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也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数千年来,诗人群星璀璨,诗作浩如烟海。仅《全唐诗》便收录了唐代诗人二千五百二十九人的诗作四万二千八百六三首。所以除了一些千古名作,我们能够背出全诗之外。其余诗作,要么只知其中的一句,要么是一句也不知道。比如,人人皆知的“贫贱夫妻百事哀”,就很少有人能背出全诗。

读懂一首诗需要注意的因素(史上被误解最深的一句诗)(1)

这句诗出自唐代著名诗人元稹的《遣悲怀·其二》,是他为了怀念去世的原配妻子韦丛所作的悼亡诗《遣悲怀》三首中的第二首。在这首诗中,元稹主要描写了妻子死后在日常生活中引起哀思的几件事。全诗语言浅近通俗,情感却缠绵哀痛,读来感人至深,是悼亡诗中的一首佳作,历来为人所称道。

“贫贱夫妻百事哀”是这首诗中的千古名句,也是史上被误解最深的一句诗。很多人把它理解为没有钱就过不好日子,其实它的本意是同贫贱共患难的夫妻,一旦死别,就会更为悲哀。简单来说,就是在日常生活中,会事事触景伤情,无法摆脱对妻子的思念。它是感情真挚深厚的体现。

读懂一首诗需要注意的因素(史上被误解最深的一句诗)(2)

《遣悲怀·其二》

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来。

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

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首联“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来”,意思是说,曾经我们戏言过对方死后会发生的种种事,没想到如今却都在我的眼前应验了。这两句诗的情调是与《遣悲怀·其一》结尾“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的悲凄相衔接的。它主要是为了引出下文中亡妻死后,元稹在日常生活中会引发哀思的几件事。

读懂一首诗需要注意的因素(史上被误解最深的一句诗)(3)

颔联“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意思是说,元稹为了避免会睹物思人,于是便将妻子穿过的衣物都施舍了出去,但保留了妻子做过的针线活。从这两句诗,我们可以看出元稹的思绪是矛盾的,一方面他想通过处理妻子的物品来消除记忆。另一方面,却又保留了妻子以前所作的针线活,说明他是无法摆脱对妻子的思念。

而这恰恰是元稹对妻子的赞叹与怀念的深情。简单的一个针线活,说明他的妻子是一个贤妻的形象。或许在无数个夜晚,他看着她在烛光下缝补衣物,她听着他讲述外面的种种。颈联“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便是接着说日常生活中会引发哀思的事。

读懂一首诗需要注意的因素(史上被误解最深的一句诗)(4)

它的意思是说,每当我看到你身边的婢仆,也会想起你,从而引起我的哀思,所以我对婢仆也平添了一种哀怜的感情。如今生活富足了点,我却已经不能为你做些什么了,只是时常因为梦境,而为你送去些钱财。从这两句诗的意思来看,它是对应了《遣悲怀·其一》中的“营奠复营斋”。

尾联“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则是元稹对自己丧妻后的悲痛感情的表达。意思是说,我知道夫妻死别,人人都逃离不掉,但对于同贫贱共患难过的我们来说,一旦永诀,却是更为悲哀的。这里元稹是在着力突出他自己不同于常人的悲痛感情。可谓字字出于肺腑,真挚感人。

综观元稹的这首诗,虽然描写的都是日常生活中很小的事情,但是却都能深深触动他的感情。一个“悲”字,贯穿始终。一句“贫贱夫妻百事哀”,见证了元稹的至情至性。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