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财经大学是吉林省重点大学,是吉林省人民政府与国家税务总局共同建设的学校,入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单位。

2005年,学校整体搬迁至被誉为“亚洲第一大人工林海”的净月潭畔,学校占地面积108万平方米,有37个本科专业,教职员工910人,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外国留学生13000余人。

华为和吉林大学(吉林财经大学x华为)(1)

走进财经大学

随着客户逐步完成数字化校园建设,校园有线无线网络覆盖全校,除一卡通、OA系统等常规业务外,还建成了智慧教室等远程业务直播、点播应用和服务,此外学校根据自身发展需求,依托学校业务数据打造“图说财大”数据业务平台,通过对现有教务、学工等数据的采集,进行BI呈现,实现数据可视化,支撑科学决策。此外,学校重视实验实训类业务,目前学校共有各类实验室50个,部署云桌面2394台,120余类教学软件。因此,随着业务系统的快速发展以及数据量的增加,对数据存储无论在存储容量和存储性能上提出了更新的挑战和要求,吉林财经大学的数字化转型需求越来越迫切。

共迎数字化挑战

吉林财经大学目前客户机房为学校老机房,所有业务均运行在虚拟化平台单一集群上,其中承载业务的数据存储设备均为单台运行,无备份、双活布置,核心业务连续性无法保证;其次,随着校区扩建,学校新建实训教学楼,其中会建设新机房,业务需求迅速增加,基础设施需持续扩容。

华为方案

结合客户关键业务连续性及未来新建机房扩容需求,华为携手吉林财经大学,依托自身产品优势,提出全闪存 双活存储的方案架构,采用华为最新全闪产品OceanStor Dorado5500 V6及OceanStor 5610 V5集中存储,与学校原虚拟化平台构建双活架构,保证关键一卡通等业务连续性。其中集中存储5610 V5提供200T可用容量,用于未来新业务扩容,Dorado5500 V6提供20T可用容量,用于核心业务构建双活架构。整体方案在成本要求、性能要求、技术前瞻性要求、产品生命周期要求等方面均有大幅提升。

为保证磁盘数据的安全性,Dorado V6全闪存存储系统的RAID2.0 技术通过块虚拟化实现了数据在存储池中硬盘上的自动均衡分布,避免了硬盘的冷热不均,从而降低了存储系统整体的故障率。面向全闪存的系统架构设计,快速响应核心业务需求;灵活扩展,最大支持16个控制器,时延小于1ms情况下可达百万级IOPS。通过eService实现存储设计、部署、运维全生命周期智能管理同时提供块存储空间和文件存储空间,可为不同应用类型提供相应存储空间。

Dorado V6全闪存存储具备丰富的数据保护软件特性,包含快照、克隆、一体化备份、远程复制、双活、3DC等数据保护技术,能够满足用户系统内、本地、异地以及多地的数据保护需求;采用全新一代的硬件平台和极致稳定的SmartMatrix全互联架构,保障核心业务持续在线,从部件级、架构级、系统级、方案级和云级打造端到端的可靠性架构,承载云化全融合场景需求,实现99.9999%的可用性,保障用户业务连续性和数据可用性。

与此同时,为优化学校未来新建机房业务环境,达到绿色节能的目标。学校同步建设了华为FusionModule2000智能微模块机房, FusionModule2000采用模块化设计,将供配电、温控、机柜通道、布线、监测等集成于一个模块内,达到快速交付,按需部署的需求。与此同时,华为智能微模块通过i3智能管理系统,全面提升供电、温控系统可靠性、节能性,并通过告警收敛定位、故障自隔离、资产自动化管理,显著提高运维效率。本次配置服务器机柜共两类型号,17个柜。其中华为在吉林财经大学部署了SmartLi锂电池供电方案,这也是华为在吉林省打造的首个锂电配电解决方案。华为SmartLi是配套华为自研UPS推出的电池储能系统解决方案,具有安全可靠、使用寿命长、占地面积小、运维简单等优点。采用磷酸铁锂电芯,锂电池中最安全电芯。业界独有的主动均流控制技术,支持新旧电池混用,显著降低Capex。三层BMS系统,配合华为UPS与网管系统,实现电池智能管理,极大降低Opex。

性能“吉”致,数说转型

华为OceanStor Dorado V6是面向核心业务打造的高存储性能和可靠性的存储产品,提供卓越的数据服务体验。凭借内置创新硬件、FlashLink®智能算法和全系列端到端NVMe架构、全新一代的硬件平台和极致稳定的SmartMatrix全互联架构,保障核心业务持续在线,将全闪存存储性能发挥到极致,保证吉林财经大学关键应用极致的性能体验,帮助吉林财经大学轻松跨入双活 全闪存时代。

华为以领先全闪存架构,面向未来的云和智能化能力,引领数据业务新纪元。华为还为不同行业、规模、应用场景提供智能化和多样化的全闪存存储产品选择,帮助用户找到适配自身业务发展的存储双活方案,共同加速数字化转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