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遗址的传说(毁于太平天国内斗的天下第一塔)(1)

报恩塔

大报恩寺琉璃宝塔,俗称报恩塔,西方人称作南京瓷塔,位于南京大报恩寺,曾为该寺的核心建筑,高约七十八米有余,高耸入云,数十里外的长江上也可远远望见,塔底周长为一百米,塔身白瓷贴面,为九层八面,始建于永乐八年(公元1410年),宣德三年(1428年)竣工。

这一浩大工程耗时十九年,动用工匠、军士、役夫达十万人,耗资白银约二百五十万两,九层塔通体为琉璃烧制,塔内壁遍布佛龛。

塔顶镶嵌着金银珠宝,有两千多两纯金打制的宝珠,直径约四米,飞檐角梁之下悬挂着一百五十二个风铃,日夜不停地叮当作响,声音传到数里之外。

明成祖朱棣诏令修筑大报恩寺琉璃宝塔,其目的是纪念生母碽[gōng]妃,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

琉璃塔建成后,有长明灯一百四十六盏,灯芯直径为一寸许,塔内昼夜灯火通明,金碧辉煌。

朝廷安排一百个僧人在塔内轮流值班,每日为油灯添油,剪断灯芯,擦拭塔壁。

塔内每盏长明灯日耗油量为六两四钱,每月多达一千五百三十斤。

《金陵梵刹志》记载:报恩塔“琳宫栉比,名胜所萃,而规摹宏壮,罕与此俪。至浮图之胜,高百余文,直插霄汉,五色琉璃,合成顶冠,以黄金宝珠,照耀云日……”

明代史学家张岱在《陶庵梦忆》一书中记载:“中国之大古董,永乐之大窑器,则报恩塔是也……塔上下金刚佛像千百亿金身。一金身,琉璃砖十数块凑砌成之,其衣折不爽分,其面目不爽毫,其须眉不爽忽,斗笋合缝,信属鬼工……”

夜晚的时候,报恩塔灯光璀璨,异常壮美。白天,天气晴好的时候,薄雾蒙蒙,摇摇曳曳,有神奇的光影出现在塔尖上,如同香烟缭绕,半日方才散去。

太平天国遗址的传说(毁于太平天国内斗的天下第一塔)(2)

报恩塔出土的文物

永乐年间,海外一百多个国家的游客前来参观,“见报恩塔必顶礼赞叹而去”,称赞说四大部洲没有这种神奇的景观。

大报恩寺琉璃宝塔自建成后,一直是南方地区最高的建筑物,号称天下第一塔,被西方人誉为“中世纪世界七大奇迹”之一,中外游客到金陵城(江苏南京),必游此地。

明朝灭亡,清朝初年,大报恩寺琉璃宝塔一直保存完好,清朝的康熙帝、乾隆帝还为该塔题写过匾额。道光二十年(1840年),报恩塔遭遇了第一场劫难。

《南京条约》签订不久,英军士兵多次抢劫塔中的金佛、器物。

听说很多物品的表面都是黄金,一些士兵就用刀子割下外表的“金皮”,清廷强烈抗议之下,英军简单赔款后不了了之,而报恩塔内一片狼藉,昔日风光不再。

报恩塔的第二次劫难发生在咸丰六年(1856年),太平天国发生内讧,天王洪秀全和东王杨秀清矛盾公开化,北王韦昌辉奉命诛杀杨秀清,韦昌辉趁机滥杀无辜。

翼王石达开闻变,从武汉赶往天京(今属江苏南京)斥责韦昌辉,惹恼韦昌辉后外逃。

韦昌辉索性将石达开留在京城的一家老小全部诛杀。

洪秀全见事态无法控制,诏令石达开率军征讨韦昌辉,双方人马在报恩塔附近遭遇。

韦昌辉担心石达开占领报恩塔,于是挖掘地道,引爆炸药,同时以火炮轰击塔身,最终引发大火,报恩塔变成一片遍布瓦砾的废墟。

韦昌辉虽然被抓获并五马分尸,可惜他下令摧毁的报恩塔却不复存在了。

韦昌辉炸毁报恩塔,当时有两只巨大的盘子坠落于地,太平军仔细辨认,发现巨盘都是纯金打造的,于是将其中一只巨盘上面一寸多厚的黄金取下掠走。

另一只被清军截获,送到了金陵制造局大门口。

1943年,侵华日军将这一只巨盘作为“废铜烂铁”征用了,其下落不明。

太平天国遗址的传说(毁于太平天国内斗的天下第一塔)(3)

新造的报恩塔

曾经的天下第一塔消失了,但幸运的是新中国成立后,又在原址上重新建造了,可以让我们一睹这天下第一塔的风采。

本文为历史教师王汉周,汉周读书原创。感兴趣的朋友,请用薇信搜索公众号:历史教师王汉周或汉周读书,收看全部系列原创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