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丽水日报-丽水网

畲乡园丁风采(温暖处州城丽水)(1)

大事当前见担当,危急时刻显本色。一人如此,一城亦是如此。在丽水这座大花园里,67.3万名“小园丁”在疫情面前,义无反顾,勇往直前。每时每刻,他们为疫情所作出的努力,汇聚到一起,在处州大地上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力量。

在逆行的路上,他们的脚步从未停歇,他们的身上绽放出一缕缕无比明媚的阳光,并坚定地道出:时时刻刻默默付出的每一个努力,每一个信念,必将驱散阴霾,阳光终将照耀在处州大地之上。

上午8时

“您好,请配合测一下体温。”“请问您去过武汉吗?您有亲戚朋友从武汉来吗?”

2月10日早上8时,一辆黑色轿车驶到青田仁庄镇吴岸村的疫情防控宣传卡点时,头戴小红帽,身穿红马甲,坐在轮椅上的吴永民立即示意停车。

这已经是吴永民参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的第7天了。在吴岸村疫情防控宣传点,吴永民每天要值守8小时,尽管手脚冰冷,耳朵被寒风吹得通红,但他依然坚持向村民发放宣传单,督促村民戴口罩,用小喇叭播放疫情防控知识。

吴永民是仁庄镇吴岸村的一名低保户,由于腿部残疾,身体不便,平日里只能靠轮椅出行,但在得知疫情后,他第一时间就有了参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的想法。在得到村里同意后,他努力克服身体缺陷,参加村里的“群众服务队”,成为了一名志愿者。

“我每天主要就是在卡口处值班值守,对来往车辆进行排查登记,劝返外来车辆驶入本村,配合村委发放宣传资料,宣传引导群众戴口罩,尽量减少出门。”吴永民说,一直以来,因为身体原因,大家都在用各种方式帮助他,这次他也想做点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虽然伤残了,能为社会、为国家尽点微薄之力,很开心。”

上午9时

2月5日上午9时,在青田县祯旺乡仙峡村,59岁党员潘明真已将村民需要的纸巾、酱油、泡面、猪肉等生活物资采购好,将乡政府准备的20只口罩小心翼翼打包好,立即用扁担挑起这些物资前往应章自然村。

远在海拔800多米高山上的应章自然村村民因防控疫情需要,道路封闭,正急缺医疗和生活物资。潘明真在该乡工作群中得知后,便主动申请帮忙采购物资,并将物资送至村民手中。

潘明真要走的这条山路,脚力再好的人徒步来回也要四个多小时。一路上,不仅狭窄的小道湿滑无比,还有需要淌水的地方。每走一步,潘明真都格外小心。

大约走了将近2个半小时,临近中午,潘明真才到达应章自然村。此时,潘明真的衣服已被汗水浸湿,肩膀上的扁担也被汗水弄出了一道印子,随后他将物资一一送至村民手中。据了解 , 应章自然村目前常住村民有10多户,以老人为主,出行十分不便,这批物资的到来可谓是解了大家的燃眉之急。

上午10时

从2月13日开始,遂昌县动物卫生监督直属分所所长郑荣华每天匆匆吃过早饭,穿上红马甲,戴上口罩,就来到执勤卡点。他说,本应在家休养的他实在“闲不住”了,不顾家里人的“埋怨”,第一时间报名成为志愿者。

上午10时,在遂昌龙谷路路口执勤卡点上,人流量、车流量少,郑荣华会趁着旁人不注意,退到角落,揉揉酸胀的小腿。稍事休息几分钟后,他又马上回到执勤点位。

郑荣华说,自己在执勤点做的都是“简单的工作”,但是他却十分认真。每天执勤结束后回到家时,郑荣华的小腿总是疼得难以忍受,有时疼得他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觉。实在忍不住了,他就吃几片止痛药,第二天接着申请执勤。

在社区卡口和他一起执勤的志愿者却说,从来没看出这位老同志和普通志愿者有啥不同,直到知道他是一位援藏干部,刚刚做完了一个生死攸关的脑瘤手术。

中午1时30分

2月28日13时30分,交替驾驶近60个小时后,“最美司机”章双林和同事张国付顺利将重庆奉节的返丽工人们安全送到了企业。

“开车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路上说不累那是假的。”章双林说,由于路途遥远再加上对当地路况的不熟悉,即使是在休息时,他们也在全神贯注地关注着路况信息,争取不在岔路上浪费时间,“企业都等着复工,既然接了这个任务,肯定要尽快把大家带回来。”

从丽水到重庆,单趟行程达两千多公里。一路上,章双林和张国付连续交替驾驶,除了夜间在服务区短暂休息,30个小时就开到了重庆奉节,接上工人后,他们又星夜启程返回丽水。

“第一趟回来后,我就和领导说,如果还有接人的任务,我还愿意继续参加。”回来后的第一件事,章双林就和领导提出了继续参加任务的要求。在之后,章双林和张国付再次搭档启程,前往重庆万州。

下午5时

“因为这几天降温了,在卡点执勤的人员很辛苦,我们就想着尽绵薄之力,为他们送一些暖宝宝,让他们能暖和些。”2月16日下午5时,丽水一家舞蹈学校的6名老师把60多只“暖宝宝”送到莲都区左渠门社区的执勤卡点之后,又匆匆赶往下一个社区卡点。作为学校合伙人之一的程怡说,除了送“暖宝宝”外,还给一线人员送去了馄饨、炒粉干、汤面、热奶茶等食物。

这一天,这6名老师奔波在市区的凤凰社区、府前社区、高铁站等多个卡点,直到晚上10点半才送完。

除了市区总校的老师在送爱心外,在松阳、云和、碧湖、古市的分校老师也在这一天给当地的执勤人员赠送了“暖宝宝”等物资。据不完全统计,16日,该校老师共送出了6000余只“暖宝宝”。

晚上7时30分

2月16日上午,小荷乐善园分队队长徐士英带领队员们采购食材、精心选料,为坚守基层“疫”线的工作人员送温暖下足了功夫。经过一下午的烧制,热腾腾的爱心营养餐出炉了,红枣、桂圆、鹌鹑蛋份份足量。打铁要趁热,徐士英立马带着队员开启红心暖流汇聚之旅。

晚上7点30分许,小荷乐善园分队准时为丽水20多个卡点基层防疫人员送上一碗碗冒着热气的爱心营养餐。当他们送完最后一个北高速口卡点时,已是晚上11点了。无畏寒风,跨越大半个丽水,只希望冲锋在前的战士们忙碌一天后,吃得好一点,心里暖一点。

晚上12时

2月15日夜到2月16日的凌晨,一场寒潮带来的大风大雨,吹倒了高速丽水北出口及其他多个卡点的帐篷。15日晚上12时许,丽水志愿者团队之一的丽水公羊队志愿者冒着风雨,在高速丽水北出口抢修帐篷并做好固定之后,又出发前往下一个卡点进行抢修保障工作。

“帐篷搭建是户外救援的基本技能,疫情发生之后,我们在社区、高速等卡点及留观点搭建帐篷,队员们都是自告奋勇地过来。”丽水公羊救援队队长史勇军说:“我怕人太多,每个点位都要进行人员安排,每天都安排好谁出勤,谁在家待命。每天出勤都有二三十个人。”

疫情期间,丽水公羊队完成物资运送、帐篷搭建、公共区域消杀等工作,一共出动1150余人次,消杀面积达到了1500万平方,使用并捐赠消毒水1000多吨,消杀范围包括莲都区14个乡镇街道及所属社区、莲都区150所中小学和幼儿园等。

来源:丽水日报 记者 沈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