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艺谋出道四十年秘籍(张艺谋成名前的卑微)(1)

张艺谋说,我的身份证、户口本、护照全是广西的,我想一直拥有‘广西人’的身份。广西是我的第二故乡,到现在我都清楚地记得初到广西拎着饭盒上街吃米粉的情景,这是对家乡特殊的感情。

1.从北京到广西南宁

1982年,32岁的张艺谋从北京来到广西南宁。

当时从北京到南宁的列车,最快要两天一夜,三天两夜也很正常。你可以想象有多遥远。

这年,北京电影学院12名同学被分配到广西电影制片厂,结果只有导演系的张军钊,摄影系的张艺谋、肖风,美术系的何群等四个人到广西报到。

这是恢复高考后北京电影学院第一批毕业生,张艺谋、陈凯歌、顾长卫、李少红、吴子牛、田壮壮、宁瀛、江海洋、张铁林、张丰毅、周里京、沈丹萍……这些人后来都在中国影视界占有一席之地。

田壮壮、陈凯歌毫无悬念地留在北京。陈凯歌的父亲陈怀皑是北影厂的导演,母亲是电影剧本的编剧。田壮壮的父亲是北京电影制片厂厂长田方,母亲是著名电影演员于蓝,后来成立的儿童电影制片厂厂长。哪个时代都要拼爹的。

张艺谋出道四十年秘籍(张艺谋成名前的卑微)(2)

青年时期张艺谋

没有关系的张艺谋到了广西,随同张艺谋到广西的还有户口、人事档案、粮油关系。

什么是粮油关系?就是在粮食局办理的粮食供应转迁证明,随户口迁移一起办理。1985年之前,粮食统购统销,除了国营粮店,没地方买粮食,而买粮食必须有粮食供应证;这个证只有城镇的非农业人口才能拥有,农民没有。1985年,“分田到户”后,农民粮食多了,允许农民卖粮食,农民卖的粮食新鲜又便宜,市民不愿去国营粮店,粮食供应证慢慢退出。直到2001年才取消“粮油关系”。

这些似乎是题外话,但了解这些,才能了解张艺谋拍电影的时代背景,这也是《一个和八个》拍得容易,审查艰难的时代背景。

2.毕业第二年独立拍片

广西电影制片厂在南宁北郊,距离市中心5公里左右,一条蜿蜒的马路,连接到市区,四周都是农田。

广西电影制片厂筹建于1958年开始,主要摄制新闻纪录片。1980年才叫广西电影制片厂。1970-1980年共摄制新闻纪录片160本、科教片18本,用少数民族语言译制故事片15部。这是个不折不扣的小厂。现在一个自媒体一年制作的视频数量都比这多。

北京电影学院分配来的张军钊、张艺谋、肖风、何群等四名大学毕业生一下子成为广西电影制片厂的骨干。

从北京分配到南疆,这四个人不能说是心甘情愿,他们铆足了劲要拍出点东西证明自己。

在厂长韦必达、导演郭宝昌的支持下,这四人组成一套电影主创班子,开始他们处女作《一个和八个》。

大学毕业不满一年就全部独立拍片,在中国电影界史无前例。北京、上海这样的电影制片厂,人才济济,刚毕业的大学生基本上只能当跑腿的。

3.《一个和八个》《黄土地》突破非议而成名

《一个和八个》剧本改编自郭小川的同名长诗。讲述的是抗战期间,一个八路军和八个在押的囚犯在转移途中与日寇狭路相逢,在英勇战斗中,囚犯们得到了新生。

张艺谋出道四十年秘籍(张艺谋成名前的卑微)(3)

《一个和八个》影片演员有陶泽如、陈道明、卢小燕、赵小锐、魏宗万、谢园等人,当时都是初出茅庐之辈,后来都成为“大腕”。

1989年,陶泽如凭借《晚钟》《阴阳界》《欢乐英雄》获第9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男主角奖,曾任江苏省文联副主席。

1985年,陈道明主演《末代皇帝》走红,并凭借此剧获得第7届中国电视金鹰奖最佳男演员和第9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优秀男主角;1990年,凭借《围城》获得第11届飞天奖最佳男主角;曾任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席。

当年,30岁陶泽如南京艺术学院毕业后,在南京市话剧团当演员。他回忆,从南京坐了30个小时火车才到广西,下火车时天都黑了。

陶泽如跟陈道明住在一个房间,就是普通招待所。陈道明28岁,在中央戏剧学院读书时就很用功,是“拼命三郎”。

他们在一起,拍完片,就是聊戏中人物。当时的补助好像是一天一块钱,都花在买西瓜、鸡蛋等吃的东西。陶泽如感慨,现在每天拍完片,演员们回酒店各关房间门,哪有什么沟通,切磋技艺啊。

张艺谋出道四十年秘籍(张艺谋成名前的卑微)(4)

陈道明和陶泽如在《一个和八个》

张艺谋出道四十年秘籍(张艺谋成名前的卑微)(5)

陈道明和陶泽如

接着,陈凯歌导演、张艺谋摄影的《黄土地》。陈凯歌是广西电影制片厂从北京电影制片厂借调来的。北京电影制片厂是大厂,陈凯歌没有独立导演的机会,他也愿意到广西试一试。

张艺谋出道四十年秘籍(张艺谋成名前的卑微)(6)

从左至右分别为何群、张艺谋、肖风、张军钊

不幸的是,1983年底,《一个和八个》被文化部当成精神污染的影片重点批判。1984年,《黄土地》送审,遭到电影局领导无端批评指责。

为什么遭到批评?因为这两部电影采取了不同于“文革”前后的表达形式,在改革开放初期让人难以接受。

当时,拍摄一部电影花40多万元,审查通不过,就只能打水漂了。当时“万元户”就很不得了的,40多万元,当时可以装备一座中型医院,是一笔巨款。广西电影制片厂韦必达厂长忍不住与电影局领导争吵起来。随后,韦必达被调离一线岗位。

1985年底1986年初,经过一番波折,《一个和八个》《黄土地》终于成功上映,陈凯歌、张艺谋成名。

那时候的国产电影圈不讨论票房,不谈论片酬,没有资本,没有营销,没有明星,没有大腕。这是一个激情创业的时代,也是一个饱尝争议的时代。

张艺谋出道四十年秘籍(张艺谋成名前的卑微)(7)

1984年张艺谋在《黄土地》拍摄现场

4.难以割舍的广西情怀

随后,郭宝昌、陈凯歌、张艺谋等离开广西电影制片厂。但是,他们的作品仍然以广西电影制片厂的名义出品,广西电影制片厂在八九十年代影视界还是小有名气的。

以广西电影制片厂的名义,张艺谋导演拍摄《有话好好说》《一个也不能少》《我的父亲母亲》《幸福时光》等影片,而2000年《英雄》和2004年的《十面埋伏》的编剧还是广西作家李冯和鬼子。2006年,张艺谋担任广西电影制片厂荣誉厂长。

张艺谋出道四十年秘籍(张艺谋成名前的卑微)(8)

张艺谋“印象.刘三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