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粽子我们想到的是端午节,但是其实粽子并非因为端午节而生,更不是因为屈原而生,古代最开始的粽子其实是为了祭祀。但是就算是为了祭祀而生,粽子在南方和北方都有不同的来源。北方粽子来源于“角黍”而在南方来源于“筒糉”。今天我们就来说说粽子的前世今生。

粽子是端午节不可缺少的(原来粽子并非是为了端午节而生)(1)

一、北方角黍

粽子在古代称为“角黍”。粽子的“粽”字在古代写作“糉”。《集韵 送韵》中对于“糉”是这样解释的:

“糉,角黍也。或作粽”

“角黍”最早记载于西晋周处的《风土记》。《风土记》是中国比较早记录风土民情和风俗的书籍,书中记录了端午、七夕等重要的节日,可惜这本书大部分散失了,不过后代的很多典籍都有引用到《风土记》中的内容。比如唐代的徐坚在《初学记》中就引用到了《风土记》:

“ 仲夏端午, 烹鹜角黍。”

粽子是端午节不可缺少的(原来粽子并非是为了端午节而生)(2)

而且《风土记》中也记载了角黍的做法:

“端 , 始也 , 谓五月初五日也 。又以旅叶裹孙米煮熟, 谓之角黍。”

“角黍”从这个名字就可以看出来它的形状和角很相似,而里面的原料是黍,而角黍至少在先秦时期就出现了。那么为什么要将黍包裹起来呢?而为什么要将角黍的形状弄成角的样子呢?

1、角黍的“黍”

首先我们来讲下“黍”。

先秦文献中关于“黍”的记载是它是“五谷”之一,它生长在黄河流域,与当时的民生有着重要关系,它是当时黄河流域的人民当时第一重要的粮食。由于黍和当时的民生有着重要联系,所以被称之为社稷之谷,稷就是黍。

粽子是端午节不可缺少的(原来粽子并非是为了端午节而生)(3)

黍其实就是现在说的黄小米,性黏。在山西的新时期遗址中发现了炭化了的黍粒和黍穂,说明黍在中国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而且殷商甲骨卜辞中多次提到,《诗经》中也是多次提到“黍”。这些都说明,黍对于当时的人们来说十分重要,人们不仅以黍作为主要的食物,同时也会用黍来酿酒。《说文 黍部》中提到:

“黍 , 禾属而黏者也。以大暑而種,故谓之黍。从禾雨省声。孔子曰:黍可为酒,禾入水也。”

粽子是端午节不可缺少的(原来粽子并非是为了端午节而生)(4)

所以古时候在祭祀的时候往往会用黍进行祭祀。在《礼记· 月令》 载:

“仲夏之月, 农乃登黍,是月也,天子乃以雏尝黍,羞以含桃,先荐寝庙。”

这里便提到了天子尝黍,自然这是煮熟的黍,黍包成角的形状就是我们所讲的角黍。

在古代把人和神相通的祭祀是看成最重要的大事,在《左传 成公十三年》中就提到: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粽子是端午节不可缺少的(原来粽子并非是为了端午节而生)(5)

所以,将重要的黍用作重要的祭祀是非常好理解的,而角黍成为祭祀用品也是在情理之中。但是为什么祭祀的时候需要将黍包裹成角的形状呢?

2、角黍的“角”

古时候人们在经过辛勤的劳动之后,收获了丰富的粮食,人们自然要感谢上天。古人们就会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来感谢土神、谷神,他们就会献给神灵最珍贵的牺牲(古时候祭祀用的牲畜)。关于祭祀用的牺牲就要从古时候的祭祀规矩说起。

古时候祭祀规格分为太牢、少牢。为什么叫做牢呢?

古代帝王祭祀的时候用到的牺牲要先关在牢里饲养,所以把这些用来祭祀的牺牲就称为牢。而太牢有牛、羊、豕三种牺牲,这是帝王祭祀才用到的规格,而少牢只有羊、豕并没有牛这个牺牲,少牢是诸侯祭祀时用的规格。

粽子是端午节不可缺少的(原来粽子并非是为了端午节而生)(6)

关于这点我们可以从《大戴礼记·第五十八·曾子天圆》:

“ 诸侯之祭,牲牛,曰太牢 ; 大夫之祭 , 牲羊 , 曰少牢 ; 士之祭 ,牲特豕, 曰馈食”

在农耕时代牛是多么珍贵的动物,但是为了祭祀为了能够与神沟通人们还是采用了最为珍贵的牛作为牺牲。

虽然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以牛作为祭祀用品,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很早前就开始用牛作为祭祀。而且在“夏商周”三代天子和各个诸侯之间祭祀活动是非常频繁的。

频繁的祭祀就需要大量的祭祀用品,总量可以说是十分惊人,但是在生产力低下的农业社会,如此众多的牛羊是百姓无法承担的。

但是神灵又不能不敬重,所以就选用了大黄牛的代表——牛角。而且百姓在祭祖的时候也会采用牛角不用整头牛,毕竟祖先算是自己人,用牛角祖先也会谅解。

粽子是端午节不可缺少的(原来粽子并非是为了端午节而生)(7)

但是就算是牛角哪里是一般百姓能够轻易获得的,无奈之下角黍就产生了,采用植物做成牛角的形状,在里面包裹黍米,这样的祭祀用品既不会对神灵和先祖不敬,符合当时的礼仪,同时也符合当时现实,减轻了人民的负担。

角黍用于祭祀到了东晋还在沿用,而现在所用的粽子的粽子从造字结构上看,右边是宗,从字的结构上可以看出,吃粽子可以看出是和传宗接代有关,而粽子的谐音就是“宗子”。

而且在后来的粽子中,馅料也会添加红枣、栗子之类代表子嗣的吉祥食物,从中也可以看出粽子有着早生贵子的含义。

二、南方筒糉

“在《说文新附 米部》中对“糉”有解释:

“糉,芦叶裹也。从米㚇声 。”

角黍流着文化交流开始传入南方,但是南方不产黍,盛产的是稻谷。

粽子是端午节不可缺少的(原来粽子并非是为了端午节而生)(8)

在南方有一种叫做“筒糉”,具体的做法是将大米放入筒中煮熟,这种做法现在也还很流行。这种筒糉除了用来吃以外,也和角黍一样用来祭祀。稻谷的种植离不开水,所以当地祭祀的是水神,而人们经常把蛟龙当做水神。筒糉变成了祭祀蛟龙常用的祭祀品。

王仁兴先生说:“将贮有稻米的竹筒投入江中以饲蛟龙, 正是越人祭龙的古老活动, 恰如我国北方周人的祭祖之俗。”

粽子是端午节不可缺少的(原来粽子并非是为了端午节而生)(9)

到了南朝梁时,筒糉终于开始和屈原联系上了,根据南朝梁人吴均《 续齐谐记》 记载:屈原投河,人们用筒糉纪念屈原。人们开始将屈原当做水神,筒糉也开始变成了祭祀屈原的祭祀品。而且人们将筒糉投入湖的时候还害怕蛟龙会偷吃筒糉,而人们认为蛟龙是害怕楝叶、 彩丝。所以人们会在筒糉里塞上楝叶、 缠上彩丝来驱赶蛟龙。

而南北朝的时候,角黍进入南方后,结合筒糉,将角黍本土化,将原本的角黍中的黍用糯米进行代替,形状还是角形。所以新的名字“粽”就开始出现了。而且当时人们把角黍和粽子已经混为一谈当做是同一种东西了。

在南朝梁人宗凛《 荆楚岁时记》 记荆楚五月风俗称: “ 夏至节 日 食粳。 按, 周处《 风土记》 渭为角黍。 人并以新竹为筒 。 ”

粽子是端午节不可缺少的(原来粽子并非是为了端午节而生)(10)

从这里变可以看出在当时人们已经把北方的角黍和南方的筒糉统一叫做“糉”了。

这就是粽子的来源,粽子其实并非为端午节而生,只不过到了隋唐统一以后,端午节逐渐开始变成全国性的节日,而端午节开始吃粽子的习俗也逐渐形成。而且唐朝的时候,粽子的种类还非常的丰富,出现了不同的新品种。比较最为著名的便是九子粽,就是将九个粽子用彩线连起来。而从九子粽中也可以看出粽子起源是为了祭祀,“九”代表多的意思,九子粽便是为了祈求多子多福。

粽子是端午节不可缺少的(原来粽子并非是为了端午节而生)(11)

从唐以后,端午吃粽子的习俗便开始传承下来了,就算到了元朝还是依旧有端午吃粽子的习惯。到了明朝端午节的时候从皇宫到民间所有人都会在端午节的时候吃粽子,而且皇帝还会将粽子赏赐给大臣。清朝和民国也是如此,端午的习俗基本没有太大的变化,新中国成立后,端午的有些习俗虽然变了,但是吃粽子这个习俗依旧没变。

参考文献:

1、刘朴兵《端午粽子的来源与传承》兰台世界 [J] 2013年28期

2、何宏《粽子起源考证》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 2015年06期

3、《中国粽子文化与浙江五芳斋精神》[J] 2005年第2期

4、刘贵生《端午节诗歌中的民俗文化》长治学院学报 [J] 2011年01期

5、况晓慢《宋代诗歌与端午节》河北大学硕士论文 [D] 2009-06-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