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叶延滨

城里人说“老家”,说得最多的三句话:“你老家在哪里?”“老家来人了!”“他回老家去了……”让人体会无尽的人情冷暖,世事变迁。

农村里的大实话(齐鲁青未了关于)(1)

城里人好像挺看重老家,见面寒暄:您老家在哪里?山西。啊,咱是老乡啊。于是就亲了,近了,聊上了。聊什么呢?先聊老家呀。水泥森林的城市里,老家就是雄鹰翅膀托起的湛蓝天空,老家就是无边茵茵绿草埋住了牛羊的犄角,老家就是热炕头,老家也是喜鹊窝……

小时候我也曾牵着手问母亲:“我的老家在哪里?”“你小,你没有老家!”老家是出生地吗?我的出生地在哈尔滨,但我出生在一家没有门牌号的野战军医院,不能把军医院当老家吧?遇到这个问题,我需要作些解释:我的籍贯是重庆荣昌,只是父亲的出生地,没有亲友,祖籍是广东。我出生在哈尔滨,但出生后就随部队走了。于是我对老家这两个字,特别在意,最在意别人问:“你老家在哪里?“

关于“老家”,在城里人嘴里蹦出来,最有感情的一句话是:“老家来人啦!”记得小时候,特别在物资匮乏紧张的年月,这句话流露的得意,让听话的人足以羡慕嫉妒恨了。老家来人,背着黄帆布旅行袋,提着大竹篮,里面有红枣、小米、花生、咸鸭蛋……邻居们都道喜一般说:“真好!真好!老家来人了,来人了!”

那时,家里偶尔也会收到母亲的老战友、学生寄来的包裹。小朋友问:“谁寄来的好东西?”我总说:“老家呗!”

不过,到了现在,老家村子的乡亲进城了,邻居就会说:“啊,老家来人了?”老家来人了也变了口气。来人啦?啊,来城里看病了!老家来的?来城里找销售土特产渠道。老家又来人了?是去年进城打工的回村又领来了亲戚!新一轮的“农村包围城市”,一拨又一拨的老家人涌进城里,接受先富起来的城里人的再教育。

至于“他回老家去了……”随着岁月变迁,这句话有了另一番滋味。年前年后,职场的同事说起“他回老家去了……”好像在说此人去完成一件重要的朝觐活动。此话有多重含义:一是他还有个“老家”,老家还有老人和亲戚,是个有根有源的人,像一棵移进城市的树,风会提醒他从哪儿来。二是他不得不花钱费力地走这一趟,不比城里老居民,还是“漂”在城里的外来人。三是他很快会回来上班,“回老家”必定持往返车票。不是跳槽,不是移民,不用怕他消失了……

主播/后期剪辑:朱若彤

值班主编:王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