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30篇我们认识了孔子,后30篇我们认识了孔子的弟子,看到了孔子对弟子的点评,这个月的主题就是各抒己见。除了跟他们的老师一样,也是充满智慧之外,他们的各抒己见也能表现出各自的人生见识。

论语笔记知识点(论语学习笔记59)(1)

能说的子贡,他点评过如何犯错,如何改正错误。提到君子之国也。同时呢在对别人的,就是棘子成对他的真的可以说是挑衅。因为棘子成说要那么多文,外在的文采装饰做什么,子贡就善于做这个呀,而子贡的见识是文犹质也,质犹文也。也就是内容和形式同样重要。同时,子贡有这样的言论说君子勿居下流,君子啊不要在下层混,那么为什么不要再下层混?我想对于我们现在教育,希望我们的同学能够力争上游,也有一定的启示。

耿直的子路,这里头没有直接对子路言语的记录。但是说了子路的一件事儿,说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一个耿直孩子,耿直男孩的他的表现显示出来子路一定怎么样呢?要言行合一。如果他听到什么话,没有立刻去实践的话,他就怕再听到,再听到子路就想来不及了。子路的着急也恰恰反映出我们平时的不着急,不是接受知识越多越好,而是注重实践。

论语笔记知识点(论语学习笔记59)(2)

文学科的子夏,他一出言就有很多我们耳熟能详的话,比如四海之内皆兄弟,比如贤贤易色,那么子夏也有他的灵活。比如说他说小德出入可也。有一些小毛病小问题是没问题的。而且子夏的点评对我们现在的生活也有指导。他说虽小道,就是小的记忆,或者说小的爱好必有可观者焉,一定也有它吸引人的理由。致远恐泥,但不要沉浸在其中,是不是这样的话让我们也可以思考,现在自己手头玩着的忙着的一些事情。

曾子呢,听到曾子的言语,可能我们连成语都能多积累几个,我们熟悉的任重道远,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犯而不校,慎终追远,以文会友,以友辅仁,都出自曾子之口,他们又是什么意思呢?

论语笔记知识点(论语学习笔记59)(3)

子游提出了和的观念,叫礼之用,和为贵。由此也说,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怎么样听了这样的话,是不是觉得对于儒家的思想,子游在他的言语中实现了他的贯彻自由,是理智的自由也是客观的。因而他说丧致乎哀则止,并不是有特别大的悲哀,极度的哀痛才能表示你的孝顺和忠心,丧礼上表达哀伤就行了。这事不讲表面功夫。

而子张则多了一些磊落说:我之大贤与,於人何所不容。如果我要是个贤人,我要是个智慧者,那么别人自然也就能够接受我。是不是想了解这些孔子的弟子,也是儒家的智者,他们所言有什么意思?有什么意义?

每日论语充实自己,各抒己见,思想灿烂。

,