需要的是结果,老师看重的是学生学习的过程,只有过程才会形成能力。

请不要影响老师的教育教学安排。教学内容的选择,目标的确定,过程的设计都是老师潜心钻研的结果,重要的是,他们懂得以人为本,从学情出发,确定教学的手段,所以,你不要用你的非专业的思维左右或干扰老师的节奏,那样,教育将是何等地无力!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生命个体,这点,老师最知道,所以,对你的孩子的教育方式,大多情况下,是老师选择的适合他的最佳的方案。

在处理每个孩子的问题上,老师的教育教学方式可能不同,请不要给老师冠以“不公平”的定义,因材施教是最大的公平。

3、孩子,你必须努力

现在很多人都在诟病中国的应试教育,呼声最高的就是孩子负担重,扼杀孩子的天性等。不能否认,有些在课堂上学习的知识不是所有学生都必须掌握的,甚至很多学习的内容对孩子以后的成长并没有什么用。

孩子没必要花太多时间去学习,这个情况并不是我们今天要重点讨论的内容。我们关心的是,在目前中国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如果你不能改变这种体制,那如何去适应它。学校是你必须敬畏的地方,老师是你必须敬畏的人!所谓适者生存,教育也是一样,比如高考,如果是按照所谓的素质来招生,中国有多少寒门学子能进入清华、北大这些高等学府?高考制度不能改,是因为我们暂时找不到比高考更好的制度,同样现在面临的应试教育,谁都知道它不是最好的教育制度,但我们并不可能很快就能改变它。

学习从来就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国外也一样。

纵观我们身边的人,但凡取得一定成就的都是要经过艰苦的努力,天下没有掉馅饼的事,只有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刻苦钻研才有成功的可能。

学习也是一样,谁不是一路考试拼搏上来的,谁小时候不也是一大堆家庭作业,有时做得不好还要被老师批评两下?孩子毕竟不是成年人,心智不成熟,在这过程中更加感受不到什么快乐。

有一些家长以为国外的教育就是快乐的,其实在国外,优秀的学生他们一样要很努力学习才能取得好的学习成绩。比如新加坡的小学教育,教学领域非常广泛,除了一些专门的课程之外,还有艺术、语言方面等领域,充分开拓学生的天赋。

但是新加坡的中小学教室后面不也经常悬挂着一把戒尺吗?据说,孩子表现不好,老师是要照手心打三下,而且是要两个老师在场才能执行。

所以,让孩子快乐成长是正确的,但是学习过程一定是要辛苦的,寓教于乐的教育方式,并不意味着孩子课外不需要复习,不需要刻苦学习。

我是振果平谈,一线教育工作者,请参与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