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难懂的白话(白话真的不是粤语)(1)

超难懂的白话(白话真的不是粤语)(2)

壹、白话不是粤语

白话的意思是:大白话、直白易懂的话、非官话。粤语经常说“讲白话咯”,意思就是“说得直白点吧”。

比如你们两人是讲粤语的,但对方用普通话跟你说话,不易懂,或者直接就不懂,你就可以说“讲白话咯”,意思就约等于“说粤语吧”。这是影视剧中常见的情况,也是造成很多人误以为“白话”就是粤语的原因。

如果上面这种情况换成两个潮汕人,也可以有一方跟对方说:“呾白话吶”,那意思就约等于“说潮汕话吧”。

另一种情况是:你们两人是同一种母语,但是对方说话像孔子的阴囊一样文绉绉的,或者婉约含蓄,你听不明白,此时你也可以叫他说白话。

潮州话不是有句谚语叫“老丑呾白话”,意思正扣中这两种意思:潮剧中的丑角向来不讲“官话”,也不婉约含蓄,让人听得明明白白,这就是「白话」

超难懂的白话(白话真的不是粤语)(3)

贰、白话与白话文

白话相对的就是文言,白话文相对的就是文言文。它的产生正是因为有了文言才有白话。

古人用竹简写书,因为竹简制作成本高,为了节省,古人就制定了一套写书的规则,什么倒装啦、省略啦、合音合字啦……这就成了文言文。

犹记得中学的一篇文言文《史记·陈涉世家》中的一句:等死,死国可乎?

这这这,怎么翻译?丧心病狂。

那时还以为古人说话就那样的。

并不是哦。

有了文言文、文言之后,人们平时讲的话就成了白话,用白话写的文章就是白话文。白话文就是:话怎么说,字就怎么写。

所以,各个时代各个方言区有各自的白话文——用粤语写文章就是广白,用闽南语写就是闽白,这些方言白话文统称为“土白”;用北京话来写就是京白,也就是官方白话文,一般说“白话文”指的就是官方白话文。后来我们的官方语言是普通话,用普通话写的文章就是官方白话文了

白话文也不是什么特殊的文章,《西游记》是他那个时代的白话文,我这篇文章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白话文。

超难懂的白话(白话真的不是粤语)(4)

叁、窥见古人说话

那古人怎么说话的?我们根据白话文可窥见一斑。比如我最喜欢的白话文小说《西游记》,就可以窥见吴承恩先生他那个时代、那个地方的人的说话方式。

白话文的产生主要得益于造纸术的发达,但即使昂贵的竹简换成了相对便宜的纸张,主流还是用文言文的方式书写的。直到胡适发起白话文运动之后才形成我们现在这样的书写方式。(不然,像我这么正经的文章还有可能得用文言文的方式来写。)

曾经还有人为了推崇文言文的简洁、批判白话文和侮辱发起白话文运动的胡适,用胡适举例说:胡适的老婆死了,他家里人用白话文发来电报“你的老婆死了,赶快回家啊”,用了11个字。如果用文言文,只要“妻丧速归”4个字即可。省了2/3电报费。

不管怎样,白话文取得了最终的胜利,那些反对者成为了历史的绊脚石,那些讥讽者从诙谐有趣变成恶嘴毒舌、面目可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